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建築越建越高,基坑越挖越深,實際施工中,很多分部分項工程都在危大工程的範疇内,為了避免出現影響惡劣的群死群傷施工事故,我們必須得知道危大工程的安全管理措施。下文是一個危大案例工程的安全管理措施範文,包含制度建設、腳手架安拆、土方開挖、塔吊、明火作業、用電安全,具有很好學習作用。
一、 建立安全管理體系1、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各級領導在牢固樹立“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思想,堅決貫徹“管生産必須管安全”的原則,把安全生産放在重點議事日程上,作為頭等大事來抓,并認真落實“安全生産、文明施工”的規定。
2、建立健全并全面貫徹安全管理制度和各崗位安全責任制,根據工程性質、特點、成立三級安全管理機構。
項目部安全領導小組,每月召開一次會議,部署各項安全管理工作和改善安全技術措施,具體檢查各部門存在安全隐患問題提出改進安全技術問題,落實安全生産責任制和嚴格控制工人按安全規程作業,确保施工安全生産。
項目專職安全生産管理人員,每天檢查工人上,下班是否佩戴好安全帽和個人防護用品,對工人操作面進行安全檢查,保證工人按安全操作規程作業,及時檢查存在的安全問題,消除安全隐患。
3、安全技術有針對性、現場内的各種材料施工設計,須按施工平面圖進行布置,現場的安全、衛生、防水設施要齊全有效。
4、要切實保證職工在安全條件下進行作業,施工在搭設的各種腳手架等臨時設施,均要符合國家規程和标準,在施工現場安裝的機電要保持良好的技術狀态,嚴禁帶“病”運轉。
5、加強對職工的安全技術教育,堅持制止違章指揮和違章作業,凡進入施工現場的人員,須戴安全帽,高空作業應系好安全帶,施工現場的危險部位要張挂安全色标、标語或宣傳畫,随時提醒職工注意安全。
果。
二、 建立安全生産管理制度1、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應建立安全生産責任制,嚴格執行有關規定。
施工企業各級領導,在管理生産的同時,必須負責管理安全工作,逐級建立安全責任制,使落實安全生産的各項規章制度成為全體職工的自覺行動。
2、建立安全技術措施計劃,包括改善勞動條件,防止傷亡事故,預防職業病和職業中毒為目的各項技術組織措施,創造一個良好的安全生産環境。
3、建立嚴格的勞力管理制度。嚴格執行公司勞力管理制度,勞力由勞工科統一安排。新入場的工人接受入場安全教育後方可上崗操作。特種作業人員全部持證上崗。
三、建立安全生産教育、培訓制度1、建立安全生産教育制度,對新進場工人進行三級安全教育,上崗安全教育,特殊工種安全技術教育(如架子、機械操作等工種的考核教育),變換工種必須進行交換工種教育,方可上崗。工地建立職工三級教育登記卡和特殊作業,變換工種作業登記卡,卡中必須有工人概況、考核内容、批準上崗的工人簽字,進行經常性的安全生産活動教育。
2、實行逐級安全技術交底履行簽字手續,開工前由技術負責人将工程概況、施工方法、安全技術措施等向項目負責人、施工員及全體職工進行詳細交底,分部分項工程由工長、施工員向參加施工的全體成員進行有針對性的安全技術交底。
