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關于古代描寫高考的句子

關于古代描寫高考的句子

教育 更新时间:2024-06-29 12:38:28

今天高考,各大媒體、公衆号鋪天蓋地的都是有關高考的話題。咱也湊下熱鬧,簡單跟大家聊一聊有關古代“高考”的幾個成語。

關于古代描寫高考的句子(科普有關古代高考)1

“狀元”一詞其實有着特殊嚴格的定義,指古代科舉考試最高級别——殿試的第一名,是“蠍子粑粑——毒(獨)一份”,“全國第一”。所以嚴格說來,今天各省的高考“狀元”并不能稱為“狀元”,因為兩者的“含金量”無法相提并論。

古代的“高考”即“科舉考試”與今天不同,是逐級選拔的。以明清兩代為例,一共包括五個步驟(或五個級别),分别是童試、院試、鄉試、會試、殿試。

關于古代描寫高考的句子(科普有關古代高考)2

童試,是參加科考的“資格考試”。所有的讀書人,無論年齡大小,在未參加童試、取得秀才資格之前,不但沒有“功名”,甚至還算不得“讀書人”。經過童試之後的,稱為“童生”,才有資格、有身份參加第一次(級)考試——院試。

鄉試,是“秀才”考取“舉人”資格的考試。明清兩代定為每三年一次,在各省省城舉行,每年八月舉行,故又稱“秋闱”。通過鄉試的叫“舉人”(“被薦舉之人”),其中的第一名叫“解元”(唐宋時鄉試稱“鄉貢”、“解試”,故名)。中舉之人原則上即獲得了選官的資格,可以參加次年在京師舉行的會試。

會試,是國家舉辦的中央級考試,在京城的貢院舉行。主考官稱“總載”,由進士出身的大學士、尚書以下副都禦史以上的官員擔任。會試錄取者稱為“貢士”(進貢給天子的士子),又稱“中式進士”,第一名稱為“會元”。會試揭榜後,中式者于下月參加殿試。

關于古代描寫高考的句子(科普有關古代高考)3

殿試,又稱“廷試”、“廷對”,為科舉考試中的最高一段,由皇帝親自主持(唐高宗李治始創,到宋代成為常制)。明清兩朝殿試結果分為“三甲”:一甲三名,“賜進士及第”,分别稱“狀元”、“榜眼”、“探花”;二甲“賜進士出身”,第一名通稱“傳胪”;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關于古代描寫高考的句子(科普有關古代高考)1

狀元·河北的狀元

中國曆史上一共出現了多少名“狀元”?

衆說紛纭。

有人考證,自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第一位狀元孫伏伽開始,到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最後一位狀元劉春霖止,1283年間,曆代科考的總榜數為745榜,共産生了592名(一說504名,一說638名)狀元,加上其他短命政權選考的狀元以及各代的武狀元,中國曆史上總計可考的文武狀元為777人。

關于古代描寫高考的句子(科普有關古代高考)5

這裡邊有個有趣的現象:

中國曆史上第一個狀元孫伏伽,貝州武城(今河北邢台清河)人;

中國曆史上最後一個狀元劉春霖,直隸省河間府肅甯縣(今河北滄州肅甯)人。

也就是說,中國曆史上第一個狀元和中國曆史上最後一個狀元,都是河北人。

關于古代描寫高考的句子(科普有關古代高考)1

金榜題名·雁塔題名

與“狀元”、“狀元及第”相伴相生的,是“獨占鳌頭”、“金榜題名”。

這兩個詞的意思大家都非常熟悉,無需解釋。但古代人早先習慣使用的,是雁塔題名,而非金榜題名。

雁塔,即西安慈恩寺大雁塔,唐玄奘法師建。唐神龍(705-707年,武則天與中宗李顯年号)年以來,凡進士及第,皆列名于慈恩寺塔,謂之“雁塔題名”,後成為考中進士的代稱。

關于古代描寫高考的句子(科普有關古代高考)7

除了“列名”之外,唐代進士于曲江宴賞之暇,還紛紛題詩塔上,“姓名題雁塔,譜牒記龍沙”。杜甫、岑參等大詩人嘗唱和題詩于塔上,宋代蘇轼、蘇轍等登科第後,也曾題名于塔上。看來在古代,亂寫亂畫屬于文雅之舉。

“金榜題名”一詞,出于《唐摭言》:“金榜題名墨上新,今年依舊去年春。花間每被紅妝問,何事重來隻一人?”

關于古代描寫高考的句子(科普有關古代高考)1

破天荒

與“獨占鳌頭”、“金榜題名”的得意相對的,是“名落孫山”(這個詞還是太熟,不解釋);比“名落孫山”更慘的,是“破天荒”。

破天荒這個詞(也算成語),也從“高考”産生(不少人表示很詫異)。

關于古代描寫高考的句子(科普有關古代高考)9

唐朝年間,荊南地區(即今鄂西地區)的考生進京參加會試,四五十年竟沒有一個考中進士(不是網上說的沒考中舉人)。于是,人們稱荊南地區為“天荒”(“上帝未開墾的處女地”),把那裡選送的考生稱作“天荒解”(荊南來的沒開胡的笨蛋考生)。

關于古代描寫高考的句子(科普有關古代高考)10

直到唐宣宗大中四年(850年),荊南考生中,終于有個叫劉蛻的考中了,于是被稱為破了“天荒”。當時,鎮守荊南一帶的魏國公崔弦,得知劉蛻考中了進士,特地寫信表示祝賀,并贈他70萬“破天荒”錢。

曆代封魏國公者,有唐李密、房玄齡、李光弼、楊國忠,宋趙普、韓琦、範仲淹、趙孟頫,明徐達等,可見級别之高;唐朝的70萬錢,大約相當于今天的30-40萬人民币,比一塊奧運金牌還貴;亦由此可見“破天荒”之難能可貴。

關于古代描寫高考的句子(科普有關古代高考)1

以上拉拉雜雜,跟大家“科普”了一下有關古代“高考”的幾個成語和典故,雖然從嚴格意義上來說,算不上什麼首創、原創,但好歹是言必有據,也算一種正本清源吧。

最後,祝天下所有的考生都考出好成績,即使當不了“狀元”,哪怕破一破“天荒”,也是好的嘛。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