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河南高考650分什麼水平

河南高考650分什麼水平

教育 更新时间:2025-02-07 21:51:20

每次考試,都有學生在名句默寫方面失分,一共6分,少則失去一兩分,多則失去四五分,甚至一分不得。這些同學中的大部分都很豪爽地說:不就是6分嗎?得背64篇古詩文,背會了不一定寫對句子,寫對句子不一定寫對字,費心傷神的,我不要了!省下的時間,我不如做數學題,寫英語卷子,背政史地,輕輕松松提高不止6分。對此态度,我甚是不取,故為此文以谏。

河南高考650分什麼水平(在河南意味着什麼)1

首先,高考中的6分在河南是什麼概念?

很多學校都會有諸如“提高一分,幹掉千人”之類的标語,看似充滿殺氣、危言聳聽,卻是實情。

拿2022年河南高考文科考生為例。從318分至567分,同分人數均在千人以上,其中462分和446分同分人數最多,為2029;318分同分人數最少,為1005;這個區間大部分分數的同分人數都在1500以上,482分以下的同分人數大都超過1800;即便250分至317分之間,568分至599之間,同分人數也均在500以上。你自己可以算一算,高考你能考多少分,大概在哪個分數區間,差一分同分人數有多少,差6分同分人數又有多少?

每年都有不少因一分之差而和一本或二本失之交臂的考生。一本二本線是如何劃定的呢?一般根據當年招生計劃和考生成績,根據人數來劃定,一般多于計劃數,全省按考生考分的高低排下來,排到的分數,就是當年該省的最低控制分數線,也就是一本二本線,隻有達到該分數線才有資格被投檔,隻有投了檔才有可能被錄取。還是以文科考生為例,2022年河南文科一本線為527分,二本線為445分,如果你考了526分,意味着你不夠一本投檔線,所有的一本院校和你徹底無緣,如果你和二本線差一分,也意味着你隻能選擇大專院校。想象一下,就多一分,原本隻能上大專的你可以選擇二本,原本隻能上二本的你有了選擇一本的機會,你還會覺得一分不重要嗎?你還會覺得名句默寫的6分完全不值一提嗎?我大略查了一下數據,2022高考河南文科全省527分(一本線)以上的考生人數有23432,526分以上的有24075,意味着因差一分和一本失之交臂的學生有643人。445分(二本線)以上的考生有100731,444分以上的有101832,意味着因差一分和二本失之交臂的學生有1101人。你有什麼自信确保明年你不是其中的一個?

可能有人說,距離分數線一分之遙畢竟是小概率事件,我真的不信我會遇上。也許你不知道,除了全省控制分數線,各批院校、各批院校的各個專業,也都有自己控制分數線。如果過了省控制線但沒過院校控制線,你就會和心儀的大學失之交臂,如果過了校控制線但沒過專業控制線,你就會和心儀的專業失之交臂。一分如同蝴蝶翅膀扇動了一下,也許會改變你的人生軌迹,引發你人生的大風暴,如果因為一分之差你就如《項鍊》中的女主馬蒂爾德一樣,付出幾十年的艱辛,才終于有了和當初比你多一分從而有了另一種人生境遇的昔日同學共飲一杯咖啡的機會,我不信你會豁達如劉禹錫,灑脫如蘇東坡,把這一分之痛像蛛絲一般輕輕抹去。

