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華為對外發布了任正非與系統工程領域科學家、專家座談的會議紀要。
任正非強調,系統工程不僅是理論、方法和實踐,更是開 放的思想和哲學。他說要用系統工程的思想,把公司内的“圍牆”炸開,打開思想的禁锢,形成開 放的思維,有系統工程的概念,才能真 正發揮價值。
任正非推崇的系統觀、要打開思想的禁锢、形成開 放的思維等這些企業發展理念正是對熵增定律這一底層邏輯的遷移運用。
“熵”被越來越多的的名人所談論。亞馬遜創始人貝佐斯說:“我們要反 抗熵 。”管理者彼得· 德魯克也說過:“管理要做的隻有一件事情,就是如何反熵增。在這個過程中,企業的生命力才會增加,而不是默默走向死亡。”清華大學科學史系主任吳國盛甚至說:“如果物理學隻留一條定律,我會留熵增定律。”
吳軍也說過類似的話:
如果地球毀滅了,我們怎麼能夠在一張名片上寫下地球文明的全部精髓,讓其它的文明知道我們曾經有過的文明。
吳老師給出的答案是三個公式:
1 1=2
E=mc^²
S=-∑P ln P (熵的定義)
▲來自得到
那麼重要的“熵”到底是什麼呢?熵增定律又是什麼呢?
熵(Entropy),來自熱力學第 二定律,其本質是一個系統“内在的混亂程度”。我們初中學過物理,處于運動中的物體産生了能 量,而能 量又可以随時轉化為動能、勢能、化學能等多種形式的能 量,且在能 量轉化過程中是遵循能 量守恒定律的,這就是熱力學第 一定律。除了能 量之外,物體内部的分子也會不斷震動,震動頻率的大小用指标“熵”來衡量。“熵”的本質是一個系統“内在的混亂程度”。
比如加熱燒開一壺水,煤氣從化學能轉化為熱 能的過程中,并非是全部都進行了轉化,部分熱 能是傳遞給了周圍的空氣,并消散在宇宙之中,而且這部分能 量是不可逆的,是無法再次被利用的,且一直會增加。
熵增表示一個系統從相對有序的狀态向相對無序的狀态的演變,這就是德國人克勞修斯提出來的熱力學第 二定律,即熵增定律。它是指事物總是向無序的方向發展,在孤立系統下演變為靜止平衡蕞終消亡。比如孤立系統下熱量從高溫物體變為低溫不可逆的狀态。
一杯熱水會慢慢變涼
熵增定律的結局是沉寂毫無生命力的,這個定律在很多人看來是消Ji的,但好在我們可以選擇去克服它,高手懂得如何運用它,為提升認知指出了努力的方向。它的前提條件是孤立系統和沒有外力做工兩者缺一不可。
孤立系統說的是跟外界沒有能 量交換也沒有物質交換的封閉系統,如果有外力做工和系統開 放,就能反熵增,實現負熵—讓系統從無序向有序演變的趨勢。任正非強調的思想發展觀—打開思想的禁锢,形成開 放的思維正是系統開 放的特征。
華為連續多年都是全球專 利申請第 一名,從1997年開始,華為就開始持續引進來自外部的管理經驗,包括IBM、埃森哲、波士頓咨詢等。華為由此經曆了多方面(如管理上,組織結構上、流程上等)的持續變革。它還在海外16個城市建立了研發機構,包括材料、工程、軟件架構、數學算法等研究。不管是引入外部經驗,還是在海外巨額投入建立研發機構,這些都是在持續地與外界進行能 量、信息和物質的交換。
華為的有 效做工,努力打造成開 放系統,從而讓華為擁有反熵增的能力,讓企業反熵增變為現實。
任正非說:“我們一定要避免封閉系統。我們一定要建立一個開 放的體系,特别是硬件體系更要開 放,不開 放就是死亡。”
任正非把物理學和對“熵”的理解注入了企業的經營和發展戰略中,從而使華為的企業文化發展思路别具一格。
熵增定律能為企業的發展注入活 力,同樣個人的成長也是一樣的道理。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心智系統。如果一個人的心智成了孤立的系統,與外界沒有能 量交換,也沒有信息交換,那麼它注定會面臨熵增不斷直至衰亡的結局,即使生命尚未終結,也會因為心智的停滞發展而帶來枯燥乏味的生活。所以我們要反熵增,讓系統成為開 放系統。
比如生命有 機體不斷進行的新 陳 代 謝就是一個對 抗熵增的過程。低熵的物質吃進來,高熵的物質排洩出去,從而帶走體内的熵,保持身體低熵有序的狀态。
物理學家薛定谔說過:“人活着就是在對 抗熵增定律,生命以負熵為生。”
《少有人走的路》一書中有一句話,我感觸特别深刻—因為所有事物都在向着無規律,向着無序和混亂發展,如果你要變得自律,你就得逆着熵增做功,這個過程會非常痛苦。生命本身就是自律的過程,即熵減的過程,哪還需要去探究怎麼才能變得自律,因為生命本身就是自律的。
熵增定律可以讓人更好理解生命本質,生命應該做什麼、怎麼做的問題。
我們要如何将自己的心智打造成一個開 放的系統呢?
