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濡目染,孩子知道些漢字的奧秘和故事。在生活裡也能用上。比如他會跟小朋友說“益”字上面不是“興”是水橫着流的樣子,所以才叫“益”啊。頗為欣喜。
寒假去西安一行,回來說到他印象最深刻就是在半坡遺址博物館的“染色”活動。就趁機跟孩子說了說“青”字,他又問我為什麼“猜”是“犬” “青”,于是也想問問大家。
先來說說“青”和“染色”。
先民們創造了毛、麻、絲織物後,就遇到了染色的問題。
古人使用的染料分植物染料和礦物染料兩種。
植物的用"生"表示:
就是青的上半部分。先民在生産生活的過程中發現從各種藍草(蓼、菘、木、馬、闆、靛藍)中可以提取出“藍”色,所謂“青出于藍而勝于藍”就是這個意思了。當然那個時候人們還不知道這是植物裡含有的吲哚酸成分。
從茜草的根中找到了"紅"色。
有了"紅、黃、藍"三原色後,就可以組合成需要的各種顔色了,配比混合後用于直接染色。
問題來了,染料有了,怎樣着色呢?大自然是最好的教室,先民對這一點真是發揮的淋漓盡緻。他們發現礦物中鐵鹽(黑礬)、鋁鹽(明礬)和銅鹽(藍礬)都是極佳的媒染劑,可以讓織物更好地着色。
礦井中地礦物質用"井" "、"的"丼"表示,也就是現在地“丹”字。也就是“青”的下半部分。
上"生"下"丼"組成"青",植物的染料 礦物的染料,自然就代表
“顔色”了。所有跟青有關的漢字,大都有相關的意思了:
青 氵=清水的顔色,無色透明
青 日=睛天空的顔色,晴朗是藍色,就是青天白日。
青 米=精米的顔色,精米就是白色。
青 目=睛眼睛的顔色,中國人的睛一定是黑色。青睐有加、青絲白發其中的青就是黑色。
青 忄=情心裡的顔色,就是情緒了。
那青 犬的“猜”字也是跟顔色有關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