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新動能供給側改革

新動能供給側改革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08 12:06:44

新華網廣州9月19日電(盧鑒 吳彤)廣東清遠市是粵北欠發達山區。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該市是如何因地制宜精準發力?記者跟随“發力供給側·建設新清遠”采訪團對十餘個 “清遠樣本”進行了調研。

“機器換人”、環保技術創新助清遠陶瓷企業“降成本”

在清遠南部的源潭鎮有一個年産值超百億元規模的陶瓷工業園,該工業園是珠三角産業向粵北山區轉移的一個樣闆和縮影,近年來,園區中一些企業所排放的氮氧化物、二氧化硫和煙塵趨于嚴峻,讓清遠已經連續5年成為廣東省重酸雨區。該市開始用關停清退“僵屍企業”等手段鐵腕治理,并用技改經費補貼等引導其創新轉型。

記者調研發現,“煤改氣”和環保技術創新已成為當地陶瓷企業推進“去産能”轉型突圍之戰的迫切需求。據悉,2016年來,受煤炭和運費等成本上漲和國外低價産品沖擊等影響,清遠本地陶瓷行業市場行情低迷,中小陶瓷企業産能過剩預期加大。為穩妥推進陶瓷企業“去産能”,2016年來,清遠已對30餘條陶瓷企業生産線實施停工,并依法清退99戶市屬陶瓷、水泥行業中的“僵屍企業”。該市未來三年要将陶瓷行業窯爐生産線壓減到170條以内,并于2017年實現“轉型難的特困企業”出清。

新動能供給側改革(解碼清遠用技術創新的)1

家美陶瓷生産車間。新華網發 侯傑謙攝

“我們通過技術改造,淘汰了高耗能高污染的舊設備、舊工藝,引入配套喂料機、球磨機、噴霧塔等設備的8條自動化生産線,降低了生産成本。”工業園内的清遠納福娜陶瓷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說,該企業今年4月因技術改造項目獲得清遠市發放的395萬元貼息資金。

“我們投入2500萬元升級環保設備,用布袋除塵器和污水處理設施實現原本消耗人力較多且容易導緻工人‘塵肺病’的陶瓷壓制成型工序自動化生産,每月還回收利用了400噸原料,單位生産能耗同比降低21%。”工業園内的廣東家美陶瓷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說。

技術創新促進清遠山區“補交通短闆”

在每兩三分鐘就有一趟列車經過的京廣鐵路旁,離地面約20米高的地方,将7200噸的連接橋旋轉,這是清遠近日在推進廣東省“補短闆”重大項目——廣清城軌清遠站建設時所創新運用的“轉體施工”技術。

新動能供給側改革(解碼清遠用技術創新的)2

新華網無人機航拍廣清城軌清遠站。新華網 愛孟斯坦攝

粵北山區交通不便、喀斯特地貌地下溶洞遍布等自然地理條件,長期以來是制約清遠參與珠三角産業分工、調整經濟結構的“頑固短闆”。利用轉體施工、鋼護桶跟進等施工技術創新應用,清遠正努力保障廣清城軌、清西大橋接線工程和北江五橋在2017年建成通車,并以嚴格的标準施工。

據廣清城軌交通項目清遠站的施工方中鐵十一局集團工區負責人萬保華介紹,全長38.12公裡的廣清城軌設計時速200公裡/小時,卻參照時速350公裡/小時的“高鐵标準”建設,應用了墩底橋梁轉體、CRTS I 型雙塊式無砟軌道等技術,能達到全速運行時讓“3個礦泉水瓶上下垂直疊加至少20多秒維持不倒”的平穩度。

“清西大橋連接線工程全線将近17公裡有一半的地方有溶洞”,“倫洲大橋每根樁基下都有溶洞,在北江水下30米的地方甚至還有深達40米的溶洞,一不小心鑽穿溶洞就延誤工期。”記者在調研過程中聽到不少清遠橋梁施工方談及施工時遇到過自然地形的挑戰,但他們都認為,創新運用“橋梁樁基施工鋼護筒跟進處理”等施工技術,是攻堅可難和确保如期通車的“關鍵”。

記者9月13日下午2點來到清西大橋時,當地接近32攝氏度日間最高溫,長約1公裡、由15000噸鋼材搭建成的臨時鋼鐵結構被太陽曬得滾燙,工人們正“熱火朝天”地進行鑽孔樁施工。“鋼護筒打到地下三四十米深的地方,然後用鑽機進行沖擊成孔,再将直徑2米多的鋼筋籠下放到110多米深的孔内,最後注入混凝土成樁,通過鋼護桶跟進技術,我們穩妥推進工程進度。”清西大橋工地一位負責人說。

“校企合作”、“農村電商”助力清遠“補人才短闆”

不斷提升承接珠三角産業轉移能力的清遠,産業結構調整不斷深化,旅遊、汽配等産業正逐步替代建築和陶瓷成為該市富有生命力的主導産業,而相應的人才缺口也開始凸顯。記者了解到,越來越多的清遠人從珠三角返鄉就業。

新動能供給側改革(解碼清遠用技術創新的)3

清遠工貿職業技術學校中,學生正在進行實操練習。新華網發 侯傑謙攝

在清遠市第一所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清遠工貿職業技術學校裡,該校負責人說,通過抓住廣清對口幫扶的機遇,以“校企合作”對接比亞迪、美的等企業,針對性地培養汽配對口技術性人才。“我們向廣清産業園輸送大批技術人才,以往90%的畢業生都選擇去珠三角就業,這兩年已超過50%選擇留在清遠本地就業。”該校副校長李常斌說。

英德紅茶、陽山走地雞、飛來峽火龍果……調研過程中,記者了解到,作為全國農村改革試驗區,清遠有上百種名優農産品,而農戶參與合作社後,依然需要網絡了解市場信息,需要插上“互聯網”的翅膀讓特色農産品“走出去”。

為補足當地特色農産品網絡銷售鍊條不足,清遠出台了“十百千萬”電商創業人才培訓計劃,并在該市第一家農村電商産業園——清遠市農村電子商務産業園内試點廣東省“互聯網 農業小鎮”項目。據該産業園相關負責人介紹,園中已入駐的90多家電商企業中過半是涉農企業,園區2015年農産品交易額已達8000萬元。“我們迫切需要能了解本地農戶需求、幫助農戶找網上銷路的本地跨境電商人才。”相關負責人說。

這方面的人才當地學校有對口培訓嗎?記者采訪了從廣州到當地辦校的民辦南華工商學院副校長郭記中,他說,他們學校的一些科研項目正向涉農旅遊、涉農電商方面傾斜,每年設立10萬元專項資金獎勵成績優異的清遠籍貧困新生,并對當地師生進行跨境電商B2C教學培訓。(完)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