3、建立安全生産的定期檢查制度。在施工生産時,為了及時發現事故隐患,堵塞事故漏洞,防患于未然,須建立安全檢查制度。安全檢查工作,基礎上部每周定期進行一次,班組每日上班領導檢查。要以自查為主,互查為輔。以查思想查制度、查領導帶班、查隐患為主要内容。要結合季節特點,開展防雷電、防坍塌、防高處堕落、防中毒等“五防”檢查,安全檢查要貫徹領導與群衆相結合的原則,做到邊檢邊改并做好檢查記錄。存在隐患嚴格按“五定”原則整改反饋。
4、根據工地實際情況建立班前安全活動制度,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施工現場的安全生産及時進行講評,強調注意事項,表揚安全生産中的好人好事并做好班前安全活動記錄。
5、施工用電、攪拌機、鋼筋機械等在中型機械及腳手架、卸料平台要挂安全網、洞口臨國防護設施等,安裝或搭設好後及時組織有關人員驗收,驗收合格方準投入使用。
6、建立傷亡事故的調查和處理制度調查處理傷亡事故,要做到“四不放過”,即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過,事故責任者和群衆沒有受到教育不放過,沒有防範措施不放過,對事故和責任者要嚴肅處理。對于那些玩忽職守,不顧工人死活,強迫工人違章冒險作業,而造成傷亡事故領導行,一定要給予紀律處分,嚴重的應依法征辦。
四、腳手架搭設安全管理措施案例工程腳手架工程主要采用提升式腳手架,地下室階段采用雙排鋼管腳手架。制定了腳手架專項施工方案,并經相關部門審核批準。
1、一般要求
(1)建築登高作業(架子工),必須經專業安全技術培訓,考試合格,持特種作業操作證上崗作業。架子工的徒工必須辦理學習證。在技工帶領、指導下,非架子工未經同意不得單獨進行作業。
(2)架子工必須經過體檢,凡患有高血壓、心髒病、癫痫病、暈高或高度近視以及不适合于登高作業的,不得從事登高架設工作。
(3)正确使用個人安全防護用品,必須着裝靈便(緊身緊袖),在高處(2m以上)作業時,必須佩帶安全帶與已搭好的立、橫杆挂牢,穿防滑鞋。作業時精神要集中,團結協作、互相相應、統一指揮,不得翻爬腳手,嚴禁打鬧玩笑、酒後上班。
(4)班組接受任務後,必須組織全體人員,認真學習領會腳手架專項安全施工組織設計和安全技術措施交底,研讨搭設方法,明确分工,并派 1 名技術好、有經驗的人員負責搭設技術指揮和監護。
(5)風力六級以上(含六級)強風和高溫、大雨、大雪、大霧等惡劣天氣,應停止高處露天作業。風、雨、霧過後進行檢查,發現傾斜下沉、松扣、崩扣要及時修複,合格後方可使用。
(6)腳手架要結合工程進度搭設,搭設未完的腳手架,在離開崗位時,不得留有未固定構件和不安全隐患,确定架子穩定。
(7)在帶電設備附近搭、拆腳手架時,宜停電作業。在外電架空線路附近作業時,腳手架外側邊緣與外電架空線路的邊線之間最小安全操作距離不得小于《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範》要求。
(8)各種非标準的腳手架,跨度過大、負載超重等特殊架子或其他新型腳手架,按專項安全施工組織設計批準的意見進行作業。
(9)腳手架在搭設到高于在建建築物頂部時,裡排立杆要低于沿口40~50mm,外排立杆高出沿口 1~1.5m,搭設兩道防護欄,并挂密目安全網。
(10)腳手架搭設、拆除、維修必須由架子工負責,非架子工不得從事腳手架操作。
2、材料
(1)本工程采用雙排鋼管扣件式腳手架,由公司搭架專業組搭設。采用有出廠合格證明、無變形、裂縫的扣件和 48MM 直徑壁厚 3.3 的鋼管。
(2)扣件:采用可鍛造鐵制做的扣件,其材質應符合現行國家标準《鋼管腳手架扣件》(GBI5831-1995)的規定。扣件使用前進行質量檢查。
(3)腳手闆:可采用鋼、竹材料兩種。
