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長調節劑在增強作物抗逆性、提高作物産量、改善産品品質、提高種植效益等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
我國是世界上植物生長調節劑應用最廣泛的國家之一。據有關報道,20世紀末,我國每年施用植物生長調節劑的面積位居世界之首。與傳統農業技術相比,植物生長調節劑的應用具有成本低、收效快、效益高、節省勞動力等優點,已經成為21世紀農業實現超産和提高商品性的主要措施之一。據統計,使用植物生長調節劑可使農産品産量增加5%~30%。
葡萄是應用植物生長調節劑較廣泛的作物之一。植物生長調節劑在葡萄的無核化、促進生根、控制生長、保花保果、增加産量、提高漿果品種、延長或打破休眠、防止或促進脫落,提高抗性、組織培養和防除雜草等方面,都發揮着重要的作用。
1、什麼是植物生長調節劑?
植物生長調節劑主要指能調控植物開花、休眠、生長、萌發等過程的一些化學合成物。植物生長調節劑分為2類:一類是植物自身産生的,被稱為内源性植物激素,另一類是人工合成的植物調節劑,被稱為外源性植物激素,屬于農藥的範疇。其主要功能有調整株型、提高抗性、增加産量、提高品質、調控發育進程、控制植物性别分化、加快根莖膨大等。
2、植物生長調節劑在葡萄生産中的作用
2.1促進扡插生根,提高成活率
目前,生産中葡萄的繁殖大多采用硬枝扡插、壓條、嫁接等方法,不同扡插方法都廣泛地應用植物生長調節劑進行處理,以提高成活率。在無性扡插中主要應用吲哚丁酸、吲哚乙酸、萘乙酰胺等促進生根,提高繁殖率。吲哚丁酸在葡萄枝内運轉性較差,且其活性不易被破壞,在處理部位附近可以長時間保持活性,産生的根也比較強壯。葡萄地面壓條時,在特殊情況下,當嫩梢已長到一定高度進行壓土前,可在其基部塗較高濃度的吲哚丁酸、吲哚乙酸、萘乙酸等調節劑;也可同時在壓條母枝上環割,調節劑塗于割口;也有經莖葉吸收,通過韌皮部向下運輸至嫩梢的基部,促其發根。在幼苗移植或定植前,噴矮壯素或甲哌嗡,能夠促進根系生長,提高成活率;葡萄大樹移栽時,将根在含有吲哚丁酸或萘乙酸的泥漿中浸蘸,可促進其長出新根,提高移栽成活率,并能較快地恢複地下部與地上部的平衡。
2.2打破休眠
葡萄芽休眠的開始和終止,除環境因素外,主要是内部促進物質(生長素、赤黴素、細胞分裂素)和抑制物質(主要是脫落酸)相互作用的結果。利用植物生長調節劑可以打破葡萄芽的休眠,較有效的主要有赤黴素類和細胞分裂素類。赤黴素的常用濃度為50~100mg/L;細胞分裂素類的6-苄氨基嘌呤常用濃度為50~100mg/L。休眠的葡萄種子,用高濃度(8000mg/L)的赤黴素浸泡20h,可打破休眠。
2.3控制新梢生長,提高坐果率
生長過旺的葡萄,體内激素平衡狀況和營養分配不利于生殖器官的發育和坐果。使用抑制生長和延緩生長類的植物生長調節劑可以起到抑制或延緩植物體内生長素或赤黴素的生物合成的作用。葉片吸收後,向各部位運輸,控制營養生長,防止徒長,提高坐果率和果品質量。
一般花前噴可以提高坐果率,增加穗重,但果粒小、品質差。
2.4提高果實品質
在葡萄生理落果後和幼果迅速膨大期,用赤黴素處理能顯著增大果實,提高商品價值,并明顯提高果穗的緊密度。但濃度超過一定的水平後,繼續增大作用有限而且副作用顯著增多。在巨峰葡萄果實充分軟化、部分果粒稍轉紅色時施用脫落酸/乙烯利等調節劑,噴施後3~4天果穗開始着色,6~7天果穗全部轉變成紫色、紅色或紫黑色,含糖量比對照增加10%,并提早成熟5~7天。主要方法是重點噴施果穗,濃度以150~300倍液為宜。作用原理是使果實含酸量降低,提高葡萄果實的糖酸比,而不是含糖量的提高。
