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社交恐懼症”,簡稱“社恐”,是當今社會許多人傾向于為自己貼上的一個标簽。不善于表達、不願與陌生人交往、以及不想在大衆面前展示自己的人們,常常以這樣的一種方式去給他人進行一種解釋。
其實對于這些行為,産生緊張情緒也是可以理解的,畢竟不是所有人都有能力處理好自己在大衆面前的表現以及心态。
從心理學研究上來看,我們常說的“社交恐懼症(Social anxiety disorder)”已經被稱為是一種精神類疾病,或者說是障礙。
當這種所謂“恐懼”發作時,常常帶有明顯的焦慮和自主神經症狀,被這種狀況折磨的個體極力回避導緻恐懼的客觀事物或情境,或是帶着畏懼去忍受,因而影響其正常活動。
簡而言之,就是許多人在某些具體場景當中,明知道自己會恐懼、會對某些事物感到緊張,卻還是強忍着這種不适去接受。
舉個簡單的例子,逢年過節時,在外工作的年輕人往往都會回到老家當中,此時難免會和一些不常見面也不太熟悉的親戚朋友聚會社交,此時此刻這一場景帶來的不适感就會讓很多人覺得難以接受。
因為建立一種臨時關系,并且找到雙方共有的話題實在是太難了。
然而,這隻是對于大多數有一點“社恐”的常人來說比較令人尴尬的場景,對于某些十分容易陷入緊張的人而言,他們小時候常常會有某些經曆。
原生家庭:成長過程中的緊張根源其實導緻緊張的原因有很多,對于一部分常常會被緊張情緒困擾的人而言,之所以會變得難以合理應對一些事情,就是因為在成長的過程之中,因為在原生家庭裡有某些經曆,所以在人格以及心理狀态上,帶着某些記憶成年,最終也就讓自己的潛意識伴随着這種不好的感受,影響自己之後的各種行為和選擇。
當你發覺自己是一個十分容易緊張的人時,不妨想一想,是否自己在成長的過程當中,原生家庭曾經給自己帶來過這樣一些影響。
1.家中長輩關系緊張,甚至存在沖突
中國有句俗話,叫作“家和萬事興”。對于許多受到儒家傳統文化影響的人而言,一個家庭可以沒有出衆的經濟條件,可以沒有良好的物質生活水平,但是起碼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應當是親密、和睦的。
但是偏偏在一類家庭當中,作為長輩的這些家庭成員們,由于彼此之間原本存在的一些事情而總是處于“劍拔弩張”的狀态之中。
一大家子人很少出現其樂融融的狀态,即便是逢年過節的家庭聚會,也總是會有那麼幾個人拌嘴,顯得十分不和諧。
也許有人會認為,他們做長輩的拌嘴也沒辦法呀,而且好像也沒有什麼影響。錯,當他們在相互推诿、指責的時候,很多人都會将這種态度延續到晚輩身上,甚至會越俎代庖,對彼此的晚輩進行教育,教育的“反面教材”便是其父母。
可想而知,假如對你來說,你的父輩之間總是在争吵,你的叔叔伯伯還總是當着你的面批評你的父親,那麼對于你來說,生活還會美好嗎?
2.父母喜怒無常,脾氣乖張
如果上一條是針對整個大家庭的,那麼在核心家庭當中,父母的性情則是影響子女成年之後緊張情緒的一個關鍵因素。父母是子女的榜樣,不光在品質上,在精神層面則更是如此。
有的家庭當中,父母都是知識分子,性情往往也比較溫婉,這便是書香門第之中子女常常也比較有素養的一個原因。
所以對于那些十分容易陷入緊張情緒的人而言,很有可能是因為他們的父母情緒不穩定。
在長期的原生家庭生活當中,其常常處于一種緊繃的狀态之中,生怕自己的父母因為吵架而“連累”到自己,所以會活得很小心翼翼,即便是成年之後,對于他人的情緒也會十分留心,生怕他人發生沖突,自己因此受到牽連。
3.家中規矩太複雜
我們知道,在一些傳統的家庭當中,長輩總是循規蹈矩,并且要求家庭成員都如此。誠然,某些要求還是合理的,比如尊老愛幼、相互尊重以及一些禮儀上的要求。
但是我們的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假如一個家庭還是過于繁文缛節,那麼生活在其中的孩子們将會比較受折磨。
對于那些在這樣家庭中長大的孩子而言,他們無論做出什麼樣的行為之前,都會傾向于思考一下自己接下來的所作所為是否“合理”,于是在采取行動之前會有一小段時間的停頓,這也是他們成年之後面對許多事,都會顯得有些猶豫和緊張的解釋。存在于精神深處的教化就像是枷鎖,讓他們難以擺脫。
4.父母性情淡薄,不關心子女
家,對于大多數人而言都是溫馨的,是提供精神支持的港灣。所以大多數原生家庭都應該具備情感支持與恢複的功能。教育心理學以及社會心理學當中也比較強調家庭的類似功能。
但是偏偏在某些家庭當中,作為父母的夫妻兩人都對家庭漠不關心,每天都是完成自己個人的工作,家就好像一個臨時住所或者是旅店,夫妻之間更像是“搭夥過日子”,沒有更加深入的感情,對于子女也是僅僅照顧其起居甚至是比較冷漠,對于其情感需求全然不關注。
這種忽視會導緻子女在成年之後陷入一種“自己不被人重視”的情感狀态之中,所以在其與人相處時,緊張的狀态就會常常伴随其左右。
總而言之,盡管緊張情緒是一種常見的社交情緒,但是假如你在面臨任何事情、任何場景時都會感到緊張,那麼不妨思考一下是否與自己的成長經曆有關。
正如阿爾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所言,“不幸的童年,需要用一生去治愈”。
- The End -
作者 | 湯米達
編輯 | 萬安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Jean Piaget Biographie. (2020, January 29).
第一心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