(4)安全網:嚴禁使用損壞或腐朽的安全網。
(5)提升式腳手架相關材料由專業分包提供,要求相關資料齊全。
3、基本要求
(1)搭設前應清楚障礙物、平整場地、夯實基土、做好排水,根據腳手架專項安全施工組織設計(施工方案)和安全技術措施交底的要求,基礎驗收合格後,放線定位。
(2)墊闆宜采用長度不少于 2 跨,厚度不小于 5cm 的木闆。
(3)腳手架應由立杆、縱向水平杆、橫向水平杆、剪刀撐、抛撐、縱、橫掃地杆和拉接點等組成,腳手架有足夠的強度、剛度和穩定性,在允許施工荷載作用下,确保不變形、不傾斜、不搖晃。
(4)承重的滿堂腳手架、立杆的縱橫向間距不得大于 1.5m。縱向水平杆(順水杆)每步間距不得大于 1.4m。杠杆間距不得超過 750mm。立杆底部應夯料,設置墊闆。
(5)滿堂腳手架應設登高措施,保證操作人員上下安全。
(6)步距應控制在 2m 以内,必須高于 2m 時,應有技術措施保護。
(7)采用剪刀撐保護腳手架的穩定性。
五、腳手架拆除安全管理措施1、拆除現場必須設置警戒區域,張挂醒目的警戒标志。警戒區域内嚴禁非操作人員通過或在腳手架下方繼續施工。地面監護人必須履行職責。
2、仔細檢查吊運機械包括索具是否安全可靠。吊運機械不準搭設在腳手架上,應領立設定。
3、如遇強風、雨、雪等特殊氣候,停止進行腳手架的拆除。夜間一般應停止拆除作業,除特殊情況并經領導審批同意後,方可進行拆除。拆除中應具備良好的照明設備,配備監護人員。
4、所有高處作業人員,應嚴格按高處作業規定執行和遵守安全紀律、拆除工藝及方案要求。
5、建築内所有窗戶必須關閉鎖好,不允許向外開啟或向外伸挑物件。
6、拆除人員進入崗位後,先進行檢查,加固松動部位,清除步層内留的材料、物件及垃圾塊。所有清理物應安全輸送至地面,嚴禁高處抛擲。
7、按搭設的反程序進行拆除。即密目安全網---題腳闆---防護欄杆---擱棚---斜拉杆---連牆杆---大橫杆---小橫杆---立杆。
8、不允許分立面拆除或上下二步同時拆除(踏步式)。認真做到一步一清,一杆一清。
9、所有的連牆杆、斜拉杆、隔離措施、登高措施必須随腳手架步層拆除同步進行下降,不準先行拆除。
10、所有的杆件和扣件在拆除時應分離,不允許杆件随着扣件輸送地面,或兩杆同時拆下輸送地面。
11、腳手架内必須使用電焊氣割工藝時,應嚴格按照國家特殊工種的要求和消防規範執行。
12、當日完工後,應仔細檢查崗位周圍情況,如發現留有隐患的部位,應及時進行修複或繼續完成至一個程序、一個部位的結束,方可撤離崗位。
13、輸送至地面的所有杆件、扣件等物件,應按類堆放整理。
六、土方開挖土方開挖分兩次到位,預留 0.3M 用人工開挖清底,以免鏟齒擾動樁頭,開挖時,樁頭位置應事前設好标記,以免鏟齒破壞樁頭,梁基槽、集水坑、水池待清底完成放線後利用人工開挖。
基坑監測:
1、主要監測内容為:周邊坡頂位移、周圍建築等周邊建構築物的變形;
2、周邊 20 米範圍内、建築物均應設置沉降觀測點,每個項目不少于 2個點;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可适當增加。
3、基坑監測預警值為;a、支護結構最大水平位移大于開挖深度的 1/200,水平位移連續 3 天不小于 2 ㎜/d,且不能收斂;b、地面沉降達 30mm;c、邊坡底部或周圍土體出現可能導緻剪切破壞的迹象;
4、監測結果應及時反饋,以便調整設計及施工方案,确保基坑及周邊環境的安全。
