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揚州大學園藝與植物保護學院宿舍

揚州大學園藝與植物保護學院宿舍

教育 更新时间:2025-01-08 11:07:06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李瑞卿 向家富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超)在揚州,蒌蒿無疑是最出名的野菜之一。“蒌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這裡提到的美食分别是蒌蒿、蘆芽和河豚。在揚州大學園藝與植保學院,有一個“蒌蒿博物館”,這裡收集了來自多個地方的10多種蒌蒿。蒌蒿,作為一種被很多地方采食的野菜,它的别稱很多,如蘆蒿、水蒿、藜蒿、紅蒿、白蒿等。揚州大學園藝與植保學院專家高紅勝說,這些别稱的出現,恰好說明了這種野菜在各地的受歡迎程度較高。

雖然是一種野菜,但在江蘇的一些地方,早已開啟了蒌蒿的人工種植,有些地方的種植規模還不小,達到了上萬畝之多。

蒌蒿分布比較廣泛,不同的地理氣候環境,産出的蒌蒿也不盡相同。高紅勝說,經過不斷收集整理,他們目前收集到了10多種蒌蒿,這些蒌蒿,都已“住進”了實驗室。這個實驗室,也就相當于一個“蒌蒿博物館”。

這10多種蒌蒿種質資源,雖然都是蒌蒿,但各自也有獨特的個性,“主要是從形态上來區分,如葉形、莖稈色彩(如有的帶白色,有的帶紅色)等都有差别。”

作為一種野菜,蒌蒿給人的感覺是,采摘量并不大,但這并不是因為蒌蒿分布少。一般來說,是因為采摘蒌蒿的人多,加上野生蒌蒿因生長條件限制,生長量也有限。

由于蒌蒿口味好,而且是藥食兩用野菜,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也記載有蒌蒿,需求量多,才促使了蒌蒿的人工種植。

高紅勝說,他們對“入住”實驗室的蒌蒿逐一進行栽培試驗,但與一般的蔬菜栽培不一樣,“如我們用基質替代了土壤,栽培的苗也是試管苗等,這些措施可以讓它們更加健康地成長,是一種健康安全的栽培方式。”

所謂的“試管苗”,簡單來說,就是在試管中生長的小植株,它們在恒溫、恒濕、弱光、無菌環境中生長,這種苗天生不帶病,非常健康,俗稱“脫毒苗”,“因為天生不帶病毒,因此在成長過程中,也就大量減少了農藥的使用。同時,加上我們用無菌基質而不是用土壤來栽植,可以說整個生長過程中,幾乎不需要使用農藥。”

揚州大學園藝與植物保護學院宿舍(揚州大學讓蒌蒿滿地)1

揚州大學園藝與植物保護學院宿舍(揚州大學讓蒌蒿滿地)2

揚州大學園藝與植物保護學院宿舍(揚州大學讓蒌蒿滿地)3

除了這些之外,高紅勝還在進行蒌蒿成長所需營養液試驗,“調制含有各種元素且比例不同的營養液,最終找到最适宜蒌蒿的‘營養套餐’。”

蒌蒿的吃法很多,如古人将其與魚一起烹饪,所謂“蒌草,可以烹魚”,就是說的蒌蒿。當然,現代人烹制蒌蒿的方法更多,如清炒蒌蒿、蒌蒿燒臘肉、蒌蒿炒香幹等。

揚州蒌蒿的分布比較廣泛,一般采食多選擇近水的地方。每年春季,有不少人去長江邊采摘野菜,蒌蒿就是其中之一。明代高郵人王磬的《野菜譜》,就記述有關于蒌蒿的歌謠:“采蒌蒿,采枝、采葉還采苗。我獨采根賣城郭,城裡人家半凋落。”

高紅勝介紹,經過試驗,蒌蒿适宜用基質栽培,生長旺盛,且健康安全,“而基質栽培蒌蒿,意味着蒌蒿也可以走進千家萬戶的陽台。”

“隻要在陽台上放一兩盆,春天裡就可以吃到幾茬新鮮的蒌蒿。”高紅勝說,蒌蒿的萌發能力很強,就像韭菜一樣,割完一茬後又會再次生長,這樣一個春季就可以長幾茬。“而且,陽台盆栽還有一個優勢,就是可以在冬天栽植,因為陽台既通光,又保暖。這就相當于延長了蒌蒿的消費時間。”

盆栽蒌蒿會不會太少還不夠炒一盤?高紅勝說,其實蒌蒿的折耗是比較少的,它不像茼蒿折耗那麼大,“加上它萌發能力強,一般一到兩盆肯定是夠的。”

“當然,要讓更多人吃上蒌蒿,最好的辦法就是産業化種植。”高紅勝說,這也正是人們研究蒌蒿的目的。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