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
【考點一】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内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是: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經濟制度都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所有制或産權制度;二是收入分配制度;三是資源配置的方式。
【考點二】社會主義公有制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是生産資料的社會主義公有制。生産資料公有制是指全體社會成員或部分社會成員共同占有
生産資料的一種所有制形式,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體所有制。
公有制經濟包括:國有經濟、集體所有制經濟、混合所有制經濟中的國有成分和集體成分。
在社會主義經濟發展中,要毫不動搖地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的主體地位,毫不動搖地發揮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
【考點三】非公有制經濟非公有制經濟主要包括個體經濟、私營經濟和外資經濟等多種形式,還包括混合所有制經濟中的非公有成分。
是否存在雇傭勞動關系是區分個體經濟和私營經濟的一個關鍵。
外資經濟目前包括外商獨資企業、中外合資企業和中外合作經營企業等具體形式。
混合所有制經濟是指國有資本、集體資本和非公有資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一種經濟形式。
【考點四】社會主義收入分配制度按勞分配的内涵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各盡所能,二是等量勞動領取等量報酬。
實行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是我國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重要内容。
【考點五】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資源配置方式主要有兩種:市場調節和政府調節。在現實的經濟生活中,既沒有純粹的市場調節,又沒有純粹的政府調節,總是不同程度的或者不同方式的市場調節和政府調節相結合進行資源配置。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就是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的一種市場經濟體制。
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
一是社會經濟資源主要是由市場配置,而不是由政府配置或政府的計劃配置;
二是價格主要由市場決定,而不是由政府制定。市場通過價格機制、供求機制、競争機制等市場機制對資源配置發揮決定性作用。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其存在的制度基礎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經濟制度。市場經濟與社會主義制度的結合,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産生和存在的基礎。處理好市場與政府的關系,推動有效市場與有為政府的更好結合。
有效市場,就是要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
有為政府,就是要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發揮好政府在彌補和解決市場失靈方面的重要作用,履行好政府在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公共服務和生态環境保護等方面的職能。