在土方開挖過程中,為防止土質滑坡,應盡可能減輕場地上的集中荷載,同時不得在雨天施工。如果一旦發現土方滑坡及圍護結構水平位移出現異常情況時,必須立即停止施工,根據實際情況可采用坑内堆土、砂袋等方法解決。并報告建設、設計、監理等相關單位,及時反饋有關監測結果,以便及時調整方案。采取相應處理措施後,并确保能保證安全施工時方可繼續施工。以下為土方開挖的注意點:
1、勘察現場,了解現場地形、地貌、地下埋設物、地下阻礙物及運輸道路情況,将施工區域的障礙物拆除、清理。先用白灰粉撒出各棟基礎的外界線,采用 W50 反鏟挖掘機挖掘。
2、為防止超挖和保持邊坡坡度正确,機械開挖至接近設計坑底标高或邊坡邊界,預留 30-50CM 厚覆蓋土層等待基礎施工時用人工開挖和修坡。并應特别注意機械挖土時不能碰撞管樁,防止損壞管樁。
3、挖土時注意檢查坑底情況,如有異常應及時彙報,并進行探查處理。
4、棄土應及時運出,如需臨時堆土或留作回填土,堆土坡腳至坑邊距離不小于 5M。
5、為防止坑底擾動,基坑挖至設計标高後應盡量減少暴露時間,及時通知勘察和設計部門進行驗槽以便進行基礎工程的施工。
七、塔式起重機(一)裝置安裝安全管理措施
1、塔式起重機的安裝必須編制專項安裝方案,安裝人員須持證上崗。
2、認真勘察地形及進場路線。
3、認真做好對塔機的防腐除鏽及潤滑工作。
4、上崗人員必須經過安全技術培訓,交底、持正上崗。
5、安裝期間,嚴禁喝酒,工作精力集中,不得打鬧開玩笑。
6、嚴禁向下抛物件,使用的工具要抓緊,防止下來傷人和傷設備。
7、不得在吊物下、起重臂下等危險區域停留。
8、非施工人員末經現場指揮人員同意,不得進入作業區域,以防事故發生。
9、檢查各金屬結構的焊縫及疲勞狀況(主要受力部位)。
10、檢查繩索、電器設備、制動器的安全可靠性。
11、設置安全警戒區域,并由專人進行安全監護。
12、起闆過程應由專人負責指揮,禁止多頭指揮。
13、起闆前須檢查确認繩進滑輪槽,各部位置正确到位,夾軌器夾緊,增加的壓重部位,結合部的緊固等情況應可靠。
14、起闆前,須檢查起重臂頭部與塔身的固定是否接觸,各部繩索、滑輪是否都在位。
15、起闆結束應進行試運轉及檢查調整各部位的緊固及間隙情況,以确保起闆後的正常運行。
(二)、塔式起重裝置加節安全管理措施
1、風力在 4 級以上時不得進行頂升、安裝、拆卸作業。作業時突遇風力加大,必須立即停止作業,并将塔身固定。
2、頂升前必須檢查液壓頂升系統各部件的連接情況,并調整好爬升架滾輪與塔身的間隙,然後放松電纜,其長度略大于總的頂升高度,并緊固好電纜卷筒。
3、頂升操作的人員必須是經專業培訓考核合格的專業人員,并分工明确,專人指揮,非操作人員不得登上頂升套架的操作台,操作室内之準一人操作,必須聽從指揮。
4、頂升作業時,必須使塔機處于頂升平衡狀态,并将回轉部分制動住。嚴禁旋轉臂杆及其他作業。
5、頂升發生故障,必須立即停止,待故障排除後方可繼續進行頂升。
6、頂升完畢應檢查各連接螺栓有未按規定的預緊力矩緊固,爬升套架滾輪與塔身應吻合良好,左右操作杆應在中間位置,并切斷液壓頂升機構電源。
(三)、塔式起重裝置運行操作安全管理措施
1、塔吊整體安裝或每次爬升後,均須經規定程序驗收通過後才可使用。
2、起重機必須有安全可靠的接地裝置。
3、工作前應檢查鋼絲繩、安全裝置、制動裝置傳動機構等,如有不符合要求的情況,應予修整,經試運轉确認無問題後才能施工。
4、操作工應持證上崗,應由持證的指揮工實施指揮。
5、禁止越級調速和高速時突然停車。
6、當機構出現不正常時,應及時停車,将重物放下,切斷電源,找出原因,排除故障後才能繼續工作,禁止在工作過程中調整或修檢。
7、必須遵守“十不吊”等有關安全規程。
