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民俗

 > 百色市民族團結進步标識

百色市民族團結進步标識

民俗 更新时间:2024-06-28 17:17:39

百色市民族團結進步标識?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總人口423萬,有漢、壯、瑤、苗、彜、仡佬、回等7個世居民族,1個民族自治縣、2個享受民族自治縣待遇縣、13個民族鄉,少數民族人口占全市總人口的87%,集多民族聚居區、革命老區、邊境地區、連片脫貧地區于一身百色市始終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能動性、創造性、引領性開展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創建工作,繪就了黨建引領、發展驅動、典型示範的百色壯麗畫卷,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百色市民族團結進步标識?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百色市民族團結進步标識(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1

百色市民族團結進步标識

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總人口423萬,有漢、壯、瑤、苗、彜、仡佬、回等7個世居民族,1個民族自治縣、2個享受民族自治縣待遇縣、13個民族鄉,少數民族人口占全市總人口的87%,集多民族聚居區、革命老區、邊境地區、連片脫貧地區于一身。百色市始終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能動性、創造性、引領性開展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創建工作,繪就了黨建引領、發展驅動、典型示範的百色壯麗畫卷。

聚焦主線,黨建引領。突出主線有遵循。全市各族黨員幹部群衆堅持以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為根本遵循,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工作主線,強化思想武裝、深化理論學習、優化創建思路,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形成黨領群幹、上下聯動、左右協同、時空交彙的民族團結全民創建新局面。多部門聯動成合力。全市構建市、縣、鄉、村“四級書記聯動”抓創建機制,紀檢、組織、宣傳部門把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創建納入黨的建設和意識形态工作責任制,納入政治考察、巡視巡察、政績考核。全市形成黨委統一領導、政府依法管理、統戰部門牽頭協調、民族工作部門履職盡責、各部門通力合作、全社會共同參與的工作格局。制度化創建顯效能。探索建立健全百色市《關于加強和改進新時代民族工作實施意見》和《關于堅決防範民族領域重大風險隐患實施辦法》《關于加強新時代基層民族工作隊伍建設的實施辦法》《關于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宣傳教育常态化實施辦法》“1 3”民族工作系列文件等,以強化制度建設彰顯創建工作制度化效能化。幹部隊伍強支撐。制定出台《百色市貫徹落實〈2019—2023年全國黨政領導班子建設規劃綱要〉的行動方案》等政策文件,将少數民族幹部隊伍建設同謀劃、同部署、同推進,明确各民族幹部隊伍的培養配備事項。創新治理方式方法,在樂業縣試點打造基層民族事務工作站,統籌鄉鎮司法所、派出所、綜治辦等10個站所以及村兩委的力量,幫助各族群衆解決實際問題和困難,不斷推進民族事務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聚焦發展,彰顯特色。堅持以發展的思路抓創建,以創建的成效促發展。百色市創新提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三帶四線五基地”工作思路,推動百色市創建工作形成競相發展的空間格局。以右江河谷百裡長廊宣傳教育示範帶、南部邊境強基固邊宣傳教育示範帶、西北山區多彩民族宣傳教育示範帶為主的“三帶”持續促進少數民族文旅融合、農旅融合,推動創建工作彰顯綠色化崛起生動意涵。以右江區、田陽、田東、平果為中心的紅色旅遊示範線,以靖西、德保、那坡為中心的邊關永固示範線,以淩雲、樂業為中心的“時代楷模——文秀品質”示範線,以田林、西林、隆林為中心的牽手同心示範線,這“四線”貫通紅色基因融入民族文化建設、融入創建工作始終,推動全市各族人民赓續紅色血脈、凝心聚力發展。以百色起義精神傳承宣傳教育基地、田陽瓦氏夫人抗倭宣傳教育基地、平果生态鋁工業發展宣傳教育基地、靖西固守邊疆愛國主義宣傳教育基地、樂業“秀美人生”宣傳教育基地為主的“五基地”,不斷促進各民族群衆團結創業、守護邊疆,深化交往交流交融,依法管理民族宗教事務,推動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在促進邊疆民族事務治理現代化中展現更加厚重的軟實力。

多元創建,千姿百色。百色市各縣(市、區)結合工作實際,開展各具特色的創建工作,彰顯出千姿百色的創建壯美圖景。右江區依托百色起義紅色資源,培育勞模講堂、“石榴小屋”、民族團結同心亭等特色亮點。田陽區依托布洛陀文化、瓦氏夫人文化、舞獅文化,打造壯族文化品牌。田東縣依托右江蘇維埃政府舊址、百谷紅軍村陳列室等紅色資源打造民族團結進步示範教育基地。平果市依托生态鋁産業和民族文化資源,将工業與民族文化産業并舉,實現特色與品牌雙赢的發展之路。德保縣依托“那”文化資源和壯族馬骨胡藝術起源地的優勢,全面深化和鞏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縣創建成果。靖西市立足邊陲抓創建,依托對越自衛反擊戰英雄事迹,熔鑄愛國主義民族精神,推進示範創建常态化,鑄牢祖國邊疆銅牆鐵壁。那坡縣依托壯族“三月三”、彜族“跳弓節”和瑤族“慶豐節”等民俗節慶,搭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平台。淩雲縣将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創建與黨建、鄉村振興、文旅等有機融合同步推進,打造凸顯民族團結示範“矩陣”。樂業縣深入挖掘“文秀精神”内涵,将壯族文化和紅色文化緊密結合,創建出體現新時代英模品質的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田林縣以北路壯劇為載體,弘揚優秀民族文化,塑造“田有盛戲,林有華章”的民族團結創建新格局。隆林各族自治縣通過民族節慶、創建民族文化活動傳習基地等載體,着力構築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西林縣依托地處桂滇黔三省(區)結合部區位優勢,打造三省(區)九縣市各民族大團結大統戰工作格局,不斷促進接邊各民族群衆交往交流交融。

(作者單位: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黨校)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民俗资讯推荐

热门民俗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