第二章 市場需求、供給與均衡價格
【考點一】需求的影響因素、供給的影響因素需求的影響因素及變動方向
供給的影響因素及變動方向
【考點二】需求曲線、供給曲線的變動
(1)需求變動:由于消費者收入和消費者偏好等因素的變化引起需求的相應變化。
消費者收入增加、偏好增強、替代品價格上漲、互補品價格下降等因素導緻需求曲線向右平移。
(2)供給變動:由于價格以外的其他因素如成本變動引起供給的相應變動,這種變動表現為供給曲線的位移。
産品價格不變,生産成本降低、生産技術提高等因素會導緻供給曲線向右平移。
【考點三】最高限價和保護價格【考點四】彈性
(1)需求價格彈性影響因素:商品的重要性、用途、替代品的數量和相近程度、時間。
(2)供給價格彈性影響因素:時間、生産周期和自然條件、投入品替代性大小和相似程度。
(3)需求交叉彈性:正替,負補。
(4)需求收入彈性:Ey>1,“高檔品”;0<Ey<1,“必需品”;Ey<0,“低檔品”。
(5)需求價格彈性:Ed>1,富有彈性,銷售收入與價格變動成反方向變動,适合薄利多銷。
(6)點彈性、弧彈性計算公式。
其中,Ed為需求價格彈性系數,Q0為變動前的需求量,△Q為需求量的變動量,P0為變動前的價格,△P為價格的變動量,Q1為變動後的需求量,P1為變動後的價格。
第三章 生産和成本理論
【考點一】生産者的組織形式和企業理論(1)生産者或企業的目标:追求利潤最大化。
(2)企業經營者的目标:銷售收入的最大化或者市場份額最大化。
(3)主要組織形式:個人獨資企業、合夥制企業和公司制企業。
(4)美國經濟學家科斯認為,企業是為了節約市場交易費用或交易成本而産生的,企業的本質或顯著特征是作為市場機制或價格機制的替代物。
(5)企業存在的根本原因:交易成本的節約是企業存在的根本原因,即企業是市場交易費用節約的産物。
(6)導緻市場機制和企業的交易費用不同的主要因素在于:信息的不完全性。
【考點二】生産及生産函數(1)生産要素:生産要素一般被劃分為勞動、資本、土地和企業家才能等類型。
(2)短期生産要素可分為可變要素和不變要素,長期生産企業的各項要素都是可變的。
(3)短期生産變量:
(4)短期生産變量或曲線之間的關系:
【考點三】短期成本函數及變量
【考點四】成本曲線
第四章 市場結構理論
【考點一】各種市場結構的特征
【考點二】不同市場結構下的需求曲線
(1)完全競争市場上,整個行業的需求曲線是一條向右下方傾斜的曲線。單個企業的需求曲線是一條平行于橫軸的水平線(價格的接受者)。
(2)完全壟斷企業的需求曲線就是行業的需求曲線,二者完全相同。完全壟斷企業的需求曲線向右下方傾斜。
(3)壟斷競争企業(單個企業)的需求曲線比完全壟斷企業需求曲線更平坦。
供給曲線:完全競争市場的供給曲線向右上方傾斜,其他市場(完全壟斷、寡頭壟斷、壟斷競争)不存在供給曲線。
【考點三】完全競争、完全壟斷企業的收益曲線完全競争企業的收益曲線:邊際收益 MR=平均收益 AR=單價 P,單個企業的邊際收益線、平均收益線以及需求曲
線是同一條線(三線合一)。
在完全壟斷市場上,企業的平均收益 AR=單位産品的價格 P,完全壟斷企業平均收益曲線與需求曲線是重合的(兩線重合),企業的邊際收益<平均收益,所以邊際收益曲線位于平均收益曲線的下方,而且比平均收益曲線陡峭。
【考點四】所有企業進行産量決策的基本原則決策原則:邊際收益MR=邊際成本MC
【考點五】完全壟斷企業定價的簡單法則及價格歧視(1)在邊際成本上的加價額占價格的比例,應該等于需求價格彈性Ed倒數的相反數(Ed是負數)。
壟斷企業索取的價格超過邊際成本的程度,受制于需求價格彈性。需求價格彈性較低,壟斷者可以确定較高的價格;需求價格彈性較大,價格将非常接近邊際成本(薄利多銷)。
(2)一級價格歧視(完全價格歧視):企業對每一單位産品都按消費者所願意支付的最高價格出售。
二級價格歧視(批量作價):按不同價格出售不同批量産品。
三級價格歧視(最普遍):對不同需求價格彈性的消費者收取不同價格。
(3)實行價格歧視的基本條件:
①能根據需求價格彈性劃分出兩組或兩組以上的不同購買者;
②市場能夠有效地隔離開,同一産品不能在不同市場之間流動。
(4)企業實行價格歧視的基本原則是:不同市場的邊際收益相等并且等于邊際成本。
第五章 生産要素市場理論
【考點一】生産者對生産要素的需求
生産者對生産要素的需求是:引緻需求(或稱派生需求)、聯合需求(或稱複合需求)。
引緻需求(派生需求):生産者對生産要素的需求是從消費者對最終消費品的需求中間接派生出來的。
