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上街,我最喜歡吃的是饅頭。那會兒街上還隻有發糕、米糕之類的,吃包子都覺得很奢侈,更别說是其他帶肉類的小吃了。後來生活水平得到改善,逐漸吃到了各地的米粑粑,其中最為出名的就要數葉兒粑了。
☞葉兒粑☜葉兒粑是四川的特色小吃,粑皮Q彈軟糯,香醇可口,油而不膩,鹹味适中,咬下去一口油水橫流,鹹鮮香濃的肉餡兒和清香的艾草香混合得恰到好處,四川各地都有自己的葉兒粑,用料有所區别,叫法也各不相同。
圖片來自攝影師candoyi
●川西地區●
#吃在成都#在成都,葉兒粑也叫艾馍,做得比較好吃的要算新都和崇州懷遠。
☛新都的葉兒粑,顔色是淡綠色的,主要是用糯米粉做的面皮,和面的時候加入鮮艾草葉的漿汁(采新鮮的艾草葉,洗幹淨後搗碎,用紗布包裹,将漿汁揉壓擠出來備用),餡料是用豬油将豬瘦肉和碎米芽菜炒熟後包入面皮中,再蒸制而成。包葉兒粑用的主要是鮮芭蕉葉或是幹芭蕉葉。
☛崇州懷遠的葉兒粑更為有名!最有名的屬位于成都懷遠的“古鎮人家”葉兒粑!崇州的葉兒粑也是用糯米粉做的面皮,餡料則用的是豬五花肉炒制而成,肥瘦相間,咬一口油水橫流,鹹鮮香卻無油膩感。用新鮮的柑橘葉來包葉兒粑。
✿✿葉兒粑制作方法✿✿
- 原料:糯米粉200克,籼米粉50克,豬腳肉100克,芽菜20克,豬肉50克,食鹽3克,豬腳肉100克,芽菜20克,豬肉50克,食鹽3克。醬油5克芝麻油3克料酒5克胡椒粉0.5克,味精0.5克,蔥白20克,芭蕉葉兩張。
- 調制面團:先将糯米粉和籼米粉摻合均勻,取1/10的米粉加入适量的沸水燙熟,再與剩下的糯米粉,少許豬油調成光滑的面團即可。
- 制作餡料:蔥白切成細碎待用,将豬油入鍋,用中火燒至100℃再放入豬餃肉炒散籽,加入食鹽,醬油,料酒,胡椒粉炒香上色,再放入芽菜炒香起鍋,倒入盆内,最後加蔥碎,芝麻油,味精拌勻即。
- 包餡成型:芭蕉葉洗淨後切成長10厘米寬8厘米的長方形,入沸水中焯一下撈出,用紗布擦幹,在光滑的一面刷一層色拉油待用,用米面團逐個包上餡,搓成橢圓,再用芭蕉葉裹好。
- 蒸制:打包好的葉兒粑放入蒸籠内用旺火沸水蒸6-8分鐘即可。
關鍵點:
調制米面團時應注意面團的軟硬度要适中。
豬絞肉應選用肥三瘦七。
芭蕉葉要入沸水中焯水,表面刷油要均勻。
控制好蒸制時間,不宜過長,否則易變形。
圖片來自攝影師candoyi
●川南地區●
在川南的樂山、自貢、宜賓、泸州以及雲貴的昭通、遵義等地則叫做豬兒粑或鴨兒粑。
☛樂山的葉兒粑要數犍為縣的較為出名,用糯米粉來包餡心,外面包的粑葉選用的葉子和成都有所不同,他們選用本地特有的大葉仙茅葉子作為粑葉,可以很好的将其裹起來。經置旺火蒸制,色潔似乳,味道香醇可口,不沾盤、不沾筷、不沾牙。樂山葉兒粑分甜的和鹹的兩種,甜的餡是豆沙加上核桃等果仁或是紅糖;鹹的則是肉末或者臘肉粒加芽菜。
