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美人魚真的能在路上行走

美人魚真的能在路上行走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03 07:50:23

一說起人魚,我相信大家腦海中浮現出的都是一位人身魚尾、長發披肩、心地善良的大美女。因為小時候看過《安徒生童話》,裡面就是這麼寫的!

不過,天底下有那麼那麼多人魚,可不都是童話裡那樣美麗善良的姑娘。今天就帶大家看看人魚家族裡的“醜東西”(bushi)。

美人魚真的能在路上行走(一直以為人魚都很美)1

先看個美的。丹麥哥本哈根港口的“小美人魚”銅像,雕塑的是安徒生童話中的人魚形象。

美人魚 VS.醜人魚

如果你去歐洲旅遊,就會發現那裡的建築、雕塑上,經常能看到人身魚尾的美女。這些“美人魚”,其實很多是海妖塞壬。塞壬在希臘神話中,本是半人半鳥的妖怪,在海島上唱歌魅惑加害水手。

因為能魅惑人,它們的容貌往往被描繪為美女;又因栖身海島,便有傳說将它們的形态改成半人半魚——美人魚版塞壬就是這樣誕生的。公元8-9世紀,法蘭克王國的加洛林王朝統治大半個歐洲,他們将希臘神話中的各種神怪形象,廣泛應用在建築裝飾上,其中也包括塞壬(鳥形、魚形均有),自此,美人魚版塞壬就成了歐洲建築的常見裝飾元素。

美人魚真的能在路上行走(一直以為人魚都很美)2

人魚作為裝飾圖案出現在西方建築上時,形象大多比較柔美,并常常搭配有鏡子、梳子等女性化的物件。

美人魚真的能在路上行走(一直以為人魚都很美)3

但也并非隻有女性人魚,比如英國格林威治大學鐵門上裝飾的人魚,就是長着胡子、面相威嚴的男性。

公元11-13世紀,歐洲流行羅曼式建築。這種風格要求柱式和柱頭的形态盡量對稱,于是常被用作裝飾的美人魚版塞壬,為了實現完美對稱,魚尾便一分為二。這種“裂尾人魚”風靡一時,不僅應用于建築中,還常常出現在版畫裡。

星x克的裂尾人魚logo,造型就來自一幅16世紀的版畫。

美人魚真的能在路上行走(一直以為人魚都很美)4

廣告位招租!

中國傳說裡也有美麗的人魚,唐代筆記《洽聞記》中記載,生活在東海的“海人魚”,人身膚白如玉,長發像馬尾般油亮,無論雌雄,眉目都如美麗女子;魚尾無鱗,卻有輕軟的五色細毛;性格也很好,從不害人——因為貌美溫順,它們甚至會被沿岸的鳏夫寡婦抓去,養在池中充當伴侶。

不過古時候,“美貌”其實不是人魚的通用設定——人魚的顔值有高有低。比如中國明代《廣東新語》中記載的人魚,雄性叫“海和尚”,雌性叫“海女”,都是披發紅臉的怪物;另一種叫“盧亭”的人魚則是黃眼睛,面色黧黑,短發焦黃,尾巴隻有幾寸長。

鄰國日本還有長得更驚悚的人魚:一張猴子臉,吻部突出,嘴裡全是海魚般的細齒。

美人魚真的能在路上行走(一直以為人魚都很美)5

19世紀的日本人魚畫像,跟大家印象中的“美人魚”相去甚遠。面相雖不讨喜,但據說叫聲像雲雀笛一樣動聽,身體還散發着怡人的香味。

有的人魚還由性别決定顔值,比如愛爾蘭的人魚,雌性格外漂亮,有綠色鱗片和長發,雄性卻是小眼睛、綠牙齒、綠皮膚、酒糟鼻的醜八怪。

美人魚真的能在路上行走(一直以為人魚都很美)6

日本四面環海,民間傳說中半人半魚的妖怪特别多,其中有一種叫“海女房”的人魚,會拖家帶口,到出海的漁民家去偷鹹魚吃,而且隻吃偷來的,如果人類給它東西吃,它反而不接受。

遇見人魚,是禍是福?

