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大麗花是美國好萊塢影響最惡劣、傳播最廣的兇殺懸案。關于其故事的流傳數不勝數,在案件發生後,據統計約有上百人先後自認是該案的兇手。可惜經警方調查,大部分都為精神病患者,剩下的也排除了嫌疑。此後洛杉矶警署用了3年時間調查這個案件,前後有數百名有可能存在嫌疑對象接受了調查,但是最終一無所獲。本案遂成為了二戰後美國加州曆史上最駭人聽聞的懸案。
這本《黑色大麗花》便是以小說的形式,重現了當年聳人聽聞的黑色大麗花懸案。案件發生在上世紀五十年代的天使之城洛杉矶,有位知名的英國作家曾說過,無論何種類型的小說,都應去盡量了解作者的寫作背景與曆史背景。
作者詹姆斯·艾爾羅伊是美國著名的犯罪小說家,1984年出生于洛杉矶。艾爾羅伊自年輕時便長期混迹于洛杉矶底層,見識過各種匿于陰影之中的人。他本人甚至在年輕時也被逮捕過四十多次。這段不尋常的經曆為他日後創作犯罪小說提供了大量真實的素材。
可以說洛杉矶是艾爾羅伊永恒的創作靈感,其筆下的洛杉矶充滿腐敗、欺騙與罪惡。當然這就是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真實的洛杉矶,美麗與罪惡共存,繁榮與貧困共生,秩序與混亂共享。
本書中的主角就是在這個混沌城市中的一名警員,綽号闆牙,前拳擊手。在大麗花案件後,懷揣着正義之心調查該案件,然而此案卻如同一張通往地獄的單程票,在黑暗深邃之路上,給予了主角正視其内心深處的謊言、罪惡與痛苦契機。
作為知名案件,其實大部分讀者在閱讀該書時已經對黑色大麗花這一真實曆史案件,已經或多或少的有所了解。這類題材的小說其實很難寫的出彩,本質上來說它是推理偵探類小說,想要吸引讀者,創造精彩劇情,無非是讓安排各種情節反轉,構建一個讓讀者驚掉下巴的結局。
但黑色大麗花打破了慣式思維,抽絲剝繭般的為讀者一點一點揭露人性的可怕,即使讀者已經知道了案件結局,仍舊感到脊背發涼。甚至可以說,在這個罪惡案件中,沒有一個人是幹淨的,即使是追尋真相的警察。主角在掙紮探尋的過程中,突然發現即使是共處一室,共枕一床的人都無法真正的相信。這種恐怖感不是三言兩句或者恐怖場景、恐怖人物故事之類可以可比拟的,更像是一個看不見的幽靈,緊緊地纏繞着你,用它冰涼的手掌攢住你跳動的心髒。
作者的文字功底更加深了這種氛圍感,開篇的一場主角與其搭檔間的拳賽令人深刻。沒有什麼炫技似的燦爛描寫,全文都是最樸實的拳拳到肉,甚至讓人有一種錯覺,感覺自己好像走進了拳賽,成為了台下觀戰呐喊的觀衆一般。這種氛圍感描寫還有對主角心理變化的描寫堪稱一絕,讀者不但能夠清楚的感知,拳賽對主角的意義,也完全能懂得最後一個回合,他做出了完全不合理的決策。點數方面已經完全占優,但在最後一回合仍然拼盡全力做勝負一搏。
這種難以言喻的氛圍感一直包裹着讀者,甚至讓人在讀前半段的時候一度以為自己是在看《我的警探人生》,兩個最佳拍檔在洛城抓捕各式各樣罪犯的故事。
口味挑剔的讀者可能在讀了四分之三的時候,就心生不耐煩之感,想着我是來看大麗花的,怎麼給我整了個警察拍檔故事。但真正讀到最後四分之一的時候,所有的在前面埋下的各種線索,被一點一點地揭露開來,足夠讓人心領神會---大戲來了。
最後的小半本書仿佛是一個火藥引線,越燃越快。前面所有的鋪墊此時都化為了助燃的氧氣,推動最後真相揭露的轟然爆裂。
不論讀者是否在前半本書感到的冗長,此刻都能感覺到那種就應該是這樣的爽快感。這種爽快感真正的區分了這本小說和其他平平無奇的探案恐怖類小說。完完全全颠覆了在讀小說前,對它的所有想象,如果非要我用一個詞來形容讀完後的感覺,那我隻能用意猶未盡來形容。
寫在最後,我對作者于該本小說傾注的心血感到驚訝。查閱資料發現,黑色大麗花也确實是艾爾羅伊最得意之作。可以這麼說,裡面發生的各類情節給予讀者的真實感,絕對是作者本人切實經曆或者體會之感,包括主角的刻畫,恐怕也多處源于作者本人。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