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主導的十大食物安全事件連載之四十?資本主導的十大食物安全事件連載之四十:三聚氰胺奶(6),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資本主導的十大食物安全事件連載之四十?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資本主導的十大食物安全事件連載之四十:三聚氰胺奶(6)
蔣高明
三聚氰胺怎麼混入了牛奶中
一個是人喝的奶,一個是化工原料,兩者風馬牛不相及,它們兩個是怎麼走到一起的呢?原來是有人為了規避檢測而搞的所謂發明,據說該發明還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獎。原來,三鹿集團采取的是一種公司 農戶模式,公司為了自身的利益經常壓價收購,農民為了自身的利益就摻水售奶,但摻水稀疏後蛋白含量會降低,于是市場上就出現了三聚氰胺這樣的産品可以幫助奶農過關。三聚氰胺剛開始是以“蛋白精”名義出現在市場上的,加到牛奶裡可以提高牛奶裡的“蛋白”含量。
其實,農民增加的不是什麼蛋白質,而是氮。檢測蛋白質含量的常規方式為凱氏定氮法,就是檢測其中含的氮的多少,而氮是蛋白質區别于其他營養物質的元素。一個三聚氰胺分子含有三個氮原子。在檢測中可以提高氮元素的含量。三聚氰胺無色無味,不容易識别。牛奶注水,重量增加了奶農可以多賣錢,加入三聚氰胺提高氮的檢測含量,就可以達到“蛋白質”含量标準。其實,在三鹿奶粉事件之前,向牛奶中加三聚氰胺已經潛規則幾年了,否則就不會出現國内外奶粉檢測時,出現大面積的三聚氰胺奶。
三聚氰胺,英文Melamine,化學式C3N3(NH2)3,俗稱密胺、蛋白精,科學名稱為“1,3,5-三嗪-2,4,6-三胺”,是一種三嗪類含氮雜環有機化合物。白色單斜晶體,幾乎無味,微溶于水(3.1g/L常溫),可溶于甲醇、甲醛、乙酸、熱乙二醇、甘油、吡啶等,不溶于丙酮、醚類;對身體有害,不可用于食品加工或食品添加物。三聚氰胺以尿素為原料,生産1噸三聚氰胺約需3噸尿素。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尿素生産國,尿素産量大且價格低廉,豐富的尿素資源使得中國三聚氰胺生産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然而,無序的競争造成中國三聚氰胺産能擴張嚴重,競争激烈,行業産品價格上漲乏力。過剩的三聚氰胺工業産品竟然找到了牛奶用武之地,真是咄咄怪事。三聚氰胺是工業原料,人體沒法吸收,嬰幼兒的消化系統脆弱,食用含三聚的奶粉後就會出現很多結石一類的症狀。
後來發現,除了“三胺奶粉”,還出現了“三胺蛋”,涉及衆多知名品牌。之所以會發生衆多“毒”食品,概因連續十幾年來大量飼料添加劑的泛濫使用(将三聚氰胺摻入到飼料中提高“蛋白”含量也是潛規則)。按常理說,一般的奶農、養雞農戶不太可能有三聚氰胺這樣的“科學知識”,其源頭應在科研人員那裡。從科研到生産這個複雜流程中,将三聚氰胺化工原料轉變成“蛋白精”,沒有科研人員的推波助瀾,是不可能在相關食品中蔓延的。不良企業賺了高額利潤,那麼發明人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