來源:環球網-文旅頻道
【環球網文旅特約作者 米廣弘】土樓,吸引着遊子回鄉尋根祭祖,也吸引着成千上萬中外遊客。來到土樓,方可品味客家文化的深厚内涵。
土樓 米廣弘攝
《大魚海棠》這部動畫電影中,那些建築素材和靈感正是來源于客家土樓。影片裡一磚一瓦、一柱一梁近乎完美的土樓元素,紅燈籠、紅絲帶與客家風情的深度融合,無一不滲透出濃濃的中國風。其中椿和湫的凄美愛情故事,使土樓又一次成為炙手可熱的旅遊景點。近幾年來,先後有幾十個國家和地區的專家、學者來土樓參觀考察,數以萬計的海外僑胞來土樓尋根祭祖,數以百萬計的遊客來土樓觀光旅遊。一年一屆的“南靖土樓國際馬拉松賽”,線路途經許多著名景點和古老村落,有田間路、茶園路、鵝卵石路、古棧道等多種類型。各國選手奔跑于土樓、村莊、小橋、流水間,充分領略當地的風土人情和美景,留下與建築奇迹同行的難忘回憶。
客家土樓之所以能吸引世界各地的學者、遊客,除了其本身在技術和工藝上的臻于完善、造型和功能上的審美價值外,土樓裡更蘊藏着天人合一的建築理念、悠久曆史與現代文明的激烈碰撞以及土樓人故土鄉情的人文内涵。
在以血緣家族形式聚居的土樓人家中,敬祖是其文化心理投射到現實生活中的一個典型特征,也是中國傳統禮制的具體展現。每個土樓聚落都建有祠堂(也稱家廟),供奉祖宗牌位。據史料記載,在南靖,這種祠堂有300多座,以它特有的形式記錄着一個家族血脈流動的全部曆史,是土樓客家人一部無比神聖的文化史書。每逢重大節日,族人都要備好果品、茶酒、香燭,到祠堂祭拜列祖列宗。
土樓客家人對“神靈”的崇拜是其傳統文化中一項重要内容和表現形式,它普遍存在于南靖民間,與人們的日常生活緊密聯系在一起。客家祖先在不斷的遷徙中尋求生存保障的精神寄托,現在的南靖土樓村落裡,大多建有供奉“神靈”的廟。
美食是土樓客家人對美好生活最直接的表達方式。在南靖土樓,飲食講究一個鮮字,無論是牛肉還是豬肉,客家人都會選用最新鮮的食材進行烹煮。釀豆腐、白切雞、梅菜扣肉、牛肉湯和芋子包,熱情好客的土樓客家人會擺上獨具特色的客家美食,招待親朋好友和八方食客。
每年春節、元宵節、五月節、七月半等重要節日,是土樓客家人最熱鬧的日子。元宵之夜,男女老少來到家族的祠堂裡,焚香拜祖、采摘燈花。邀請戲班在祠堂前表演芗劇或木偶戲,進行舞龍舞獅等活動。土樓人自豪地說,喧鬧是土樓的特色,歡樂是土樓的基調,團結是土樓的精神。就像歌曲《山歌唱出客家情》中唱的那樣:“圍屋圓圓庭院深,上家點火下家明。葡萄結籽團團抱,左鄰右舍一家親。”
今天,有越來越多的客家人走出土樓,也有不少年輕人從大城市回鄉創業,土樓居民的生活迎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祖祖輩輩堅守的心靈家園,将永遠是土樓客家人的故土之戀。(作者:米廣弘,文化學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