(1)用成長型思維代替固定型思維
人與人之間的性格、能力、面對困難和挑戰的反應有很大不同,這些不同是由不同的思維 方式造成的。比如“我沒有學寫作的天分”、“我學不會一項新技能”、“我害怕失敗”等,認為人的天生的特質無法改變,并對挑戰性的任務持逃避的心态,這種思維模式被稱為“固定型思維模式”,這種思維的人傾向于回避調整與失敗、害怕被否定、擔心被嘲笑,面對挑戰會把自己封閉起來,他們往往偏向于挑戰自己擅長的事情,遇到卡點時也總是會過早地放棄。從而失去了體驗與學習的機會。
而成長型思維則是一種以智力可塑為核心信念的系統的思維模式。它相信通過練習、堅持和努力,人類具有學習與成長的無限潛力。成長型思維可以幫助一個人在自身優勢以外的方面用努力持續做工。比如在寫作上通過多閱讀、多寫、多拆解優 秀文章去不斷提高自己的水平,擁有成長型思維的人不怕犯錯或難堪,而是專注于成長的過程。
提出這兩種思維模式的人叫卡羅爾•德韋克,她在數十年成功的研究後,發現了思維模式的力量,并将其寫成《終身成長:重新定義成功的思維模式》一書。提出了兩種思維理論:固定型思維和成長型思維。(如下圖)
從上表中,可以看出兩種思維模式的人在對待其他人的成功這一點上還有所不同:擁有成長型思維的人會将别人的成功看成自己靈感的來源,而固定型思維的人則會将别人的成功當成對自己的威脅,從而産生巨大的不安 全感與脆弱感。而這種感受會讓他選擇性屏 蔽外界有用的信息,于是也就切斷了自我成長的渠道與途徑,使整體情況變得更糟。
(2)用流量思維代替存量思維
放置在書桌上的一堆油畫顔料,不會自動變成一幅美妙的油畫。當你有了與外界某種能 量的交換,比如隻有你拿起畫筆開始畫,顔料才會變成油畫。同樣一個人隻有在與外界進行能 量交換或,才有可能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有這種想法的人就是“流量思維”,相反則是“存量思維者”。有流量思維的人在學習上會更願意對自己進行投資,分享,主動跟優 秀的人進行交流。比如得到CEO脫不花在一次訪談節目說到,她說她會定期約朋友出來交流經驗,這些朋友有認識的也有不認識的,定期組織交流會讓自己獲得學習的知識、靈感等。這就是具有“流量思維者”視角的做法。
(3)用終身學習代替臨時學習
在這個時代,隻有成為終身學習者才不會被淹沒在快節奏的洪流之中。終身學習者可以通過每天的學習将自己的心智打造成一個開 放的系統。臨時學習者,即偶爾才學習、看一本書都要半年或是一年的人,兩者在短期内看不出明顯的差别,但長此以往就會有天壤之别。
(4)遠離平衡态
平衡态就是說當你每天都處在熟悉的環境中,和熟悉的人打交道,做的都是自己在行的事,無須做過多努力就能使事物都達到一個相對平衡、比較舒 适的狀态。平衡态正是熵值蕞大的時候,這時,你學習到的東西越少,進步緩慢,缺乏挑戰和流動性。隻有從平衡舒 适區走出來,才能反熵增,取得進步。
熵增定律揭示了宇宙演化的終Ji規律,理解熵增定律,可以讓我們理解生命,活出本質—熵減的人生,才是智慧人生。
#熵增定律 #底層邏輯 #人生哲學
【我是Jane,專注于心理學與思維認知提升,隻寫有思想的文字,寫出豐盛生命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