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比亞迪工廠産能爬坡要多久

比亞迪工廠産能爬坡要多久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9-09 13:39:23

一句話點評:總體而言,這是一份面向未來的,甚至多少讓人暗暗驚喜的半年報!比亞迪甚至把自己幹成了 " 新勢力 " 的樣子!

字數偏多,望慎重點擊,慢慢看。

這個周末,無論是财經媒體上還是雪球上,各類 " 财經人士 " 層出不絕、各路 " 神仙野鶴 " 也紛紛發布不同的聲音。有的說比亞迪新能源整車業務發展迅速,有的直接說半年報扣非後的利潤 " 慘不忍睹 ",更有的直接鄙視比亞迪不配 8000 億元的市值……。

的确,從 " 硬梆梆 " 的賬面數字來看,今年上半年的核心數據的确如同 " 他們 " 所說的那樣 " 不好看 "。

可是,悶心自問,有多少朋友認認真真看完了這份财報?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很簡單的說第 212 頁的表到底是什麼意思?又有多少朋友 " 透過數字 " 看清楚了這份财報呢?再舉個例子,大家都說 2020 年受到口罩收入的影響,很多數據失真?請問 2020 年的口罩收入大約是多少?有沒有個相對準确的數據預估?其實,通過這份年報都可以找到相應的答案。

誠然,我既不是 " 财經人士 " 也不是 " 神仙大咖 ",也沒有膽量說完全看明白了這份财報。但我想要說的是:如果僅僅通過 " 抓取 " 财報上的 " 關鍵數據 ",做一個簡單的同比、環比,這活不需要人來幹,以後交給 " 機器 " 就好了。

既然要認真看财報,多少還是要透過數字看到一點本質的。否則和鹹魚有什麼區别呢?

至于最前面的一句話點評,到底是從何而來的?且聽我慢慢道來……。

第一層:看山就是山(呈現在表面的數字)

這個部分各路大咖們都說的很多了,不外乎幾個維度:營收增長、毛利下滑、利潤下滑,扣非後淨利潤隻有 3.68 億元。

1、2021 年上半年營收 908.85 億元,同比增長 50.22%,淨利潤 11.73 億元,同比下滑 29.41%,扣非淨利潤 3.68 億元,同比下滑 59.76%。其中第 2 季度營收 498.93 億元,同比增長 22.21%,環比第 1 季度增長 21.71%;淨利潤 9.36 億元,同比下滑 39.58%,扣非淨利潤 4.50 億元,同比下滑 67.58%。。

2、按照業務闆塊來區分,汽車及相關産品 391.57 億元,占 43.08%,比去年底下降 10.56 個百分點,與去年上半年的 320.72 億元相比增長 22.09%;手機部件及組裝等 431.32 億元,占 47.46%,比去年底上升 9.12 個百分點,與去年上半年的 233.80 億元相比增長 84.48%;二次充電電池及光伏,82.87 億元,占 9.12%,比去年底上升 1.4 個百分點,與去年上半年的 47.91 億元相比增長 72.97%;其他業務,3.09 億元占 0.34%,與去年上半年的 2.60 億元相比增長 19.10%。

3、報告期内,因産品結構變化,公司毛利率下滑;同時,受大宗商品等原材料上漲影響,公司整體盈利能力受到一定影響。公司毛利率由 2020 年上半年約 18.05% 下降至期内約 11.13%。

的确,上面的數字都是在财報裡真真實實存在的。但我想多問一句:為什麼會這樣(背後的安排是什麼)?錢到底花在哪兒了?

第二層:看山不是山(透過财報的數據看一看)

三個簡單的變換,讓我們來重新審視這份半年報。

第一個變換:主要财務數據的絕對值變換

比亞迪工廠産能爬坡要多久(産能産能還是産能)1

财報裡用的是同比增減數據,完全看不出來實質的量的變化

變換成為絕對數字後

比亞迪工廠産能爬坡要多久(産能産能還是産能)2

是不是一下子清晰了很多?

