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關節疼痛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疾病,引起腕關節疼痛的原因有很多,有可能是手腕部疲勞造成的,也有可能是手腕受傷引起的,找出引起疼痛的原因才能更好的對症治療。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常見的引發腕痛的尺骨撞擊綜合征!
01 定義
尺骨撞擊綜合征是尺骨頭、尺骨莖突與月骨、三角骨發生撞擊,并長期壓迫引起月骨尺側部分缺血性壞死,如果尺骨陽性變異較大(大于2 mm),尺骨莖突的壓迫也可引起三角骨缺血性壞死。該病的首發症狀為尺側腕痛。
02 發生機制
腕關節長期受力、支撐、推擠、撞擊,尺骨小頭與月骨、三角骨相互碰撞,三角纖維軟骨可發生退變、壞死、囊變或穿孔,繼而月骨和三角骨的關節軟骨可發生退變、壞死,形成囊變和骨硬化。特别是很薄的三角纖維軟骨變異更易發生尺骨撞擊綜合征。
03 病理生理
正常情況下,遠端尺桡關節處的尺、桡骨基本處于同一平面,如果尺骨(相對于桡骨)長出2mm 以上,則會使原來桡骨和尺骨按正常比例分擔的腕部力量過分集中于尺骨,運動時發生撞擊、活動範圍受限及腕關節韌帶松弛等現象,使腕尺側的軟組織血供和滑液營養障礙,韌帶和三角纖維軟骨易于磨損,進而使腕骨和尺側的軟組織發生退變。
04 影像學表現
①X線:尺骨陽性變異(尺骨遠端伸長)或處于中立位;月骨、三角骨壞死呈低密度小囊狀改變以及月骨、三角骨關節面下軟骨硬化,病變部位位于月骨尺側近端和三角骨的腰部;尺骨小頭相對關節面下軟骨硬化或小囊性變。
其他X線表現包括桡骨遠端骨折畸形愈合,桡骨遠端異常背傾畸形和桡骨近端骨折畸形愈合導緻桡骨縮短,尺桡遠側關節脫位。因為尺骨頭與月骨解剖位置鄰近,易發生撞擊且易形成橋連狀态(尺骨頭與月骨連接)而産生持久性壓迫,因此在尺骨陽性變異的患者中月骨發病率明顯大于三角骨。
X線測量:在标準後前位X線平片測量尺骨變異,采用Gelberman等的平行線法(尺骨頭關節面的平行線與乙狀切迹最遠端關節面的平行線之間的位置距離差)。
對症狀較重者、常規X線後前位顯示尺骨變異呈陰性或中性者,采用握拳、腕旋前位攝片。
②MRI:MRI對骨髓變化敏感,在骨損傷早期就能反映出骨髓水腫性改變,可做到早期診斷。
随壓迫時間延長MRI可見高信号(T2WI)逐漸增強,并形成透鏡樣改變,晚期形成“雙線”或“雙環”征。“雙環”征提示壞死區内可能有新骨形成,“雙線”征表明骨壞死區有瘢痕組織形成。
由于尺骨陰性、陽性變異引起的骨壞死是可逆的,當尺骨變異被糾正後骨壞死可以轉化為正常骨結構。因此MRI除可用于早期診斷外還可作為有效的動态觀察手段,當骨髓水腫性變化無減輕、消失,反而逐漸明顯時,提示臨床應早期解除橋聯狀态(主要是解除壓迫),可有效防止月骨、三角骨壞死的發生或降低其發生率。
05 診斷标準
(1)腕部外傷史或特殊手部作業史;
(2)腕部旋轉或尺偏、受力時腕部尺側疼痛,腕部活動受限,尺側張力試驗陽性;
(3)遠側尺桡關節區域有彈響、壓疼,特别是尺腕關節間隙的背側和外側;
(4)腕部X光攝片大多數可見尺骨相對于撓骨長出2mm以上;
(5)腕部MRI檢查,多數出現月骨、三角骨的信号改變,部分出現三角纖維軟骨信号改變。
06 治療
尺骨短縮術治療:關鍵在于解決尺骨相對過長所緻尺腕關節面縱軸擠壓過度, 以此緩解尺腕關節疼痛及功能受限。
采用尺骨縮短術從根本上糾正尺骨陽性變異, 恢複下尺桡解剖關系, 而且保持了下尺桡關節及尺腕關節組成要素的解剖學完整性及力學穩定性。
07 小結
尺骨撞擊綜合征在臨床上并非罕見,主要是臨床醫生、影像科醫生對此類疾病較為陌生,易造成誤診、漏診。患者有桡骨骨折史或腕部慢性受損史(如長期從事木匠、建築操作、機械鑽孔等職業) ,當其出現疼痛并持續存在,腕部X線平片即使未見明顯異常,仍應考慮尺骨撞擊綜合征可能,經MRI 檢查确診後,應及時采取有效治療,可有效防止月骨、三角骨壞死的發生或降低其發生率。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