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4000萬粉絲的網紅科普博主“無窮小亮”推薦了一套書,引發網友紛紛曬圖評論。這套書就是多方面展現北京大自然奧秘的科普叢書——“北京自然觀察手冊”,涵蓋花鳥魚蟲、動物植物、礦物和岩石以及雲和天氣等,是北京大自然的“小百科”。
叢書共10冊,分别是《鳥類》《昆蟲》《海鮮和河鮮》《野花》《樹木》《園林花卉》《蔬菜》《水果和幹果》《雲和天氣》《礦物和岩石》。
這套書幾乎把觀察北京自然涉及到的領域全都涵蓋到了,對北京大自然進行梳理和總結,圖文并茂。
這是一套寫給青少年的趣味自然科普讀物,也是送給自然科普愛好者的入門級自然觀察寶典,又是一套獻給成年人的博物童話,在城市的喧嚣中探尋身邊的自然之美。
很多人看完這套書,感慨裡面的内容教人們和孩子一起看花開,感受萬物之美;看鷹擊長空,魚翔淺底,體會自由的美好;看昆蟲羽化,獲得力量……自然萬物無不給予人類力量。
還記得伴随80後長大的經典科普雜志《少年科學畫報》嗎?這本雜志創刊于1979年,40多年來它聚集了一批熱心科普與自然教育的博物專家。
這些專家是大自然的記錄者和傳播者,更是大自然的守護者,他們用自己的專業和堅持讓更多的人了解自然、愛上自然、守護自然。
現在,就是由他們共同撰寫了“北京自然觀察手冊”叢書。
叢書凝聚了他們10餘年的科普與自然教育經驗,亦是他們足迹的見證。作者之一、中國國家地理雜志社融媒體中心主任張辰亮坦言,作者創作這套書都非常累,很多年都不會再這麼寫了。
與其它科普書不同,“北京自然觀察手冊”特别接地氣,雖說是科普圖鑒,但你絕不會感到枯燥。
書中文字不是照本宣科,而是鮮活的,讀起來就像是一本有關自然的散文,娓娓道來。
在《樹木》一冊中,講到楸樹,書中說寫道:
明代李時珍認為,楸樹得名是因為“楸葉大而早脫”,能夠最先感知秋意。其實在宋代,《埤雅》一書中說道,椿樹旺于春,榎樹旺于夏,楸樹旺于秋,可稱“木名三時”。不過到明清時期,人們通常認為,“榎”其實指的也是楸樹。
楸樹春季開花,滿樹紅白相間,非常美觀。宋代梅堯臣就有詩句稱贊楸花:“楸英獨妩媚,淡紫相參差。”
北京有多株古楸樹,一些綠化帶和街邊也都栽種了楸樹。在元大都城垣遺址公園花園路西側,有一棵大楸樹,為了安全起見,樹頂還安裝了避雷針。
文字簡潔優美,引經據典,兼顧文藝性與科普性。作者筆下的楸樹仿佛有了靈魂,在李時珍的眼裡能最先感知秋意,在梅堯臣詩中“妩媚”、“淡紫相參差”,讓孩子在清麗的文學語言中感悟到自然之美,讀完分分鐘想去打卡。
每一個品種,書中都會告訴讀者别名,例如《昆蟲》一冊中,“黑麗翅蜻”别名是黑鍋底、黑老婆兒,一聽就知道哪種蜻蜓,再加上“尋蟲指南”。
打開《海鮮和河鮮》這本書,你會發現這不僅僅是一本關于海鮮、河鮮的手冊,其中還蘊含着人間煙火中多彩的博物學。
書中以真實照片和通俗專業的講解為主,不僅對北京地區的特色自然物種和自然現象進行系統、專業的梳理和總結,還講解了不同的自然觀察方法。
跟随他們的腳步,不隻是孩子,成人也會體味到不一樣的城市博物學和生命綻放的力量。(中國日報北京記者站)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