一分尚且如此重要,我們再算算差名句默寫的6分是什麼概念。比一本線低6分,全省位次往後推了3832名,比二本線低6分,全省位次往後推了6760名。這意味着什麼?每個高校每個專業在河南招生人數是有限的,意味着又多了将近4000或者7000人和你競争同一個學校的同一個專業,而很多學校的很多專業在河南招生人數也就是幾人而已,你覺得是多了6分少了這些競争對手,還是反之,你的勝算更大?2021年暑假替我外甥報學校選專業的情景至今還曆曆在目。那幾天,我幾乎睡不着,吃不下,反複研究一分一段表,研究有意向的各個學校曆年的最低投檔分數及全省位次,百度搜了幾十個學校,研究完了,忍不住歎息。大部分的211院校,和一些985院校,就因幾分之差,外甥的位次根本不敢報。如果多個兩分,好幾個好211穩報,如果多個七八分,可選擇好學校就太多了。可是,人生沒有如果。錄取結果出來,我真的是吓哭了,外甥考了610分,超一本線幾十分,在全省排名4000多,算很不錯的了,可是和所報的東北師範大學、西北政法大學均差4分,和安徽大學差2分,和大連海事大學差1分。報了6個學校,前五個都是211,最後一個雙一流河南大學保底。最終他被第五個211海南大學錄取了,此校最低控制線609分,他隻多了一分,如果少了一分呢?隻能上非211院校了,不過至少河大也算省内名校。河大最低線是598分,假如他考了597分呢?那就隻好去上二本院校了。後來我還替一個沒過二本線的熟人的孩子參考報志願,發現情況也大抵類似,多個三兩分,可報的學校至少多一倍,可少了這三兩分,是捉襟見肘、處處受限,真的是分兒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至不知難。由此我發現的一個真理是,人生道路雖然漫長,但關鍵處往往隻有幾步;高考成績固然重要,但關鍵點隻有幾分。有了這樣的覺悟,你就會分秒必争,你就會抓好關鍵,你就不會吃大虧。

河南高考650分什麼水平(在河南意味着什麼)2

其次,難道名句默寫的價值就隻有6分嗎?我們不妨分析一下。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骐骥一躍,不能十步;驽馬十駕,功在不舍。”“九層之台,起于累土;千裡之行,始于足下。”諸如此類的名句我們倒背如流,我們就該知道,任何一個科目的成績都是由一分一分構成的,這個一分你看不起,那個一分你也看不起,到頭來就沒有什麼分是你能抓住的。千裡之堤,潰于蟻穴,百分之失,絕對是從輕視一分開始的。一旦你有了輕視一分之心,就如同千裡之堤有了蟻穴,潰不成堤、一瀉千裡隻是時間問題罷了。

《梁衡的21堂作文課》中講到:“語文學習的方法固然很多,但我以為最基本的,也是最簡便的辦法之一就是背書。一切知識都是以記憶為基礎的,語文學習更是如此。”

正如梁衡所說,一切知識都是以記憶為基礎的,連高考必背64篇都搞不定的同學,我不信他的記憶力可以搞得定數學公式和定理,搞得定英語單詞和語法,搞得定經濟原理和哲學概念,搞得定曆史大事年表和人類政治文明發展史,搞得定形形色色的地理圖表和概念規律。放棄名句默寫的同學完全是以名句默寫6分沒有價值之名,掩蓋自己拈輕怕重、懶惰成性、不願付出的事實。表面上看他丢掉的隻是名句默寫的6分,實際情況是但凡需要記憶的科目的題目他其實已經全部放棄了,而如果沒有記憶作為基礎,他的學習不過是空中樓閣、無根浮萍,他的所有貌似學習的行為不過是在掩耳盜鈴、自欺欺人,最終他會如那個沒穿衣服的皇帝一樣,在真相面前無處藏身。

對待學習的态度其實就是對待人生的态度。輕而易舉就放棄名句默寫的同學,他對待學習的态度是馬馬虎虎的,他對待人生的态度也是敷衍了事的。名句默寫的6分其實在所有高考試卷中是最好拿的,連這個都覺得難不可攀,不願嘗試就直言放棄的同學,表面上看他放棄的是名句默寫的6分,其實他放棄的是直面困難的決心,努力奮鬥的行動,堅持不懈的意志,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樣的同學,不過是溫室中的花朵,金絲籠子的鳥兒,沒有獨立生存能力,将來人生道路上的風風雨雨他怎麼可能應對得了?長大後他的人生,用《紅樓夢》中的話說就是:“富貴不知樂業,貧窮難耐凄涼。可憐辜負好韶光,于國于家無望。天下無能第一,古今不肖無雙。”換個通俗說法,就是躺平、啃老、擺爛。對國對家都隻有消耗沒有輸出,這樣的人生,是沒有價值的。在該奮鬥的年紀,選擇逃避,手無縛雞之力,胸無點滴之墨,心無半點進取之志,行無絲毫可取之處,沒有攀登險峰的經曆,沒有品嘗過成功的喜悅,這樣的人生,亦是沒有意義的。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拒絕名句默寫的6分,也就拒絕了高考取得滿意的分數,考上不錯的學校,迎來不錯的人生,拒絕了主流社會追求的外部世界的美好。拒絕名句默寫的6分,也就拒絕了接受刻苦、努力、奮鬥、堅持等代表美好人性的詞語,拒絕了解決困難、享受成功的經曆,拒絕了對充實豐盈的精神世界的探索。因為目光短淺、愚陋無知,不僅關上了看到更加廣闊美好的外部世界的窗,更關上了通往豐富精彩的精神世界的門。這樣的同學,是可憐的,更是可悲的。

