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朝末年五代初期出現這樣一位人物,讓人們對他毀譽參半。有人認為他朝秦暮楚,為臣不忠,一輩子竟然服務過四個王朝十個皇帝。歐陽修在新五代史中說他:“見其自述以為榮,其可謂無廉恥者矣,則天下國家可從而知也。”說他不知廉恥。近代著名小說家史學家蔡東藩罵他:“最号老成,實最無恥。”說他無恥之尤。但也有人認為他清廉節儉,擅為人臣。石敬瑭贊歎他是:“可謂人臣之刀尺,造化之丹青。”而李贽也褒揚他:“使百姓卒免鋒镝之苦者,道務安養之力也。”認為他保護百姓有功。
石敬瑭和耶律德光
一、朝唐暮晉這位被後世稱為官場不倒翁的傳奇人物就是自号長樂老人的馮道。馮道從小質樸純良,酷愛讀書擅長寫文章。雖家庭不富裕,但從不厭惡粗衣薄食。馮道快三十歲時開始仕途,先跟随自稱大燕皇帝的劉守光,在他手下當官吏。可是劉守光聽不得實話,馮道因為自己“事事曉以利害”的勸谏風格而被投入大獄。
好不容易被人解救出獄的馮道轉身投奔到了前晉門下。一次前晉與後梁的戰争中,大将郭崇韬看不慣有些軍官屍位素餐,吃了飯不賣力打仗。便請求當時是統帥的李存勖減少這些兵油子的夥食。李存勖聽了很生氣,尋思你讓我減少大家夥食,那他們對我這個主帥怎麼看?越想越氣,就讓馮道替自己寫文書宣布辭職,讓太原朝廷另請高明。馮道靈機一動,說道:“現在大王屢建大功,正平定南方賊寇,郭崇韬所進谏的,如果不妥當,不聽就是,不能因為剛才他的話,就讓大家議論紛紛,敵人如果知道了,會認為大王君臣不和了。請仔細地考慮,就是天下的大幸啊。”他的話巧妙地給了雙方台階下。不久,郭崇韬也很知趣的道了歉。一場将帥糾紛被馮道巧妙地化解。
因為馮道的膽量與機智他很快被重用。而他賢能清廉的名聲也越傳越廣,就連契丹人都知道馮道的賢名想把他抓回去做官。“時契丹方盛,素聞道名,欲掠而取之,會邊人有備,獲免。”
契丹武士
随着朝堂和民間對馮道的肯定與認可,他的官也越做越大。終于在公元926年被任命為後唐的中書侍郎、刑部尚書平章事,成為國朝重臣。
好景不長,石敬瑭攻破洛陽,篡奪政權。從這開始馮道開始發揮出官場不倒翁的獨特能力。石敬瑭上位後竟然對馮道愈發重用,甚至“以道為首相”。晉少帝即位後也對其青睐有加,“加守太尉,進封燕國公。”但朝堂上大臣們對馮道的品性和為政都有不小的意見,面對同僚們的不信任,馮道沒有氣憤,他坦然地說人們對指責和他們意見不和的人,這很正常。指責我的人十個人裡可能有九個,可是“昔仲尼聖人也,猶為叔孫武叔所毀,況道之虛薄者乎!”這種寬闊的胸懷為當時的人們所敬佩。
二、保民有功,晚年失意公元947年契丹南下滅晉,攻破汴京後,耶律德光放縱手下士兵四處劫掠。“縱胡騎四出,以牧馬為名,分番剽掠,謂之“打草谷”。丁壯斃于鋒刃,老弱委以溝壑,自東、西南畿及鄭、滑、曹、濮,數百裡間,财畜殆盡。”就在中原人民水深火熱的時候,馮道應契丹召喚前往觐見耶律德光。耶律德光問他:“天下百姓,如何可救?”馮道從容的說就算佛在世也救不了百姓,隻有皇帝您可以。耶律德光聽聞很開心,此後開始約束部下的野蠻行為。人們都說是馮道庇護的結果。
契丹軍隊南下打草谷
馮道自契丹歸來後,又歸附于後漢,被授太師。乾祐三年(公元950年),郭威叛亂,取代了後漢,立國後周,對馮道頗為敬重。可郭威很快去世,養子柴榮即位。他瞧不起馮道的氣節,在一次馮道直言進谏後将他打發到太祖皇帝皇陵當守陵使。不久,馮道因為疾病走到了人生盡頭。“一夕薨于其第,時顯德元年四月 十七日也,享年七十有三。”死後追封瀛王,谥曰文懿。
周世宗柴榮
三、為官清廉,為臣有道馮道身為大臣雖然身事多主,不得谥為文貞、文忠。但這一小小的瑕疵難以掩蓋他政治上的清廉和為官的智慧。
軍隊中他與仆役一同吃飯,概不接受其他将領搶來的無辜女子。家鄉饑荒,他将自己的俸祿分給衆人,還大晚上跑出來替别人耕地。就算是宋朝那些鄙視他毫無氣節的文人也不得不承認馮道一輩子:“未嘗以片簡擾于諸侯,平生甚廉儉。”
馮道做官也很有心得,對待下屬他能待人寬容。有個叫胡饒的軍吏,因為對馮道處理事情的結果不滿意到衙門辱罵馮道。馮道身邊的人多次給這人解釋,可他絲毫不理會。馮道并不生氣,反而把他叫進來一邊喝酒一邊解釋。
對待君主馮道可以正确認識自己的身份不去做讓皇帝猜忌的事情。他深知如此亂世兵權為重,自己雖為重臣但絕不能插手軍事,引起猜忌。晉高祖問馮道用兵打仗的事,馮道說:“臣本是讀書人出身,為陛下在中書任職,恪守曆代的成規,不敢有絲毫的過失。臣在後唐明宗朝時,明宗也曾以戰事問臣,臣也用這話回答。”晉高祖因此對他十分的欣賞。馮道這種謹慎理智的的政治品質是他能多年不倒的重要因素。
如今我們再看馮道這個人物的經曆就會多些理解和寬容,就像清人王鳴盛說的那樣:“五代之際,國如傳舍,君如弈棋,如道之所為者甚多。”在那樣紛亂的時代裡能保持住氣節的人又能有幾個呢?
文史君說:氣節是古代文臣們所追求的一種道德品質。到了宋朝,随着國家權威的确立,士人風氣日盛,人們對氣節也愈發看重,可能這就是新舊五代史對馮道氣節嚴厲批判的原因。馮道為官謹慎保守,在對待契丹的态度上也暧昧不清。但馮道能心系百姓,機智建言耶律德光使得人民免受兵禍,這是值得我們肯定的。五代亂世,有人追求權勢,有人追求錢财,至于馮道?也許就如同他在《長樂老自叙》中說的那樣吧:“時開一卷,時飲一杯,食味别聲、被色,老安于當代耶!老而自樂,何樂如之!”
參考文獻:1. 司馬光:《資治通鑒》 吉林大學出版社 2009年出版
2. 薛居正:《舊五代史》 吉林出版集團 2005年出版
3. 歐陽修:《新五代史》 中華書局 1972年出版
(作者:浩然文史·河南師大春秋學社)
本文為文史科普自媒體浩然文史原創作品,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本文所用圖片,除特别說明外都來自互聯網,如有侵權煩請聯系作者删除,謝謝!
我們會每天為大家奉上精彩的曆史文章,懇請各位讀者朋友關注我們的賬号!您的點贊、轉發、評論,這是對我們最好的支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