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國兒童維生素A、維生素D臨床應用專家共識》中指出基于中國居民營養與健康狀況監測(2010-2013)結果:
我國3~5歲兒童維生素A缺乏率1.5%
邊緣缺乏率為27.8%
維生素D缺乏涉及各個年齡
5歲以下兒童影響尤為突出
3~5歲兒童維生素D缺乏率為8.9%
不足率達43.0%
溫州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兒科一副主任醫師何麗丹為家長們詳細解讀如何預防維生素A、維生素D不足或缺乏。
為什麼孩子容易缺維生素A和D胎兒
胎兒獲得維生素A和D的途徑均為胎盤。
維生素A和類胡蘿蔔素都很難通過胎盤進入胎兒體内,因此胎兒維生素A儲備量很低。
胎兒可通過胎盤獲得大多數維生素D,但臍血中的25-羟維生素D僅為孕媽媽血清中含量的60%~85%。
如果孕婦維生素D水平不足,胎兒就無法獲得足夠的維生素D。
所以,孕媽媽應當注意自身維生素A和D的水平,以提高新生兒體内維生素A和D的儲備。
嬰幼兒
胎兒期儲備的維生素A和D可以滿足出生後的短期需求,但嬰幼兒生長發育較快,對維生素A和D的需求量大。
6月齡前一般純母乳喂養,母乳中維生素A和D的含量不能滿足其體格日益增長的需要。
6月齡後添加輔食,可以獲得部分食物中的維生素A。
天然食物中能被人體吸收利用的維生素D很少,通過紫外線照射皮膚能夠合成足夠生長所需的内源性維生素D,但是受天氣、膚色、防曬霜、衣着、戶外活動時間等因素制約。
學齡前和學齡期
如果每周能進食适量的肝髒,比如30g~50g的豬肝(生重),或每周能進食4~7個鴨蛋黃,一般可以滿足學齡前和學齡期兒童的維生素A需要量。
至于維生素D,較多家長在孩子3歲以後便中斷維生素D制劑的補充,這會導緻3歲以前儲備的維生素D消耗殆盡。
天然食物中維生素D含量很少,且現階段學齡前和學齡期兒童因各種原因,戶外活動時間驟減,所以容易發生維生素D的缺乏或不足。
青春期
除嬰兒期外,人生的第二個生長高峰,骨骼的快速增長,需要維生素A和維生素D的參與。
此期消耗增多,若攝入不足,易出現維生素A和/或維生素D的不足或缺乏。
維A、維D不足或缺乏 有哪些危害維生素A不足或缺乏
血清維生素A濃度在0.7~1.05μmol/L(邊緣型維生素A缺乏),會對生長發育、免疫功能和造血系統産生不良影響,可表現出生長減慢、反複感染、貧血等症狀。
當血清維生素A濃度低到<0.7μmol/L(維生素A缺乏)時,可出現典型臨床症狀,如夜盲症、幹眼症、角膜潰瘍、甚至失明,皮膚幹燥、毛囊角化、粘膜功能障礙,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的異常,是導緻低齡兒童感染、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維生素 D不足或缺乏
早期表現為維生素D不足 (30~50 nmol/L),這個時期對機體發育、免疫、代謝功能産生一定影響,但一般沒有明顯症狀。
維生素D缺乏(<30 nmol/L)階段,會發生鈣磷代謝紊亂和骨健康的損害,導緻佝偻病、手足搐搦症的發生,嚴重者出現喉痙攣甚至發生窒息導緻死亡。
兒童期維生素D不足可使兒童青春期骨量峰值下降,并明顯增加成年骨質疏松的風險。
近年研究還表明,維生素D不足會增加呼吸道感染、腸道炎症、過敏症和哮喘症的風險,足量的維生素D可以抑制多種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發生和發展。
如何補充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A
可從食物中攝取,如動物性食物中肝髒、鴨蛋黃含有較多的維生素A,雞蛋黃和河蟹等含有少量維生素A。
動物源性的維生素A可較好地被人體吸收利用。
植物性食物,如胡蘿蔔、甜椒、西蘭花等深色蔬菜中含有适量維生素A原(即類胡蘿蔔素),但植物源性的維生素A原吸收利用率極低,需要通過加油炒熟且咀嚼破壞其細胞壁,才能被人體吸收并轉化為維生素A。
如果攝入量不夠,亦可通過維生素A制劑補充。
維生素D
維生素D天然食物中很少,除通過紫外線照射皮膚合成,還可通過維生素D制劑補充。
魚肝油、AD制劑、維D制劑有什麼區别魚肝油
經提取加工後面市的魚肝油,主要含有維生素A和維生素D,還含有少量其他魚類所含的營養成分。
此外,許多家長分不清魚油和魚肝油。
魚油來自魚類腦部、肝髒、體部的脂肪,主要功效成分是DHA和EPA,用于預防心腦血管疾病。
維生素AD制劑
人工合成的複合制劑,主要成分維生素A和維生素D,不含其他魚類所含的營養成分。
相對于魚肝油而言,主要功效和用途相同,但維生素A和維生素D的含量更明确。
維生素D制劑
人工合成的單一制劑,相對于AD制劑而言,隻包含明确含量的維生素D,可預防維生素A過量。
哪些兒童需要檢測維A、維D水平現階段,我國3歲以内嬰幼兒大多數有補充維生素A和D。
但3歲以後,對其關注度明顯下降,導緻不少3歲以後的兒童出現維生素A、維生素D的不足。
建議未定期補充維生素A和D制劑的兒童,尤其是有如下情況的兒童,排查是否存在維生素A、維生素D的不足或缺乏: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