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民俗

 > 母親節為什麼是康乃馨

母親節為什麼是康乃馨

民俗 更新时间:2024-06-01 18:22:17

#新作者扶植計劃 第二期# 一文讀懂母親節的來曆,你知道為啥要送康乃馨嗎?

母親節為什麼是康乃馨(一文讀懂母親節的來曆)1

顔值涼山

母親節為什麼是康乃馨(一文讀懂母親節的來曆)2

母親節:今年是5月10日

母親節為什麼是康乃馨(一文讀懂母親節的來曆)3

母親節快樂

母親節的故事

母親節(Mother's Day),古母親節起源于希臘,古希臘人在這一天向希臘神話中的衆神之母赫拉緻敬。在17世紀中葉,母親節流傳到英國,英國人把封齋期的第四個星期天作為母親節。在這一天裡,出門在外的年青人将回到家中,給他們的母親帶上一些小禮物。

母親節快樂

現代意義上的母親節起源于美國,由Amanm、Jarvis(1864-1948)發起,她終身未婚,一直陪伴在她母親身邊,在母親于1905年世紀,Amanm 悲痛欲絕,兩年後(1907年),Amanm 和她的朋友開始寫信給有影響的部長、商人、議員來尋求支持,以便讓母親節成為一個法定的節日。Amanm 認為子女經常忽視了對母親的感情,她希望母親節能夠讓人多想一想母親為家庭所付出的一切。

第一個母親節于1908年5月10 日在西弗吉尼亞和賓夕法尼亞州舉行,在這次節日裡,康乃被選中為獻給母親的花,并以此流傳下來。

1913年,美國國會通過了一份議案,将每年5 月的第二個星期天作為法定的母親節。母親節從此流傳開來!

這一天,許多家庭都由丈夫和孩子們把全部家務活包下來,母親不必做飯,不必洗盤刷碗,也不必洗衣服。不少家庭還有侍候母親在床上吃早飯的慣例。母親節創立後,得到了全世界各國人民的支持。

各國習俗

中國:五月的第二個星期日,會用賀卡和康乃馨來表示愛,萱草花亦是忘憂草(詳見注解)也有人建議以忘憂草來感恩母愛

康乃馨

忘憂草(萱草花)

挪威:母親節定于二月的第二個星期天。

阿根廷:則在十月的第二個星期天慶祝母親節。

黎巴嫩:在春天的第一天慶祝母親節。

西班牙與葡萄牙的母親節則與教會有密切的關系。12月8号是紀念聖母瑪利亞的日子,同時也是孩子們表達對母親的愛的節日。

瑞典在五月的最後一個星期日慶祝母親節。在母親節前夕,瑞典紅十字會會舉辦塑料制的母親花的義賣,義賣所得将作為贊助育有許多小孩的母親的度假經費。

日本:每年五月的第二個星期日為日本母親節。在日本,這個節日充滿思念的氣氛。為表示對母親的尊敬,一般以贈送康乃馨為主。

加拿大:每年五月的第二個星期日為“母親節”。在這天,家庭成員除向母親送禮物外,并要做各種讓母親歡喜事情,以表示敬愛之情。

希臘:每年的一月八日是英諾克萊西亞鎮的“婦女接管日”。這一天,婦女接管鎮上的領導權,而男人們則代替他們呆在家裡幹家務活。在希臘,每年逢除夕的第二天,為“主婦休息日”,婦女們丢下家務,盡情吃喝玩樂。

母親節為什麼是康乃馨(一文讀懂母親節的來曆)4

德國:在每年的狂歡節裡,另有婦女們的專門活動——“女人節”。這天,婦女們沖進市政大廳,闖入辦公室,坐上辦公桌,以表示婦女接替政權。八月是漢堡市的“太太節”,節日裡,由婦女組織的藝術團分别在全市各家劇院演出,節目内容大都是男女平等。

全世界的母親節:雖然,許多國家是在一年中不同的時節慶祝屬于他們的母親節。然而,世界上的絕大多數國家如中國、丹麥、芬蘭、意大利、土耳其、澳洲和比利時,都是在五月的第二個星期日慶祝母親節的。

康乃馨的由來

1934年5月,美國首次發行母親節紀念郵票,郵票上一位慈祥的母親,雙手放在膝上,欣喜地看着前面的花瓶中一束鮮豔美麗的康乃馨。随着郵票的傳播,在許多人的心目中把母親節與康乃馨聯系起來,康乃馨便成了象征母愛之花,受到人們的敬重。國際上獻給母親的花是康乃馨,它在纖細青翠的花莖上,開着鮮豔美麗的花朵,花瓣緊湊而不易凋落,葉片細長而不易卷曲,花朵雍容富麗,姿态高雅别緻。

康乃馨

康乃馨花色豔麗,香氣較濃,花期長,是良好的切花材料,早已成為世界上頗具規模的著名商品花卉。其已獲得認可的商品名稱可開出一個令人叫絕的名單,顯示出人們長期在該物種上為獲得令人稱奇的絕色和商業利潤所花費的心血。

康乃馨

紅色康乃馨象征熱情,正義,美好和永不放棄,祝願母親健康長壽;粉色康乃馨,祈祝母親永遠年輕美麗;白色康乃馨,象征兒女對母親純潔的愛和真摯的謝意;黃色康乃馨象征感恩,感謝母親的辛勤付出。

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給天下所有的母親送上最好的祝福吧!朋友們行動起來吧,讓我們的母親過一個愉快的節日,盡一份子女的義務吧

注解:萱草,在我國一向有“母親花”的美稱。遠在《詩經、衛風、伯兮》裡載: “焉得谖草,言樹之背?”谖草就是萱草,古人又叫它忘憂草,背,北,指母親住的北房。這句話的意思就是:我到那裡弄到一支萱草,種在母親堂前,讓母親樂而忘憂呢?母親住的屋子又叫萱堂,以萱草代替母愛,如孟郊的遊子詩:“萱草生堂階,遊子行天涯;慈母依堂前,不見萱草花。”葉夢得的詩雲:“白發萱堂上,孩兒更共懷。”萱草就成了母親的代稱,萱草也就自然成了我國的母親之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民俗资讯推荐

热门民俗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