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生活中做事情總是要一鼓作氣把事情做完,做到有始有終。一鼓作氣這個成語是怎麼來的呢?原來是“出自儒家經典《左傳·莊公十年》中的《曹刿(guì)論戰》,初中的語文課裡有這篇。意思是:第一次擊鼓振作了勇氣,第二次擊鼓勇氣低落,第三次擊鼓勇氣就枯竭了。告訴我們做事要一氣呵成,還要有信心和毅力,如果接二連三的斷斷續續,會造成負面影響。”
文中所說的話發生在春秋時期著名的一場戰役中--長勺之戰。在春秋初期,即位不久的齊桓公,不聽主政的大夫管仲之言,于周莊王十三年(公元684)春發兵攻打魯國。魯莊公決心抵抗,士人曹刿請随莊公出戰。魯國根據齊強魯弱的形勢,在長勺(今山東萊蕪東北)迎擊齊軍。兩軍列陣,魯莊公欲先發制人,被曹刿勸止。齊軍見魯軍按兵不動,便一而再、再而三地發起沖擊,均未奏效。齊軍疲憊,士氣沮喪。魯軍鬥志昂揚。曹刿見戰場形勢逆轉建議莊公實施反擊。魯軍将士一鼓作氣,擊潰齊軍。此戰在中國古代戰争史中,以後發制人、敵疲我打的防禦原則而取勝著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