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詩經時代的生活

詩經時代的生活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5 12:08:33

《詩經》是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豐富的内容,反映了勞動與愛情、戰争與徭役、壓迫與反抗、風俗與婚姻、祭祖與宴會,甚全天象、地貌、動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成為周代社會生活的一面鏡子。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差一點将其扼殺,讓其淹沒在曆史長河中,是毛亨、毛苌叔侄的艱苦努力,才讓此經典得以流傳至今。隋朝開始的科舉考試,确立并鞏固了《詩經》在中華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并逐漸地深入民間,為了表達美好願望,一些人将其中的一些詞彙用于生活之中,抒發個人情懷,既文雅又簡潔貼切。

最初将《詩經》融入生活的主要還是少數文人的個人行為,随着《詩經》的普及,普通百姓也喜歡上了這一文化寶庫,願意接受并從中得到豐富的知識。現在《詩經》元素在人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生兒育女、婚喪嫁娶、祝福祝壽、祭祀、生活用品、文房四寶、起名和成語等等都能找到它的影子。

詩經時代的生活(詩經就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1

詩經時代的生活(詩經就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2

求 婚

詩經時代的生活(詩經就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3

婚姻是人生中十分重要的一件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雖說很早就是禁锢青年男女愛情的枷鎖,但在追求個人幸福的征途上曆朝曆代都不乏其人。有些人大膽,如卓文君和司馬相如、張生與崔莺莺等,他們的故事至今被人津津樂道,不過也有一些人畏縮不前,不敢跨出前進的步伐。于是他的一些朋友不僅口頭鼓勵,而且送匾以便時刻地提醒他,美好的愛情是等不來的,要勇敢地去追求。

清代“鐘鼓樂之”匾,語出《詩經·周南·關雎》:“窈窕淑女,鐘鼓樂之。”意思是要想獲得自己的所愛就要拿出行動來,像詩中那樣去追求,以贏得愛情。

詩經時代的生活(詩經就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4

詩經時代的生活(詩經就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5

訂 婚

詩經時代的生活(詩經就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6

合乎結婚條件的青年男女如果要結婚,現在結婚需要結婚證,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前則需要婚書。婚書是男女之間締結和保持婚姻關系的憑證。傳統意義上婚書的形成方式和現代婚書不問,現代婚書由政府機構頒發,傳統婚書主要是在男女兩個家庭的家長之間訂立,這主要是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長期影響。

婚書不是單一的,而是與六禮(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親迎)一整套繁瑣儀式相對應的書面表達形式。也隻有符合六禮規範的婚書才被稱為禮書。納采,也就是托媒提親,要有求婚書和允婚書。問名,也就是求八字、問庚,要有門戶帖、年庚帖。納吉,也就是合婚,又稱批八子,要有合婚帖,也有叫龍風帖、草帖的。納征,才是正式訂婚儀式,男方父母派人送禮至女方家,女方則以接受男方聘财的方式表示許婚。這時的婚書稱為定帖。請期,又稱擇日,男方擇定婚期,送給女方婚期帖,女方同意而回帖。親迎時的婚書稱為迎親書。結婚當日,新郎代表父母宗族迎娶新娘至家。所謂“親迎于戶,六禮始備”。至此,婚姻才算最終成立。

人們将《詩經》中的一些詞語拿來,如“天作之合”“迨其今兮”“螽斯衍慶”“瓜瓞綿綿”“文定厥祥”等,用在婚書上祝福男女的愛情是常有的事情,曆史十分悠久。

詩經時代的生活(詩經就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7

“天作之合”“迨其今兮”用來稱贊二人的婚姻十分般配,不用再等了;“螽斯衍慶”“瓜瓞綿綿”用來稱贊女子能持家,能生育,定會給其家族帶來旺運;“文定厥祥”,用來祝福婚姻美滿,吉祥如意。

“天作之合”,語出《詩經·大雅·大明》:“天監在下,有命既集,文王初載,天作之合。”合:配合。“天作之合”的意思為這是上天的安排,你們的婚姻十分完美,表達了親人們的祝福。

“迨其今兮”,語出《詩經·召南·摽有梅》:“摽有梅,其實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迨:及,等到。“迨其今兮”意思為我就是你今生的追求,不要再等待了。

詩經時代的生活(詩經就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8

“螽斯衍慶”,語出《詩經·周南·螽斯》:“螽斯羽,诜诜兮。”螽斯:昆蟲名,産卵極多;衍:延續;慶:喜慶。舊時用于祝福子孫衆多。

“瓜瓞綿綿”,語出《詩·大雅·綿》:“綿綿瓜瓞,民之初生,自土沮漆。”瓞:小。如同一根連綿不斷的藤上結了許多大大小小的瓜一樣。引用為子孫昌盛。

“文定厥祥”,語出《詩經·大雅·大明》:“文定厥樣,親迎于渭。"朱熹注:文,禮也;祥,吉也。言蔔得吉而以納币之禮訂其祥也。”舊因稱訂婚為“文定”。文定厥祥,意思是通過婚帖訂婚,八字很合,婚事一定會很順利。

(未完待續......)

來源:河間府署 作者:田國福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