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畢業論文參考文獻哪幾種

畢業論文參考文獻哪幾種

教育 更新时间:2024-06-26 11:31:53

期刊論文中難免會引用到參考文獻,它是論文水平衡量的重要依據。參考文獻的條數并不是越多越好,一般來說,每千字的字數對應1-2條左右的參考文獻即可。期刊論文有格式上的要求,那麼參考文獻的引用是否也有要求呢?期刊論文參考文獻寫幾條合适?下文筆者就來解答大家的疑問,并分享相關内容要點。

畢業論文參考文獻哪幾種(期刊論文參考文獻寫幾條合适)1

期刊論文參考文獻寫幾條合适

參考文獻是研究過程中對某一著作或論文的參考借鑒。無論學術論文還是學位論文,都需要引用參考文獻,參考文獻是論文的重要組成部分。基本上大家都知道論文要引用參考文獻,可是到底引用多少篇參考文獻最合适呢?

參考文獻數量不同的雜志要求不同,一般國内期刊上綜述類文章20-30篇參考文獻居多,如果作者的文章原創度相當高,參考文獻不超過10條為好,參考文獻數量太多,可能顯得很啰嗦,也可能受到部分期刊版面的限制,不同單位對參考文獻的要求也會不同,比如有些院校的畢業論文要求20篇參考文獻,其中不少于7篇外文文獻等等。所以,一篇論文引用多少參考文獻最合适,還是要根據所在單位和目标刊物的具體要求,按照要求數量來進行寫作就是最合适的。

期刊論文參考文獻質量要求

雖然學術界對參考文獻的引用數量沒有具體的規範,但對參考文獻的質量卻做出了具體的要求。總的來說,參考文獻應滿足“全”“準”“新”的要求。

所謂“全”,每一位研究人員對于特定課題,從經典著作到有代表性的最新文獻都必須認真閱讀,并選用其中一些作為參考文獻。有些作者習慣于隻檢索某一種期刊全文數據庫,并認為這就足夠了,這其實是一種錯誤的觀念。事實上,《中文期刊網全文數據庫》、《維普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和《萬方數據資源系統數字化期刊》中的任一個數據庫的期刊收錄都不完整,因此,作為治學嚴謹的學者,在文獻檢索階段就應該對三個數據庫都進行查詢。

所謂“準”,我們在标注參考文獻時應慎之又慎,如臨深淵,如履薄冰。曾有一位作者在引用一篇英文參考文獻時,将原文的作者姓名粘貼了過來,但是,粘貼之後,原文作者名右上角的“a,b”(表示作者隸屬于兩個不同機構)就被拉平了,于是,舉例來說,Johnson就成了Johnsonab。如果這樣的錯誤出現在刊物上,以後讀者用Johnsonab去檢索文獻,必然無功而返。

所謂“新”,建議研究人員要養成浏覽最新文獻的習慣,而不是面臨科研任務了才去臨時抱佛腳地搜索文獻,且隻閱讀搜索到的文獻。許多大學者的共同體會是:很多相關文獻都是在不經意的浏覽時碰上的,而不是檢索出來的。如果作者的研究是建立在最新文獻的基礎之上,那麼,即使其的論文的創新性不夠強,論文所列的參考文獻也将對讀者有切實的幫助,功莫大焉。

期刊論文參考文獻數量選擇的技巧

一、論文參考文獻是不是越多越好,多少比較靠合适?

有人認為參考文獻引得越多代表作者比較注重引文問題,并尊重了其他作者的成果,而有的人說引得越多,代表文章的水分也越多,也就是變成所謂的從引文裡拼拼湊湊了,其實這些都沒什麼道理,适度即可,能說明自己的問題即可。

舉個特殊的例子,比如綜述,引的文獻不少吧?你能說人家的水分大?反過來也一樣,綜述引文獻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吧。再者,後面這說法還有問題:結果讨論部分如何拼湊呢?

二、論文參考文獻數量一般是多少?

一般來講,不限篇數,特别是你題目上寫要讀多少期刊,更沒有要求。對這個問題的要求,不在篇數而在其它方面:

1.你所寫專業裡的經典文獻你有沒有讀過,特别是一些經典的綜述文章,你一定要讀當然也應該引用.

2.你研究的專業裡最新的文獻看過沒有,最好近五年的文獻看了,再寫文章.

3.你投稿的期刊所發表的文章你看過沒有,建議也要引上一兩篇.