2.5誘導葡萄形成無籽果實
日本學者研究發現,在有核葡萄花期前後使用赤黴素等藥劑處理果穗,可以使子房假受精、不産生種子,從而形成無籽果實。目前,無核化技術主要有2種基本類型:一是在盛花期前2周用100mg/L赤黴素浸蘸果穗,誘導其産生無核果,在花後10天左右再重複處理1次使漿果膨大。二是四倍體葡萄的先鋒模式,首先處理在盛花末期,用赤黴素12.5~25.0mg/L,10~15天後再重複處理1次。
3、植物生長調節劑在葡萄應用中存在的問題
植物生長調節劑在葡萄上合理應用,可以影響葡萄生長發育的各個過程,達到豐産、優質、高效的目的。但是,植物生長調節劑使用效果受品種、氣候、樹體狀況、生育期、使用技術的影響較大,往往産生不一樣的使用效果。就目前植物生長調節劑在葡萄生産中的應用情況來說,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3.1不重視綜合栽培技術
植物生長調節劑不是營養物質,也不是靈丹妙藥,在葡萄生産中隻能起到輔助作用,不能代替施肥及其他栽培管理措施。隻有在加強綜合栽培技術措施的基礎上使用生長調節劑,才能有效地發揮其作用。葡萄豐産、優質、高效的獲得,必須以合理的土、肥、水和架面管理等綜合栽培技術為基礎。
3.2盲目使用藥劑
植物生長調節劑的效應,彼此既明顯不同,有的又有某些共同之處;相互之間又存在着加合、拮抗、誘發等複雜的關系。所以,為某一目的在選擇1種或2種以上藥劑混合或先後應用時,要首先了解其基本性質,避免用錯。
3.3使用時期選定不當
同一種植物生長調節劑在不同時期使用,不僅效應大小不同,而且可能完全無效,甚至産生相反的效果。如萘乙酸在葡萄生理落果前使用有疏果的作用,成熟期使用則有防止果粒脫落的作用。
3.4使用濃度和次數選擇不當
藥劑濃度過低、用藥次數少,可能不起作用或作用小,濃度過高、用藥次數多,則可能産生藥害。如2,4-滴等藥劑在較低濃度時起到調節植物生長的功能,而在高濃度時則可起到除草的作用;又如噻苯隆,低濃度時可促進葡萄坐果、增大果粒,而在高濃度時可促使葉片脫落,在棉花上用作采前脫葉劑。
3.5忽視葡萄生長狀況和環境條件
葡萄品種、樹勢、樹齡不同,植物生長調節劑的使用效果很可能不一樣。使用時的氣溫、濕度、光照強度等,對效果也有影響。一般情況下,高溫下使用濃度宜低些,低溫時濃度可稍高些;夏季使用時要避免在烈日下噴施,以免光照太強藥液幹燥過快而不利于吸收。
3.6藥劑配制方法有誤
不同植物生長調節劑配制時所用的溶劑和配制方法不同,效果也不同。同一植物生長調節劑還有不同的劑型,如酸、鹽、酯和胺等類型。劑型或溶劑不同,效果也不一樣。配制時和配制後的溫度、光和水的酸堿度,也影響藥劑的穩定性和活性。這些都須依據有關說明資料使用時加以注意。
3.7忽視殘毒問題
食品安全問題,日益受到世界各國的重視。許多國家對某些植物生長調節劑有最大殘留限量的規定。不管是鮮食葡萄或葡萄幹,都不能超過進口國的法定容許量。在使用植物生長調節劑時,應加以重視殘留問題。
4、小結
植物生長調節劑的應用,作為調節葡萄高效生産的技術,潛力很大。但是,植物生長調節劑生理活性高,對作物刺激性強,所以不僅要求施用濃度低,稀釋倍數準确,而且要求應用得當。在葡萄上應用植物生長調節劑一定要本着安全、穩妥、慎重、實效、無害的原則,各方面因素綜合考慮,才能達到預期的目的。植物生長調節劑對使用的葡萄品種、方法、時間、濃度等要求都很嚴格,使用時必須科學、謹慎,按要求操作,不可盲目跟風,更不可濫用亂用,以免造成不應有的損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