聯合需求(或稱複合需求),生産者對生産要素的需求具有相互依賴性:生産要素之間存在互補性、替代性。
【考點】生産者使用生産要素的原則(1)相關概念
(2)生産者使用生産要素的原則:邊際收益産品(MRP)=邊際要素成本(MFC)。
【考點二】完全競争生産者的要素供給曲線、要素需求曲線【考點三】勞動的供給曲線
(1)每個人每天隻有24小時可利用。所以,消費者要将全部時間在要素供給和保留自用兩種用途上進行分配。
(2)勞動的供給和閑暇對于消費者都具有效用和邊際效用。
(3)勞動的供給原則:勞動的邊際效用=閑暇的邊際效用。
(4)勞動的供給曲線。
勞動供給曲線向後彎曲,可用工資增加的替代效應和收入效應來解釋。
工資增加的替代效應:消費者用勞動替代閑暇,勞動供給增加。當工資低而收入少時,工資上升,替代效應大于收入效應,消費者勞動供給增加。勞動的邊際效用>閑暇的邊際效用,替代效應>收入效應。
工資增加的收入效應:消費者更加富有而追求閑暇,勞動供給減少。當工資提高到一定程度時,消費者相對比較富有,工資增加的替代效應小于收入效應,勞動供給減少。勞動的邊際效用<閑暇的邊際效用,替代效應<收入效應。
(5)土地的供給曲線是一條垂直線。
(6)資本的供給在短期内也是垂直線,而在長期是一條後彎曲線。
第六章 市場失靈和政府的幹預
【考點一】帕累托最優狀态(經濟效率)帕累托改進:社會整體福利因資源重新配置而提高。
資源實現最優配置的标準是:當一種資源的任何重新分配,已經不可能使任何一個人的境況變好,而不使一個
人的境況變壞。此時社會實現了資源最優配置(社會整體福利不變)。
帕累托最優狀态是不存在帕累托改進的資源配置狀态。帕累托最優狀态又被稱作經濟效率。
總結:一般均衡狀态=瓦爾拉斯均衡=資源最優配置=帕累托最優狀态=經濟效率
【考點二】資源配置達到帕累托最優狀态的基本條件和市場失靈的原因【考點三】外部性與市場失靈
(1)外部性分類:按主體分為生産的外部性和消費的外部性。按對他人的影響分為外部經濟與外部不經濟。
(2)對于産生外部經濟的生産者,私人收益小于社會收益,缺乏生産積極性,産出水平低于社會最優産出水平,造成産品的供給過少。
(3)對于産生外部不經濟的生産者,邊際私人成本小于邊際社會成本,傾向擴大生産,産出水平就會大于社會最優産出水平,造成産品的供給過多。
(4)政府對外部性的幹預(消除外部性的方法)。
使用稅收和補貼手段(傳統方法):對負外部性的企業可以使用稅收手段,對正外部性的企業給予财政補貼。
通過合并相關企業的方法使外部性得以“内部化”(傳統方法)。
明晰産權(現代方法):外部性之所以存在并導緻資源配置失當都是由于産權界定不清晰。
科斯定理:隻要财産權是明确的,并且交易成本為零或者很小,那麼無論在開始時将财産權賦予誰,市場均衡的最終結果都是有效率的,實現資源配置的帕累托最優。進一步看,還可以認為,一旦考慮到交易成本,産權的初始界定對于經濟運行的效率就會産生十分重要的作用,從而引申出一個重要結論,即不同産權制度會導緻不同的資源配置效率。
【考點四】公共物品與市場失靈(1)公共物品的特點:
①非競争性:消費者對某一種公共物品的消費并不影響其他人對該公共物品的消費。
②非排他性:公共物品可以由任何消費者進行消費,任何一個消費者都不會被排除在外。
公共物品的這種特性決定了絕大多數的公共物品消費中必然出現“搭便車”。所謂“搭便車”就是某人不進行購買而消費某物品。
(2)公共物品的分類:純公共物品(國防、治安等)、準公共物品(教育、醫療衛生、收費公路等)。
(3)公共物品的需求曲線:是個人需求曲線在縱向,即價格方向求和。
(4)公共物品政府幹預:政府承擔公共物品主要提供者的職責。
【考點五】信息不對稱與市場失靈(1)信息不對稱:是指市場上買賣雙方掌握的信息量不一樣。信息不對稱的表現形式是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
逆向選擇是買賣雙方在不對稱信息的情況下,出現劣質的商品或服務驅逐優質商品或服務,以緻市場萎縮甚至消失(劣币驅逐良币)。例如,舊車市場、健康保險市場和勞動力市場等。
道德風險:由于信息不對稱,市場的一方不能觀察到另一方的行動,則另一方就可能采取不利于對方的行動。例如,保險市場、勞動力市場。
(2)政府對信息不對稱的幹預。
為了解決因信息不對稱所造成的市場失靈,政府對許多商品的說明、質量标準和廣告都作出了具體的法律規定,政府還通過多種方式為消費者提供信息服務。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