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文無第一,武無第二”。這是出自賀原寫的《邪派高手》中的一句話。
其大概的意思就是武力的比較沒有第二的說法,文學或文才的比較則永遠也不會有第一。為什麼文的比較就不會有第一?
這與“一千個讀者一千個莎士比亞”的諺語有異曲同工之妙,文學的比較從來就沒有一個很好的标準,對于同一個問題的回答,在文學方面有千萬種方法;有的時候對于同一個問題,文學的理解也有不一樣的結果,所以文無第一。
正是由于這個道理,所以在一些古文學的講解中,專家或學者們通常都會争論不休。近年來,由中央綜合頻道播出的《中國詩詞大會》很火,一些嘉賓對于詩詞的講解也讓我們大開了眼界。不過,福建師範大學的文學院教授孫紹振先生發表的一篇文章《詩歌狂歡的背後》,指出了嘉賓們對于古詩詞理解的錯誤。他認為,蒙曼把“舊時王謝堂前燕”理解錯誤了。那麼,這是怎麼回事呢?
一、蒙曼的詩解蒙曼是北京大學的曆史學博士,在《中國詩詞大會》播出後,與康正、王立群和楊雨共同擔任嘉賓。她的個性非常鮮明,盡帶一種“内有書香氣自華”的氣質,除了在曆史方面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之外,在古詩詞方面的知識也非常淵博。
2019年9月18日,《中華讀書報》中刊登了孫紹振先生的《詩歌狂歡的背後》後,一些關于她的讨論就開始火熱起來。因為孫紹振在文中主要指出康正、王立群、楊雨和她的一些關于古詩詞錯誤理解的問題,而對于她所理解的部分則進行了更加長篇的講解,所以人們認為《詩歌狂歡的背後》是針對她的。
其實,孫紹振在自己的文章序言中就已經講明,文章純屬是學術探讨,無意針對于任何人。盡管如此,一些人還是對其進行了添油加醋的理解。
在《詩歌狂歡的背後》中,主要指出的是她對于“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的理解。
這句詩是出自劉禹錫的《烏衣巷》中的最後兩句,詩的開頭兩句為“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實際上,《烏衣巷》至今依然是人教版語文課本中的經典詩詞,是劉禹錫最出名的七個絕句之一。詩句非常的對稱,仄起平收很自然,寓意簡單而又令人回味無窮。
既然人教版的課文中都在使用這首詩,那麼此前肯定有很多的文學專家做出了針對它的解釋,作為曆史學博士和知識淵博的學者,蒙曼又怎麼可能會被指出是理解錯誤呢?
她認為“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中的“王謝堂”和“百姓家”是兩個地方,所以其大概的意思是,昔日居住在富貴者王謝家的燕子,至今已經跑入了普通老百姓之家,其主要的原因是因為王謝的家族已經敗落,因此燕子才不會飛回去。
這種敗落主要會給燕子帶來一種壓抑和憂愁的氣氛,而在普通百姓之家中,會讓它們住得更舒服,是老百姓家中的幸福與和諧吸引了它們,所以它們選擇了後者。
同時,飛入普通老百姓家裡之後,它們也會給這些老百姓帶來富貴之氣。
其實,蒙曼在這裡禦用的是一種對比的手法去理解劉禹錫的這句詩,她認為“富貴之家”和“普通百姓”一種對立,而燕子的選擇則是劉禹錫在這裡使用的一種諷刺手法。
不過,孫紹振教授在此中則認為,她的理解太過于膚淺和随意,表達出的意思更是與劉禹錫想要表達的大相徑庭。所以,用曆史與相關著作相結合的方法去理解《烏衣巷》。
那麼,在孫紹振教授看來,這一句詩又是什麼意思呢?
二、孫紹振教授的理解孫紹振是從北大中文系畢業的老學者,著作等身,在我國的文學領域中有很大的話語權和影響力。出于對弘揚中華文化的使命,他的許多著作都與古詩詞有關。
看到《中國詩詞大會》後,他也在自己的作品中略有提及一些被錯誤理解的詩詞。從這裡,可以看到孫紹振教授對于活學的态度是如何了。
他在《詩歌狂歡的背後》中,之所以說蒙曼的理解是有錯誤的,是因為他主要從曆史文獻和相關針對《烏衣巷》而著作的一些古書中去尋找答案的。
對于“舊時王謝堂前燕”和“飛入尋常百姓家”,他是這樣理解的。
在曆史記載方面,劉禹錫所提到的“王謝家”與“百姓家”是同一個地方。劉禹錫對自己寫道:“《烏衣巷》是公元826年路過金陵城時所作,當時的烏衣巷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通常隻有王公貴族和富貴之家居住的地方,早已經變成了普通老百姓都可以居住的地方。”由此而知,烏衣巷指的不是兩個地方。
古人的講解方面,清朝詩人施補華在自己的《岘傭說詩》中就非常深刻的剖析了“舊時王謝堂前燕”和“飛入尋常百姓家”的含義。他認為:“若做燕子他去,非堂燕之理。蓋燕子仍入此堂,今比昔而言,隻是王謝零落,早化作尋常百姓矣。”
施補華的意思是,如果說燕子是從一家飛入另外一家,那麼将會非常不符合它們遷徙的規律。由此得出一個結論就是,王謝家族早已衰落,變成了普通老百姓的人家。
這是孫紹振認為蒙曼理解錯誤的地方和論據。那兩者觀點相比較之後,又有哪一些差别之處呢?
三、兩種觀點的比較從蒙曼到孫紹振對于“舊時王謝堂前燕”和“飛入尋常百姓家”的理解中可以發現,有兩個地方非常不同。
第一是蒙曼認為,燕子從一個地方飛到另外一個地方,而孫紹振則認為燕子從來就沒有離開過老地方,隻不過是回老家而已。
第二是在王謝家族衰落方面的解釋,其實這裡的理解是站在第一點的基礎上的。
由于蒙曼認為,燕子飛入的是兩個地方,所以王謝家族是因為衰落和晦氣才不讨燕子的喜歡;孫紹振認可了燕子飛入的都是同一個地方,對他認為它們隻不過是回到老的地方而已,可惜的是,随着時間的變化,王謝家族早已今非昔比。
從兩者的比較之中,可以發現蒙曼比較具有理想主義精神,對于這一句詩歌的理解也更傾向于浪漫和理想主義。孫紹振則完全不同,認為燕子沒有思想,不過見證了一個家族的興衰。
其實兩者相比之下,孫紹振的解釋更讓人信服,更加地貼近作者想要表達出的意思。
總結
雖說文無第一,但是比較之下,有理有據的說法更讓人信服。偏向于理想主義和非理性主義的文學講解,固然讓人聽之一暖,但有的時候真的就會偏離真實的曆史事實和作者想要表達出的意思。
就如孫紹振在自己的書中評論《中國詩詞大會》嘉賓們一樣,他的本意并不是針對他們而著書,不過是想要讨論一下文學知識而已。
不過一些讀者卻不這麼認為,他們将孫教授書中所講授的觀點拿出來,并利用它們去攻擊這些嘉賓。從而找出這些學者們在學術問題上的小漏洞,然後來一個落井下石。
人無完人,無論是誰,隻要做了一件事,就不可能會将這些事做得非常完美。就算是知識淵博的教授們,他們在學術上也可能會出現一些錯誤的理解和漏洞,但是這并不是普通人攻擊他們的一個把柄。如果人人都拿着這個把柄去攻擊别人,那麼我國還真的會有淵博的學者嗎?
參考資料
《中國詩詞大會》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删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