☛泸州、宜賓、自貢、内江等地的葉兒粑也叫豬兒粑,主要分無餡、鹹餡和甜餡三種口味。用糯米粉來包餡心,鹹餡以鮮豬肉、冬筍和香蔥等為原料制成,四川内江地區還有用臘肉、豆豉等食材作為原料。甜餡以白糖、桂花糖、玫瑰糖、芝麻等為原料。不過多以鹹味為主,包餡的原料,則用八成上熟糯米、二成飯米磨漿吊幹後的粉子。
葉兒粑的拓展口味
在傳統的葉兒粑的基礎上,通過改變和面的原料,改變葉兒粑面皮的口感。衍生出紫薯、南瓜、清明草等口味的葉兒粑。
☞黃粑☜
☛黃粑是川南泸州、自貢、宜賓等地人們最喜歡的小吃之一,是傳統節日食俗,在川西南地區民間流傳幾百年至今。泸州黃粑色澤金黃、軟糯香甜、味道獨特、香氣濃郁。其獨特之處在于包料選擇的是良姜葉,黃粑的香味正是來自良姜葉内所含的芳香油。剛蒸熟的黃粑香氣撲鼻,冷卻後,可切片油煎,或放入醮槽水内煮沸食用,别有一番風味。
✿✿黃粑制作方法✿✿
- 原料:大米粉400克,糯米粉300克,化豬油100克,紅糖100克,青竹葉20張。
- 調制米漿:大米粉,加水調成米漿浸泡3至5小時。
- 蒸糯米:糯米淘洗幹淨後,用清水浸泡約12小時左右,瀝幹水分上籠蒸熟。
- 熬糖水:把紅糖熬化,并用紗布濾去雜質。
- 拌料:先把大米将倒入一個大盆裡,把剛蒸好的糯米倒在大米漿裡調散,接着放入熬化的紅糖和化豬油用力攪勻,使所有的原料完全融合。
- 成型:把調好的米漿放一天,待晾幹後,用青竹葉一個個的包好。
- 蒸制成熟:把包好的生胚放入蒸籠裡旺火蒸制1小時,再改用小火繼續蒸至兩小時即可出籠。
關鍵點:
注意兩種米的比例,大米:糯米為5:4。
注意米漿的幹稀度,過幹過稀都會影響成型和産品口感。
蒸制方法和時間上,開始必須用大火蒸制,後來用小火才能使制品口感變得更加軟糯香甜,顔色更加金黃。
☞紅糖糍粑☜紅糖糍粑是用紅糖、糯米制作的一道川渝地區傳統的小吃。紅糖營養豐富,釋放熱量快,營養吸率高,除含蔗糖以外,還含有少量的鐵、鈣、胡蘿蔔素等物質。
✿✿紅糖糍粑制作方法✿✿
1.原料:糯米粉200克,黃豆80克,豆沙餡120克,紅糖糖30克,白糖15克。
2.調制米團:糯米淘洗幹淨後,加入适量的清水(一般淹過米粒的0.5厘米至0.8厘米左右),上蒸籠蒸至較幹的糯米飯倒出趁熱擂細成米團。
3.加工輔料:将黃豆入鍋用中小火炒至成熟,色澤金黃,再将其用絞磨機磨成粉末備用。
4.熬糖水:紅糖和白糖加水熬化成濃稠。
5.成型熟制:将米團攤開撲在案闆上壓成後0.8cm的長方形方塊,在二分之一處填上豆沙餡,并對折壓實,搓成條或壓成方塊,切段,裹上黃豆粉,淋上紅糖即可。
關鍵點:
蒸制糯米飯時,掌握好水量,水不宜過多或過少,
炒黃豆時要掌握好火候,不然将黃豆炒焦了。
☞清明粑☜清明粑,是川東達州地區在清明節所食用的傳統小吃。皮為糯面加上一種叫清明菜的野菜,餡是由野蔥、榨菜和臘肉丁等混在一起炒熟而成,上籠屜蒸熟以後即可食用。
☞泡粑☜
泡粑是一種四川地區經典的特色傳統手工小吃。屬于糕點類,主要原料是大米粉、糖等,口味是甜,工藝是蒸,制作難度屬于中級,口味香甜、松軟、可口。
#吃在中國#各地的美食太多,可能介紹得不全,歡迎大家補充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