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40年代以來,流行音樂從創立、發展到成型、輝煌,期間湧現出了無數優秀的創作人與歌者,也奉獻了不盡其數的優質音樂作品。特别是上世紀90年代,歌壇先後湧現出的具有“歌神”“歌後”頭銜的歌者更是無比閃耀,一舉将華語樂壇推向巅峰。然而,還有一位歌者,他置身繁華卻淡泊名利,功成名就卻不漏鋒芒,他就是被稱為“歌隐”的林子祥。
1994年,47歲的林子祥榮獲“金針獎”,這一殊榮幾乎等同于香港樂壇的終身成就獎,也是對音樂人成就及貢獻給與的最高認可,這一年距離他出道也不過隻有短短的18年。在他之前,獲獎的人有顧嘉輝、黃霑、羅文等,每一個都是對華語音樂具有推進意義的功臣;在他之後,則是鄧麗君、譚詠麟、張國榮等,盡是用音樂刻畫時代的聲音符号。同這些樂壇翹楚相比,林子祥的音樂成就并不能被非常具體地羅列,卻又有着旁人不可比拟的特質。
林子祥出道于76年,但他真正成名則是在1980年前後,《在水中央》與《分分鐘需要你》兩首歌連獲兩個“金曲獎”則是其樂壇地位的奠基之作。此之後一直到90年代末,香港樂壇迎來了衆星璀璨的百家争鳴時期,男歌手有譚詠麟和張國榮“譚張争霸”,女歌手有梅豔芳與陳慧娴分庭抗禮,衆星璀璨亦精彩紛呈。而屬于林子祥的80年代則緩和得多,沒有異軍突起卻穩健如初,他幾乎每一年都能帶給聽衆驚喜,比如85年的《十二分十二寸》,88年的《真的漢子》等。
行至90年代,香港樂壇進入“四大天王”時期,新老交替的輪轉沉澱了數不清的風華絕代,但林子祥依然奉獻出了《男兒當自強》以及《長路漫漫任我闖》等不朽經典。他貌似是一直處于歌壇流轉之外,卻又從未遠離音樂本身,不管流行樂壇的前進步伐殘酷幾何,他隻通過作品來诠釋一個歌者的風骨。而這,也是林子祥被稱為“歌隐”的最大原因。
2016年,年近七旬的林子祥作為助唱嘉賓出現在《歌手》的舞台上,其在《阿Lam日記》中的聲音幾乎蓋過了小他整整20歲的李克勤,在《數字人生》的一連串長句歌詞中,他又完美展現了超強的節奏控制力與氣息爆發力。我們常說林子祥的高音歌唱都是在“喊”,這一非常生活化的常規詞,恰恰證明了他在氣息控制上的遊刃有餘。
但是,縱然有“鐵肺歌王”之稱,林子祥的唱歌技巧并不是一個完整的體系,或者說他隻是一個優秀且典型的個例,從這一方面上來說,他對華語樂壇的發展并無太多的可借鑒意義。然而,長達43年的歌唱生涯裡,能夠規律且穩定地保持高水準的歌唱功力,且在聲帶機能退化的情況下依然具有極高的音樂素養,林子祥已然為其他音樂人樹立了很好的榜樣,他對完美音樂的極緻追求也必将為更多後來人所效仿。
說到底,“鐵肺歌王”隻是對唱功的贊美之詞,隻有“歌隐”才是最契合林子祥的稱呼。他就好比是一個世外高人,武功蓋世卻低調不争,一出手自有千鈞之力,老邁之年還能把一首歌唱地氣勢磅礴、光芒萬丈。流行音樂的前進步伐從未停止,你方唱罷我登場縱使殘酷,卻也是華語樂壇發展的必經之路。但好在還有林子祥這樣的“不争”歌者,讓我們在笙歌鼎沸的聚光燈外,還能享受純粹音樂帶來的震撼。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