何況,背誦高考必背64篇所收獲的,又豈能以量化的分數來計量?我們先來分析一下64篇的構成。從書目來說,有《論語》《孟子》《荀子》《莊子》《詩經》《楚辭》;從時期來說,西周、春秋、戰國、魏晉、南北朝、唐宋、明清,無所不包;從流派來說,有現實主義的和浪漫主義,有豪放派和婉約派;從題材來說,讀書求師、家國天下、羁旅漂泊、寓意諷谏、愛恨情仇、沙場征戰、山水遊記、論史諷今、放浪之情、隐逸之志,囊括殆盡;從體裁來說,語錄、銘文、寓言、詩經、楚辭、魏晉文、唐詩、宋詞、元曲,兼容并蓄;從表達技巧來說,比喻、拟人、誇張、對比、用典、象征、借代、設問、反問、頂真等種種手法,俯拾即是。劉慈欣有個短篇小說《微紀元》,從某種意義上說,高考必背64篇就是中華上下五千年文明文化的微型精華版。放棄了高考必背64篇,也就意味着放棄了我們引以為傲的傳統文化,意味着放棄了中華民族的根。

反之,如果你把高考必備64篇放到足夠重要的位置,在認真背誦這些詩文的同時,你不僅掌握了大量的文言字詞知識,積累了豐富的文學文化常識,還得以穿越時空,了解遠古時期的風俗人情、生活狀況,領略儒家、道家的不同思想,吸收不同時期、不同文人、不同文體之精華為我所用,把握不同修辭手法、表現手法之妙,有了這些文學積澱打底奠基,你的語文素養形成了,你的個人思想建立了,你的理解鑒賞能力提高了,你的語言文字表達能力也有本可依了。從小的方面來說,高考語文試卷上你的文言文閱讀、古詩詞閱讀、作文都不用愁了,你的政史地尤其是政史兩科也會受益無窮。從大的方面來說,吸收了這些傳統文化的精華,你可以用前人之人生經驗和處世智慧來指導自己的生活,可以用他們的道德情操和思想意識來熏染陶冶自己的靈魂。久而久之,浪漫如太白,真淳如五柳,愛國如杜陸,灑脫如劉蘇,進取如孔孟,智慧如老莊,文如潘江,才似陸海,你的人生境界簡直提高了64的10086次方還不止,那時候的你,還會喜歡此時連背一篇必背篇目都要糾結幾天的自己嗎?有的同學說,64篇我都背會了,可是并不像你說的那麼有用啊,魚兒生活在水裡同樣不會知道水有什麼用,一旦離開水,它才會懂得水的重要,高考64篇于你而言也大抵如此吧。

河南高考650分什麼水平(在河南意味着什麼)3

一個人賺不到超出自己認知的錢,一個人同樣得不到和自己認知不匹配的分數。所以,走出井底吧,提高自己的認知能力,挖掘出6分背後隐藏的寶藏,給它打上應有的價值标簽。失一分有失一分之傷愁,得一分有得一分之歡喜,這才是對待名句默寫的正确姿勢,這才是應對高考的正确态度,隻有這樣,你對待學習才會有根本的改變,你的成績才會有質的飛躍。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