三、現在博士、碩士論文以及本科論文參考文獻數量一般要求

博士學位論文的參考文獻數一般應不少于100篇,其中外文文獻一般不少于總數的1/2;碩士學位論文的參考文獻一般應不少于40篇,其中外文文獻一般不少于20篇。參考文獻中近五年的文獻數一般應不少于總數的1/3,并應有近兩年的參考文獻。

碩士學位論文的參考文獻一般應不少于40篇,其中外文文獻一般不少于20篇。博士學位論文的參考文獻數一般應不少于100篇,其中外文文獻一般不少于總數的1/2;參考文獻中近五年的文獻數一般應不少于總數的1/3,并應有近兩年的參考文獻。

本科畢業設計主要參考文獻要求10篇以上,其中外文文獻2篇以上(指導教師認定為特殊類型的論文,可以不列外文參考文獻)。參考文獻必須是公開出版、發表的(含網上下載)着作或期刊(論文),統一放在文後,并按文中出現的先後順序,用阿拉伯數字進行自然編号,序碼加方括号。

四、依據國家标準《文後參考文獻着錄規則》(GB/T7714-2005),中文參考文獻書寫格式為

專着:[序号]作者名.書名[M].出版地:出版單位,出版年:引文頁碼。

期刊:[序号]作者名.題名[J].刊名,年,卷号(期号):所引用的文獻在期刊中的起止頁碼。

報紙:[序号]作者名.題名[N].報刊名,年-月-日(版次)。(示例:2009-01-01(1))論文集:[序号]作者名。題名[C]//論文集作(編)者。論文集名。出版地:出版單位,出版年:所引用的文獻在期刊中的起止頁碼。

電子文獻:[序号]作者名.電子文獻名[DB/OL].(發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獲取或訪問路徑(即網址)。

學位論文:[序号]作者名.題名[D].授予單位所在地:授予單位,授予年。

專利:[序号]申請者.專利名[P]:專利國别,專利号,公告日期。

外文參考文獻編排格式:按語言所在國學術界通行的格式。

參考文獻作者三名以内的全部列出,四名以上的列前三名,中文後加“等”,英文後加“et al”.作者姓名不管是外文還是漢語拼音,一律姓在前名在後(如Hardy Thomas.)。外文姓不可縮寫,名可縮寫;如作者為二人以上,第一位作者的格式為先姓後名,後用逗号,其他作者均按先姓後名,但名後不加标點,最後一名作者名前要加and,最後用句号。

期刊論文參考文獻注意事項

作者在引用參考文獻時,要滿足“全”“準”“新”這三個要求,另外,在參考文獻的引用過程中,要注意:

1、盡管直接引用在論文寫作中比較少見,但是對于原始資料的改寫卻很常見。如果使用了他人的思想和成果,就需要在正文裡注明出處,并将其列在文章最後的文獻列表裡。

2、參考文獻不僅是對他人貢獻的一種承認,也可進一步引領讀者獲取其他感興趣的文獻中的信息。另外,文獻還給編輯提供了審稿人信息,并顯示了作者對本專業領域的熟悉程度。

3、大多數作者會收集超出稿件所需要的文獻。從所有文獻中立刻篩選出相關文獻比較困難。評述文章因包含大量信息,所以含有很多文獻,而研究論文則不同,它應當隻列出最相關的文獻,并且為使讀者容易閱讀,應盡量将文獻數量控制在合适的或期刊要求的規模。

4、最相關文獻通常是期刊論文、書籍和博士學位論文。會議摘要、會議論文集、個人通信和未出版的數據可以在文中以括号引用,但這些文獻一般不列在文後的參考文獻裡,通常隻能用來支持研究結果,而不應用來支持任何重要的結論,不能作為最相關或有效的文獻。

5、參考文獻的引用要注意符合格式要求,這是不容忽視的。

期刊文章:[序号]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頁碼

電子文獻:[序号]主要責任者.電子文獻題名[電子文獻及載體類型标識].電子文獻的出版或獲得地址,發表更新日期/引用日期

專利文獻:[序号]專利所有者.專利題名[P].專利國别:專利号,發布日期.

不管是期刊論文還是一般論文,參考文獻都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很多人對于期刊論文參考文獻的數量選擇并不是十分了解,不知道多少條才合适,該如何去選擇。文中分享了期刊論文參考文獻數量選擇的技巧和相關注意事項,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和啟發。

畢業論文參考文獻哪幾種(期刊論文參考文獻寫幾條合适)2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