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養老金實現全面并軌,準确的說就是養老金過渡期結束,企業和事業單位養老金并軌,計算方法将會統一,那麼養老金還會有那麼大差距嗎?
企事業養老金并軌的初衷就是為了縮小退休人員養老金水平的差距,實現養老金計算方式統一,但二者的差距肯定存在。
第一點就是因為事業單位有職業年金,也就是補充養老金事業單位所擁有的。
第二點就是養老金繳費基數和年限的差别,養老金繳費基數和繳費年限普遍高于企業職工。
第三點就是退休後統籌外待遇的差距。
首先,企業和事業單位在2014年10月份就開始推行企事業單位養老金并軌制度,同時規定了十年的過渡期,到2024年9月30日結束,過渡期結束後,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養老金計算方式完全一緻,也沒有了中人,老人和新人的區别,養老金全部歸社保發放,退休工資變成了養老金,變成了新的模式,我國養老金的社會化并軌完成,養老金的差距會縮小,但差距會依然會存在。
我國養老金的趨勢也已經非常明顯,未來不論何種性質的職工,退休後全部劃歸社區管理,原單位不再負責養老金發放,不再由财政和人社兩個部門發放,全部歸人社部的養老基金保障中心進行發放,退休人員的管理由社區負責日常事務及相關養老服務,社保部門負責養老金的發放,雖然養老金的計算公式相同,但是繳費的年限和繳費基數還有差距。像一些當兵服役人員回到事業單位也算做繳費年限,而企業單位就不算入之内,繳費的基數企業一般按最低的繳費基數去繳納,靈活就業人員按自己設定的基數進行繳納,而事業單位是按照國家規定去執行繳費。而且事業單位職業年金按工資總額的8%有單位繳納,個人按4%繳納,每月繳納12%進入職業年金個人賬戶,是強制性的。而企業是自願的,隻有大型國企和一些優秀的私營企業才有企業年金,所以退休後可以按月或按年領取職業年金。
總而言之,我國養老金制度采取的是多繳多得、長繳多得的基本原則,2024年并軌之後,養老金的計算方法是一緻的,如果在繳費基數、繳費年限、個人賬戶等所有因素一緻的情況下,那麼它們所領取的養老金是一緻的。但是在實際中,在繳費基數,年限、個人賬戶餘額等都存在差異。
所以養老金的差異會有所縮小,但是不會消失,這種差距将持續存在。歡迎大家在下方評論區留言評論,幫忙轉發、點贊和關注一下,謝謝大家支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