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吉和加多寶涼茶大戰,讓涼茶再次在大衆的視野裡火了一把,不管吃火鍋還是嘴角上火都會覺得需要買一瓶涼茶才能敗敗火。說到涼茶不得不提到廣東,廣東愛喝涼茶可是出了名的,這是因為廣東在北回歸線以南,熱氣大于濕氣吃辣就上火,喝涼茶就舒服。而四川濕氣大于熱氣,愛吃辣可以吃辣。涼茶對于廣東人,可以說是“生命源于水,健康源于涼茶”。除了清熱解毒外,涼茶還可去濕生津、清火、明目、散結、消腫等,還可治目赤頭痛、頭暈耳鳴、疔瘡腫毒和高血壓,夏天完全可以當清涼飲料飲用。
民間有雲:“廣東三件寶:燒鵝、荔枝、涼茶鋪”。廣州的涼茶曆史悠久,品種甚多,甚至連龜苓膏、生魚葛菜湯、紅蘿蔔竹蔗水等,也成為廣州人喜愛的傳統涼茶。無論新舊城區,大街小巷都能看見賣涼茶的店子,在外地人的眼裡,廣州人飲涼茶簡直有點“自讨苦吃”。一碗中草藥熬成的涼茶,顔色深褐至濃黑,味道苦澀難以下咽,但廣州人卻飲得有滋有味。
曆史最早的廣東涼茶是廣東鶴山人王澤邦于1828年(清道光八年)始創的王老吉涼茶。後來,王老吉涼茶漂洋過海,在世界各地的華人中流行170多年,可算是清熱、解毒、美顔飲品的先驅。
按照涼茶的不同功效,涼茶可分為四類。
一、清熱解毒茶
主要适合内熱,火氣重的人。代表藥材有銀花、菊花、山枝子、黃岑等。适飲于春、夏和秋季。
二、解感茶
主要醫治外感風熱,四時感冒和流感。代表藥材有當年“非典”時期賣到天價的闆藍根。此茶四季都适飲。
三、清熱潤燥茶
特别提示,此類涼茶尤其适飲于秋季,對于口幹,舌燥,咳嗽都有良好的藥用功效。代表藥材有沙參玉竹、龍梨葉、冬麥、雪耳等。
四、清熱化濕茶
其針對濕熱氣重,口氣大,面色黃赤等人飲用。代表藥材有銀花、菊花、棉茵陳、土伏苓等,适飲于夏季。
喝涼茶最好不要喝隔夜涼茶,這樣是不健康的。涼茶也是藥,要注意因人制宜,不能濫服,更不能作為保健藥長期服用。
關注【親美食】,把您家鄉美食推薦給我們!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