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帶你到處去飛翔
走遍世界各地去觀賞
沒有煩惱沒有那悲傷
自由自在身心多開朗
忘掉痛苦忘掉那地方
我們一起啟程去流浪
雖然沒有華廈美衣裳
但是心裡充滿著希望
我們要飛到那遙遠地方看一看
這世界并非那麼凄涼
我們要飛到那遙遠地方望一望
…….
明媚的下午,随着優雅的旋律,破碎的暖陽散在身上,無限的惬意。
這首《張三的歌》對于現在的年輕人來說可能有些陌生,很多人都是通過齊秦的翻唱了解到這首舒揚的民謠;而了解華語樂壇的人一定對這首歌的原唱李壽全并不陌生,他八十年代台灣響當當的華語制作人。但是說到這首歌的作詞作曲——張子石我們可能就有些陌生了。
張子石,李壽全上大學去美國讀書時認識了這位朋友,當時的張子石先生還是一位意氣風發的年輕人,心懷“美國夢”,一心想要留在美國,得到綠卡移民美國。對于一個白手起家的年輕人來說這太難了,為了這張綠卡當時的張子石幾近瘋魔,不惜代價的他決定讓自己的妻子與自己離婚,并嫁給美國當地的一個有錢的朋友,這樣一來妻子就能順利的拿到綠卡。
當時的計劃是妻子得到政府審批、拿到綠卡就與那位朋友離婚,但是妻子卻出人意料反悔,并決定和那個有錢的朋友假戲真做。留給張子石的是兩個孩子,和那漂泊海外的萬種心酸。
張子石帶着兩個孩子在前妻家不遠處租了一間房,住在這裡,他就能每天帶着孩子們見到他們的媽媽。可能那時的他心中還依然有一線希望,他有信心在美國打出一片天下,接他的妻子、孩子們的媽媽回家。就像他寫的歌一樣:“雖然沒有華廈美衣裳,但是心裡充滿著希望,我們要飛到那遙遠地方看一看,這世界并非那麼凄涼,我們要飛到那遙遠地方望一望。”
但是結局就像每個真實的故事,我們很難逃出生活的牢籠,最終還是被夢想壓垮了。張子石心灰了,他不在充滿希望,隻留下殘敗的身心,他把孩子交給了自己的前妻。他放棄了,在拼搏多年卻還是一無所有之後。張子石最終難以支付美國高額的醫療保險與債務,被診斷為肝癌後,選擇了回台灣療養,就是在這時,他寫出了這首《張三的歌》并交予李壽全。
有人說這首歌的名字很怪,和内容大相徑庭,如此俗的名字怎麼想都與歌中優美的意境不搭。要我說這名字俗嗎?俗,答案是肯定的。但我還要說張三就是張三,他是你,是我,是我們每一個普通人,一顆沙、一粒塵。我們都曾憧憬過、夢想過,最終還是拜倒在名為現實的墓碑前。再大的夢想,也敵不過一日三餐,也比拟不了溫馨舒适的家,我們還是逃不出這名為生活的桎梏。我們就像“張三”一樣,無論何時何地何人,這令人悲歎的命運一直在我們身上發生。
我們來到這世界理想是我們應該拼盡全力去奮鬥的,但是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要善于察覺到生命中的美好。當自己筋疲力盡的時候不妨停下來領略一下生命的魅力,隻有把握好現在擁有的才有奮鬥下去的勇氣。
人們總是容易忽略身邊的溫暖而一頭紮進未來那“不存在的虛空”,當你迷失的時候不妨在這燦爛的陽光下走進這座叫栾縣的小城。伴着和煦的微風領略一番慢節奏的别樣風情,走累了進到這座小館裡點幾個小菜一份“張三的”大盤雞。讓我們在此刻盡情的放縱自己忘記生活中的不幸,于是我們可以盡情歌唱:
我要帶你到處去飛翔
走遍世界各地去觀賞
沒有煩惱沒有那悲傷
自由自在身心多開朗……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