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病患者經常出現便秘、腹瀉或便秘腹瀉交替的症狀,當責之于肝、脾,為肝病及脾,肝脾同病。基本病機為肝失疏洩,脾胃受損,腸道功能失司,病位在腸,肝氣郁結,脾失健運是關鍵,肝脾失調是其主要原因。
1、肝脾失調引起便秘。肝性喜條達,主疏洩,調暢氣機,有助于六腑的通降。脾胃為運化水谷之海,脾主運化,胃主和降,胃與腸相連,水谷入口,經脾的運化輸布,胃的腐熟收納,最後将糟粕轉輸于大腸。若肝氣郁結,則腑氣不通,氣滞不行,則大腸不暢而緻便秘。唐宗海在(金醫要略找注補正)雲:“肝主疏洩大便,肝氣既逆則不疏洩,故大便難。”肝病傳脾.脾虛失運,槽柏内停可緻便秘。
2、肝脾失調引起腹瀉。張介賓《類經》雲:“木強則侮土,故善洩也。”當肝氣太旺,疏洩功能失常,氣機橫逆,可乘犯脾土,導緻脾胃氣機紊亂,所謂“木旺乘土”,緻脾運失職,小腸無以分清泌濁,則發生腹痛、洩瀉等症。如肝木并不過于亢盛,但若脾胃虛弱不足,亦易受肝氣戕伐,使脾土更為虛衰,此屬“土虛木乘”。肝病日久必定傷及肝氣,肝氣虛可導緻脾氣衰敗,飲食物不能正常消化吸收,氣血化生無源。日久又可及肝,緻肝血不足。張錫純在《醫學衷中參西錄》中說:“人多謂肝木過盛,可以克傷脾土,即不能消食;不知肝木過弱,不能疏通脾土,亦不能消食。”
此外,肝郁脾虛是引起肝病患者腹瀉與便秘交替的主要病機。無論先有肝郁,還是先有脾虛,兩者總是先後發生,相互影響。肝郁克土太過,可導緻脾虛;索體脾胃虛弱,肝木又會反侮。最終都形成肝郁脾虛共存的現象。治以疏肝疏脾為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