《廣東新語》中的人魚“海和尚”和“海女”,不僅長相抱歉,還很不吉利:它們出沒于大風雨中,船舶見之傾覆,所以有“毋逢海女,毋見人魚”的說法。

西方的塞壬也一樣是海上災星——即便長得再美,遇到它們要是不趕緊堵耳朵,就會變失心瘋,葬身魚腹。

美人魚真的能在路上行走(一直以為人魚都很美)7

海洋變幻莫測,古時航海頗具風險,可能見到奇特生物,也可能遇到可怕的災難。那些“人魚不祥”的說法,其實大多是人們在為海難尋求解釋。但有些時候,這類傳說也會有逢兇化吉的轉折。

公元1771年一個甯靜的春夜,沖繩石垣島附近的海面上,忽然傳來人們從未聽過的美妙歌聲。次日清早,出海的年輕漁民網到了那位神秘的歌者:一尾名為“贊”的美麗人魚。

善良的漁民将人魚放回大海,贊心懷感激,便告知此地馬上就會發生大海嘯。漁民急忙趕回家,帶全村父老上山避難。當天傍晚,數十米高的巨浪吞噬了沿岸所有村莊,躲進山裡的村民則逃過一劫。

1771年沖繩地區的這場海嘯,是日本有史料記載的最大海嘯。僅石垣島所在的八重山群島地區,記錄的死亡人數就超過9000人。海嘯過後,“贊”的故事廣為流傳。其實故事中人魚的出現也很不祥,是海嘯的先兆,但人們卻加上了漁民放生、善有善報的後續,使“遇見人魚”變成一個禍福相倚的開放式關口。

搖錢樹與不死藥

當然,并不是所有人魚傳說都與海事吉兇挂鈎。

有時候,人魚象征的是來自大海的寶藏。比如《搜神記》《述異記》等古書記載的鲛人,生活在中國南海,它們的眼淚能化作珍珠。有的鲛人為報答人類,就要個盤子,哭出一盤珍珠相贈。天啊,令人羨慕!

鲛人還擅長紡織,它們織出的“鲛绡”又稱“龍紗”,質地輕薄,皎潔如霜,傳說入水不濕。漁民與之貿易,再将鲛绡轉手賣出,在人類的集市上可值千金。

美人魚真的能在路上行走(一直以為人魚都很美)8

在朝鮮半島和日本,則把人魚當成靈丹妙藥。

這兩地有十分相似的傳說,都是說漁民無意中得到一塊人魚肉,被女兒誤食,之後女兒維持着少女的姿态活了數百年。朝鮮半島的少女據說活了300多年,而日本的少女活了800年之久,最後看破紅塵出家為尼,人稱“八百比丘尼”。

美人魚真的能在路上行走(一直以為人魚都很美)9

八百比丘尼的故事源自日本福井縣小濱市,當地空印寺中的這個洞穴,傳說是八百比丘尼入定之地。圖片來自百度百科

八百比丘尼的故事在日本流傳極廣,流行小說、影視動漫中,都常有“吃人魚肉長生不老”的情節。

除了人魚肉,日本在江戶時代,還有“人魚骨”是止血神藥的說法……回想一下前面“贊”的傳說,明明有智慧有情義、卻被當成珍稀藥材,咱也不知道日本人魚的心理陰影面積得有多大哈。

長期以來,世界各地有很多人堅信人魚的存在。很多地方的海灘都曾有“發現人魚”的新聞,還有把白鲸照片當做美人魚,發布在網上博人眼球的事件。日本還曾用猴子與魚縫合制成“人魚标本”,出口歐洲……

美人魚真的能在路上行走(一直以為人魚都很美)10

“吃人魚肉長生不老”的傳說,在日本動漫中被廣泛使用,《火鳥》《名偵探柯南》等作品中都有提及。日本漫畫家高橋留美子更是以此為線索,創作了“人魚系列”漫畫。

如果從客觀科學的視角看的話,傳說中的人魚到底會是什麼呢?

自然界中與人魚關系最緊密的動物,要屬儒艮科的大海牛(已滅絕)和儒艮了。這兩種海洋哺乳動物,都有尾巴特化形的月牙形“魚尾”,一對乳房生長在前肢基部,雌性哺乳時要将幼崽抱在懷中,上半身露出水面。

所以很多人認為,古時水手、漁民曾在海上遇到過它們,而遠觀雌獸哺乳的場面,就是人魚傳說的現實源頭。(一秒破案)

美人魚真的能在路上行走(一直以為人魚都很美)11

給儒艮标本戴上裝飾,作為“美人魚”拍攝的老照片

撰文 | 崔婧沄

部分圖片來自 | 圖蟲創意

微信編輯 | 高興

本文原載于《博物》2017年5月刊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