8、爬升操作時,應按說明書規定步驟進行。
9、工作完畢後應把吊鈎吊起,小車收進,所有操作手把置于零位,切斷電源,鎖好配電箱,關閉司機門窗。
(四)、塔式起重裝置拆除安全管理措施
1、塔式起重機的拆除須編制專項拆卸方案,拆卸人員須持證上崗。
2、設置安全警戒區域,并由專人進行安全監護。
3、檢查各工作機構的潤滑及緊固情況。
4、檢查各金屬結構的疲勞狀況和連接狀況,
5、檢查起重、變幅機構的刹車裝置,必要時進行調整。
6、檢查塔機的吊索及輔助吊索具的可靠性。
7、轉台後部增加規定的壓重或攀繩,并夾緊所有夾軌鉗。
8、放起重臂時必須先将吊鈎放到地面。
9、準備傾倒塔身時,必須将起重臂頭部與塔身固定牢靠,塔身下方不得站人。
10、塔身放倒後,必須分段墊實後再進行解體。
11、運輸時注意托架車的調整緊固及塔機轉台支腿的綁紮固定,防止自行脫出,鈎物傷人;将基礎吊放平,以免運輸中超高。
12、塔機拆除過程中應有專人負責指揮,禁止多頭指揮。
八、明火作業管理1、電焊(氣割)操作工必須持有合格操作證并持有明動火審批條方可上崗操作,并應嚴格按本崗位有關的安全操作規範、規程的規定要求進行操作。
2、電焊機要有完整的保護外殼,接線柱處應有保護罩。現場使用的電焊機應設有可防雨、防潮、防曬的機棚,并配有消防用品,做好防觸電,防高空墜落、防火、防爆安全防範措施。
3、焊接鋼、鋁、鋅、錫等有色金屬時,必須在通風良好的地方進行,焊接人員應戴好防毒面具或呼吸濾清器。
4、嚴禁在運行中的壓力管道,裝有易燃易爆品的容器和受力構件上進行焊接。
5、雨天不得露天電焊,在潮濕地帶作業時,操作人員應站在鋪有絕緣物品的地方并穿好絕緣鞋。
6、電焊(氣割)作業時,氧氣和乙塊發生器放置應分别距離 5 米以上,乙塊發生器應有防止回火安全裝置,操作點應與可燃物保持 10 米以上距離,高空作業要事先将下面的可燃物移走或用非可燃物遮蓋。
7、移動電焊機應切斷電源,不得用拖拉電纜的方法移動電焊機,若焊接中突然停電應立即切斷電源。
8、作業後,清理現場、滅絕火種、切斷電源、鎖好電閘箱、消除焊料餘熱後方可離開,确保安全。
9、認真學習熟悉掌握電氣知識(電氣安全操作規程)。
九、臨時用電管理措施1、電工必須持證上崗,應全面按“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範”及“建築施工安全檢查标準”規定要求進行施工現場用電搭設。
2、按項目部臨時用電施工組織設計和安全用電技術措施進行安裝、使用、維修和拆除。
3、電纜幹線應按用電規範尺寸要求,采用埋地、沿牆壁、電杆架空設置,露出地面部份要用安全防護套管,牢固可靠。電源線路嚴格按 TN-S 系統“三相五線制”搭設安裝,開關箱、施工機具設備誤碼重複接地,電氣絕緣良好,列老化、破損,做好防雨防塵工作。危險部位應挂警告标志牌,配電箱線路應設分路标記,嚴禁用其它金屬代替保險絲,照明燈具應按規範挂設,嚴格與現場低 36V安全照明區分。
4、在電氣安全防火工作面,配電房應做到防火、防雷,禁止煙火,配置砂箱和絕緣滅火器(幹粉滅火器、12II 滅火器)。
5、電工個人安全防護,在檢修電氣線路,機具設備裝置時,應先切斷電源,懸挂停電警示牌,嚴禁帶電作業,操作中必須使用絕緣鞋、手套等電工絕緣工具。
6、經常巡視檢查施工現場安全用電情況,及時發現立即整改施工用電中存在的事故隐患并作巡視維修記錄,确保安全用電。
7、電工未經批準不準離開施工現場。
(來源:築龍論壇)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