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洪山江灘灘地景觀基本完工,進入收尾階段。長江日報記者劉斌 攝
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戶端訊(見習記者楊絲涵 通訊員甘思麒)2月21日,長江日報記者站在楊泗港長江大橋往長江上遊眺望,延伸至白沙洲大橋的武金堤上,采砂場不見了,一塊塊農田也變成了生态濕地。
記者獲悉,武漢市三環線内最後一個在建的長江江灘——洪山江灘即将完工。作為武漢市百裡長江生态廊道的重要節點工程,這個武漢市中心城區江灘建設的“收官之作”,3公裡長的櫻花大道将成為一抹亮色。
2月21日,洪山江灘灘地景觀基本完工。長江日報記者劉斌 攝
自1998年以來,武漢市持續實施“兩江四岸”江灘防洪及環境綜合整治工程。截至目前,建成長79.65公裡、面積831公頃、綠地面積527公頃的江灘公園。
以“敞開、甯靜、大氣、體育、休閑”為特色的漢口江灘,與沿江大道相鄰,與長江百舸争流相映,構成武漢市中心區獨具魅力的景觀中心。
隔江相望的武昌江灘,灘地較窄,岸坡較陡,形成“簡潔樸實、俊逸自然”的風格。
2021年6月基本完工的漢陽碧道為漢陽江灘又增添了靓麗一筆。該江灘整體以大禹治水文化為主線,營造“曲徑通幽,豁然開朗”的生态文化氛圍。
青山江灘作為長江主軸組成部分,于2017年獲得C40世界城市獎“城市的未來”獎。該江灘結合青山濱江商務區建設,采用“海綿城市”的建設理念,将堤與灘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城市、江灘、堤防三位一體”的景觀結構。
依水依勢而建的漢江江灘為兩岸空點做了完美補充,形成疏密有緻、主次分明的“一鍊串珠”景觀。
漢口江灘
龍王廟-朱家河口 長16.73公裡,面積182公頃
2002年10月率先建成開放,特色是主打休閑,人氣最旺。漢口江灘位于長江武漢市區西北岸,與沿江大道景觀相鄰,與龍王廟景點相連,與江漢路步行街相接,與黃鶴樓景區相望。
武昌江灘
楊泗港長江大橋-二七長江大橋 長16.77公裡,面積66公頃
2003年12月建成開放,特色是重在觀景,這邊風景獨好。武昌江灘盡管規模略遜于漢口江灘,不過更加自然、樸實,與喧嚣的對岸互補。
漢陽江灘
晴川閣-白沙洲長江大橋 長8.54公裡,面積80公頃
2006年陸續建成開放,特色是弘揚大禹治水文化。漢陽江灘以回歸自然為主線,兼顧防洪、景觀、綠化休閑、健身功能,營造了青草綠野、芳草萋萋的鹦鹉洲文化。
青山江灘
羅家港-武豐閘 長7.5公裡,面積117公頃
2015年6月建成開放。青山江灘按照“海綿城市”的理念建設,是武漢建成的最年輕的江灘,也是湖北首個“會呼吸”的江灘。
漢江江灘
龍王廟-長豐橋 長27公裡,面積310公頃
2019年建成開放,特色為主打運動休閑主題,突出運動理念。漢江江灘與琴台大劇院隔江相望,将硚口的體育文化、漢陽的琴台文化展現在江灘景觀中,在兩江四岸的江灘中獨成一景、獨樹一幟。
【實習編輯:鄭曉曉】
更多精彩内容,請在各大應用市場下載“大武漢”客戶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