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設造價的材料成本會占到整體開發成本的20%。普通住宅建安成本平均在 2300~2800 元/平方米左右,占總成本的 57%,這其中有60%以上是材料費用。認價認質作為造價全過程的重點之一,在實際工作中要做到資料随進度報送,過程跟進,重點抓過程資料、認價流程、關鍵決策。
01.主要問題
(1)規範性差:認質認價工作涉及的業務鍊條長,制度文件要求多,在業務流轉的過程當中,稍微有一個地方出現纰漏,就會造成很大的影響,甚至影響後端的付款和審計。
(2)協同效率低:認質認價涉及多個部門,對跨部門協同要求高,容易造成詢價周期漫長,對項目施工進度造成影響;同時造成成本歸集滞後,無法支撐動态成本及時查詢的要求,加大成本超支風險;
(3)詢價議價難:市場材料價格變化快,而供應商資源有限,圈子就這麼大,時間久了,詢價人員将無價可詢,就算想盡辦法拿到報價,往往也不是最優惠報價。甚至我們發現,有些施工單位和材料供應商簽署有供貨協議,而這些材料供應商大多在某個區域是壟斷的,導緻我們詢價人員往往得不到真實報價,在議價時也很被動。
02.明确職責
基于業務流程的協同難點,将各個部門在認質認價流程中要承擔的具體責任和要求進行了明确,特别是業務辦理上下遊的交接标準。
(1)規劃設計部
向工程部提供認價材料設備技術參數:向工程部提供設計樣闆,協助工程部确定施工樣闆:配合認質認價材料設備的封樣、驗收。
(2)工程項目部
負責提供項目需要認質,認價材料設備進場計劃:負責組織确定認質,認價材料設備的品牌,材質,規格,檔次質星标準等技術參數;
負責組織确定認質,認價材料設計樣闆,負責确定認質認價材科施工樣闆:
組織承包人按計劃申報完整認價資料:參加溝階材料,設備供應商考察:
負責發起認質認價審批下發認質認價确認單,參加材料設備驗收,負責材科沒備認質認價工作按期落地及執行。
(3)招标采購部
組織詢價單位的考察(由招标采購部與成本合約部共同确定是否需要考察) ;負責詢價報價函的編制:負責詢價;與成本合約那共同與承包人确認認價價格。
(4)成本合約部
協助工程弧規劃漢計部合理确定認質認價材料沒備的品牌、檔次;組織材料設備認質認價的審批;以施工合同為單位,建立材料設備,認質認價的台賬:
負責材料設備認質認價納認單、審批單,供應商報價單、詢價對比表等整套文件的資料管理,根據認價原則汲标準确以材料沒備(成機械台班)價格,對招标采購反饋的詢價結果進行合理性分析(三比已定标合同價。信息價。
外部對标項目采購價格}。
03優化流程
(1)優化流程
開工之初應掌握業主認價流程,首先從主合同認價條款入手,掌握認價材料的範圍、流程、時間要求、品牌廠家要求,其次從業主的認價管理辦法出發,更進一步掌握認價資料準備、具體實施程序、簽字蓋章流程,弄清每一步的關鍵點,拟定好認價批次及策略,最大限度的确保項目效益。
(2)規範資料要求
認價資料符合業主格式要求,認價品牌符合合同約定,各項材料價格報送前應經項目部審核,審核方式采用市場詢價、同類項目比價、信息價、材價網站等進行綜合評定,并保留核價對比資料;重視認價資料中的規格型号填報,規格型号與設計保持一緻,設計不夠詳盡的進行補充,滿足認價需求。
(3)常見問題&解決措施
1.業主無認價管理制度,依據合同項目有認價需求但業主無認價管理制度,認價難以推動,業主相關責任人不願擔責,此時項目應向業主相關負責人提出認價需求,并協助業主建立認價機制,發布管理辦法,按管理辦法推動認價工作。
2.針對業主有較為全面的材料價格體庫時,從在建項目的品質差異、時間差異、材料品牌差異、設計規格型号上據理力争,綜合評判。
3.認價材料的規格型号與設計不符,項目應加大審核力度杜絕該類情況。
4.由于業主認價水平較低且分包下浮比例較高,認價結果難以達成一緻,項目需摸清市場行情,不能過分強求,紙上談兵,該決策時決策。
5.業主詢價往往僅詢材料的實物價格,忽略了材料的附加價格,比如材料現金價、品牌價、運輸、上下車價、專利費、專業加工費用、采管費、稅金等,在組織共同詢價時應将材料價格包含内容說明說透。
6.對于争議較大的材料業主通常要求提票核對,應向業主表明項目通過集采、競價、談判等手段取得低于市場價格的材料價,屬于項目應得的利潤,不應以此作為定價的依據;業主堅持要求提票的,項目應從大局考慮,及時向公司說明情況後共同決策。
04.提升決策效率
認價是一個反複艱難的過程,往往費時費力,但取得的效益也是可觀的,所以從開工之初項目就應高度重視認價工作,啟動的越早,問題解決的可能性越高,對于久拖未決的認價争議事項,應建立紅線思維,由項目及公司共同決策,不得影響項目結算。
(1)現場确認
現場工程師通過手機發起認質認價流程,上報至監理、甲方工程人員初審;成本協同APP的應用,将原來紙質填寫的模式進行升級,可以現場拍照、上傳附件,操作簡單,流轉的效率更高;
(2)銜接審批流程
現場确認通過後,流程自動轉入成本系統中進行後續審批,地産公司的相關部門按照要求審批,現場人員也可以随時通過APP了解當前的審批進度,做到前後台的高效協同;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