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愁”字,拆開了之後就變成了“秋心”,古代的文人雅士很善于玩弄文字,尤其是在對聯裡,往往使用拆字、諧音、雙關等技巧,來增加對聯的難度。現代人依舊如此,拆字是很常見的,比如《菊花台》的歌詞中有這樣一句:“愁莫渡江,秋心拆兩半”,正好把“愁”字拆成了“秋心”,人們在贊歎作者的才華時,往往忽略了古人,這些小技巧在古詩詞裡屢見不鮮。
把“愁”字拆成“秋心”的,大家比較熟悉的有《紅樓夢》裡林黛玉的《詠菊》,其頸聯寫道“滿紙自憐題素怨,片言誰解訴秋心”,另外還有清代詩人龔自珍《秋心三首,其一》中的“秋心如海複如潮,似有秋魂不可招”,秋心即是愁,一片蕭殺,滿目凄涼。
除了以上兩句之外,在唐詩宋詞裡亦有巧妙地拆解“愁”字的,一首是唐詩,一首是宋詞,這兩首詩詞雖然不被大衆所熟知,但是也非常經典。一首是唐代詩人嚴維的《丹陽送韋參軍》,一首是南宋詞人吳文英的《唐多令,惜别》。我們先來看一下唐詩:
丹陽送韋參軍【嚴維】
丹陽郭裡送行舟,一别心知兩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鴉飛盡水悠悠。
嚴維在星光璀璨的唐代雖然沒有什麼名氣,遠遠不如李白、杜甫,但在詩家輩出的唐代亦有一席之地,有一首詩能夠流傳千古,這就足夠了。這是一首送别詩,表現了作者嚴維與韋參軍之間的深情厚誼。
詩的第一句交代了送行的地點在丹陽城外邊,友人将乘船離去。第二句“秋”字用得特别好,不但表明了送别的時間是在秋季,而且表達了人的憂傷情緒。秋天代表了蕭瑟,人們大多惜春悲秋,“自古逢秋悲寂寥”乃人之常情。該句巧妙地運用了拆字法,“心”上有“秋”,也就是“愁”字。
這首詩後兩句描寫了送走韋參軍後的場景,日暮時分,站在江水的南邊望江水的北邊,寒鴉點點,無盡的惆怅。詩人站在江南向北望,時間之久,寒鴉都飛完了,隻剩下了江水悠悠,流不盡對友人的思念之情。言有盡意無窮,第四句與李白的“唯見長江天際流”有異曲同工之妙。
嚴維的這首詩很經典,下面我們再來欣賞一下南宋著名詞人,有“詞中李商隐”之稱的吳文英的《唐多令,惜别》,全詞如下:
唐多令【吳文英】
何處合成愁?離人心上秋。縱芭蕉不雨也飕飕。都道晚涼天氣好,有明月,怕登樓。
年事夢中休,花空煙水流。燕辭歸,客尚淹留。垂柳不萦裙帶住,謾長是,系行舟。
吳文英,字君特,号夢窗,有《夢窗詞》流傳後世,一生未曾入仕。如此有才華的人竟然終身布衣,讓人不得不慨歎命運。
開篇點明了詞的主題,一個“愁”字,這裡的愁表面上看起來是離愁别恨,實際上寫的是内心深處的悲苦。第二句采用了拆字法,解釋了“愁”的具體場景。風吹着芭蕉,發出飕飕的聲響。雖然明月在天,但詩人不敢登樓,爬登上樓之後引起思鄉之情。
詞的下阕描寫一年到頭了,什麼也沒有得到,夢想和努力皆付之東流,太令人傷感了。燕都已經歸家了,而詩人卻還在漫漫的旅途中。最後寫到了與女子的分别,獨在異鄉而又分别,讓人情何以堪!
整體來看,該詞是一個漂泊者的牢騷語。詞人内心是悲苦的,歲末将至,一事無成,又和情人分别了,怎能不令人惆怅!該詞的開頭頗耐人尋味,秋天的離别最使人憂愁。該句也印證了柳永《雨霖鈴》中的“多情自古傷離别,更那堪,冷落清秋節”,看來詞人都是相通的,基本上都多愁善感。
拆字是很精妙的,如果能夠在詩詞裡合情合理的拆字,就能顯示出作者非凡的才華。才華,可以讓人脫穎而出,走向高品味的生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