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提到體脂秤大家都不會陌生,經過近幾年的發展,已被越來越多的人所熟識。概括的說,體脂秤是一款除了測量體重外,還能檢測人體脂肪率、水分、蛋白質等等健康數據的産品,可以幫助用戶更好的管理自身健康,尤其是對于健身、減肥人群,合理的建議加上針對性的鍛煉,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體脂秤的實用性毋庸置疑,那麼面對市面上品牌繁多的産品,當下市面上熱度前三的兩款分别是有品體脂秤Big(非小米旗下,是一家全球健康大數據公司),主要緻力于健康産品的發展。而小米體脂秤2(是小米生态鍊的一環),很多人都拿專業健康産品VS生态大品牌,進行比較。有品是我自己購買的,而小米體脂秤是公司年會的時候抽的安慰獎禮品。正好,作為電子産品達人,我也做了這兩款産品的一個開箱對比。
【開箱對比】
兩者在内包裝設計上還是有很大區别的,有品體脂秤采用的是泡棉墊,對四周還格外加厚了處理;而小米體脂秤采用的是瓦楞紙,雖然在開箱設計上非常新穎,但個人感覺防撞效果可能有品的泡棉墊好一點,并且會更環保一些。
【外觀細節對比】
要說兩款外觀上的區别,一是秤面的大小,有品這款作為mini的升級版,秤的面闆增大到了287*287mm, 比較适合我這樣身材魁梧的男士。雖然從銷量來看,mini是非常受衆喜歡的産品。
而小米的會更大一點,為300*300mm。兩者就使用上,可滿足腳的碼數是差不多的,畢竟這取決于電極片的距離,有品體脂秤最長距離240mm,小米237mm,幾乎差不多。
二是四枚電極片的設計,也是最為顯著的,有品體脂秤是"X"型,相比小米簡單的圓形更顯科技感,同時較長的電極片增大了和腳面的接觸面積,站立的時候,在保證中心位置的時候,可避免接觸不到電極片産生誤差的情況。
關于續航方面,兩款都是采用1.5V 七号電池供電,隻是小米的為4顆電池,有品體脂秤為3顆設計。由于體驗時間關系,不能比較續航時間,僅從小米的官方介紹中了解到4節電池續航一年。不過筆者相信,體脂秤相比普通的電子秤僅增加了低能耗藍牙連接,有品的官方介紹中也聲明采用了低功耗設計,即便3節電池并不會大大縮短續航時間,畢竟一些普通電子秤還有2節設計的,所以不用擔心需要頻繁更換電池。
最後一個細節就是底部的支撐腳(左小米、右有品),明顯可以看出有品的大很多,并且還帶有防滑的紋路設計,這在使用上給人感覺更穩,上秤也比較嚴實一些。接下來我們,實測傾斜度看再看看,到底誰站的更穩。
(左邊有品,右邊小米)
我們可以看到,小米的傾斜度比較高,老人和小孩站上翻車的概率還是更大的。
【APP功能體驗】
一、有品體脂秤
首先,體脂秤的工作原理是機體肌肉内各種成分的導電性差異,比如肌肉内的血液可以導電,脂肪并不導電,可以根據電流流過肌肉的難易程度不同,計算出體脂率等相關數據,所以硬件以及算法直接關系到數據的準确性。
在這些方面,有品體脂秤采用的是高精度進口芯片,加正弦交流測脂技術,可測各項身體指标高達34項,能夠幫助用戶多方位了解身體,同時還能根據各項指标提供個性化的健身、減肥計劃。(運動截圖挪到這裡)
然而獲知這些數據需要下載相應的手機APP,有品的是"PICOOC",下載安裝并綁定後,上秤測量數據即會詳細展示。軟件的UI設計還是非常人性化的,體重、脂肪率、肌肉率、基礎代謝率、骨量、儲肌能力等級、内髒脂肪指數、水分、蛋白質等各項指标一目了然,注意的指标還醒目的加紅列出,而且相關建議給到的非常詳細。
筆者57的低得分,也确實警示到了我,最近一年完全不運動,體重持續增加。年後準備根據有品APP針對當前數據給出的推薦訓練計劃加強運動了。除了推薦的運動計劃,社區裡還彙集了不少衆多健身教練和減肥達人,他們分享了很多實用的減肥技巧以及飲食方面的注意點,内容相當豐富,相信可以幫助我更快的減肥成功。
2、 小米體脂秤
在官網上看到,小米體脂秤2硬件上采用的是G字型錳鋼傳感器,最小分度值可達50g,比有品的100g要好點,稱重範圍在100g-150kg,可實現動态、靜态兩種稱重模式的智能切換,所以除了體重,還能稱稱瓜果蔬菜、快遞什麼的,不過就是需要做好衛生清潔工作,這些方面算是為小米扳回一局。
但測量數據方面,雖然和有品一樣,"小米運動"手機APP端能清晰展示,并有簡單的注釋,但僅支持13項,主要少了脂肪的深度精測,所以如果你買體脂秤主要是為了配合減肥的,那麼有品的更加實用些。
功能擴展上,小米運動APP中彙集的訓練計劃可能更多點,有點像keep,畢竟小米算是一個生态鍊,APP還支持手環、手表和智能跑鞋,主打的就是運動,相比有品少了個性化的運動計劃以及達人或教練的支招,鍛煉效果會略少。
【體重 連續測量數據對比】
最後就測量體重方面,筆者找來了一台普通體重秤來參加對比,當然并不是說普通的就一定準,隻是為了更有可比性。分了三個時間段,在每個時間段都連續上秤2次,在測量結果上,我們可以看到3款的差别都并不大,最大也就0.2這樣也至少說明了準确度都是可以的,但是普通體脂秤的連續測量結果精準度誤差比較大,而小米的也會有一些波動。
【體驗總結】
兩款體脂秤,價格上比較接近,小米在于它強大的供應生态和品牌體系,而有品更多的體現在專業性和老牌體脂秤"行家"頭銜;在細節方面的表現,有品體脂秤稍加勝出。然而在數據檢測方面,可以說有品的功能是比較全面的,34項VS13項,有品的APP功能上也比較豐富和多元化,給用戶有更好的粘性。這應該也得益于有品多年的技術積累,其早在2013年就開始研發智能體脂秤,就這次體驗的這款産品,可以說是專為減肥人群訂制。
因為減脂的過程中,不僅看的是體脂率,包括新陳代謝,水分等也是需要我們注意的部分,因此,我們需要更全面化的了解身體。
這次的橫評大家對體脂秤有什麼相關的問題,可以留言給我。
小米和有品各有自己的優勢,但就個人而言,更加青睐專業性更強的有品體脂秤,換做是你,更喜歡哪款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