主要信息如下:

1、2021 年比電部分的成本增加遠遠高于汽車,其中汽車業務在上半年上遊漲價的背景下,成本僅僅隻增長了 22%(這個數據是從業務類型的成本結構中來的)。毛利的相對下滑,本質還是由 2020 年包含口罩業務所導緻的。

2、管理費用增加了 3.87 億元,其實是在 6 月份,在整體上下遊成本提高的狀态下(為了留住員工、也為了公司更好的發展),比亞迪進行了一次全員的漲薪,漲薪的幅度在 15-20% 之間。這次,從半年報數據中也再一次得到了證實。

3、财務費用減少 1.51 億元,年初定增後歸還了大約 300 多億元的債務(淨債務減少 90 多億,具體數字後面細說)。

4、經營活動産生的淨現金流減少了 58 億元(相比 2020 年),這 58 億元都花哪兒去了呢——增加了庫存備料(具體數字後面細說)。

5、投資活動産生産生的現金流淨額達到了 129 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了 60 億元,投資在産能擴張的階段就是最大的利好沒有之一,重要程度甚至高于當期利潤。

第二個變換:資産與負債的變換

比亞迪工廠産能爬坡要多久(産能産能還是産能)3

财報裡用的是比重增減數據,完全看不出來實質的量的變化

比亞迪工廠産能爬坡要多久(産能産能還是産能)4

變換成為絕對數字後,得出主要信息如下:

1、上半年的貨币資金達到了 217.89 億,比去年年底增加了 73.44 億元

2、負債減少了 96.91 億元,其中長期負債減少了 45.57 億元,短期負債減少了 51.44 億元(這也就是上半年利息減少的原因呀)。

3、存貨增加了 82.9 億元(其中有部分是上表中,經營淨現金流貢獻的)

4、在建工程增加了 41.62 億元,這些意味着在大約 12 個月之後,能夠轉化為産能創造更多價值。

5、上半年存貨達到了 396.86 億元(這個數字幾乎與汽車闆塊的收入相當了),到底都是什麼構成的呢?

比亞迪工廠産能爬坡要多久(産能産能還是産能)5

(存貨的定義為:原材料、在産品、庫存商品、周轉材料)

存貨分項中:原材料增加了 23.47 億元,産品增加了 45.35 億元,庫存商品增加了 8.43 億元,周轉材料增加了 5.65 億元。而這些成本在本期計入,但不會在本期産生收入。

當然,這裡面的數據是包含比亞迪電子的存貨,根據比亞迪電子 2021 年上半年的半年報顯示數據,存貨為 98 億元。相當于比亞迪汽車及二次電池業務的存貨為 300 億元。我們可以對比一下上汽、長城的同期庫存:上汽營收 3566 億元,庫存 475.51 億元,庫存銷量比為 13.33%;長城營收 619.28 億元,庫存 96.31 億元,庫存銷量比為 15.55%;比亞迪汽車闆塊,營收 391.97 億元,庫存為 300 億元,庫存銷量比為 76.53%。這下,可以看出來比亞迪到底下了多大大本備貨了吧(個人有一個判斷,這部分庫存大部分是由電池業務貢獻的,但目前這個判斷還是缺乏特别充分的數據印證的)。

第三個變換:剔除口罩業務後真實的汽車闆塊增速超過 50%

2020 年比亞迪汽車闆塊業務中,最大的影響因素就屬于口罩業務了,口罩業務不僅僅收入規模龐大,而且對于毛利率的貢獻非常高。但由于财報數據未展示更多細節,因此曾經痛過 2020 年乘用車整車均價的數據反算過 2020 年整個口罩業務的規模大約在 240 億元左右。結合比亞迪半導體的數據,則讓我們相對方面的可以預估 2020 年上半年口罩業務的影響。

比亞迪工廠産能爬坡要多久(産能産能還是産能)6

由于在 2021 年 H1 的數據中已經幾乎沒有口罩業務了。因此初步預判其他業務中的 85.59 億元,大部分就是口罩業務。同時,我們通過另外一組數據來驗證這個數據。通過最新的 2020 年比亞迪乘用車銷售均價數據(見下表)。

比亞迪工廠産能爬坡要多久(産能産能還是産能)7

根據上述數據的估算,2020 年 H1 口罩業務的規模在 83-86 億元之間,我們按照 80 億元估算調整後。我們再來看一看 2021 年 H1 的汽車闆塊業務收入的情況:2020 年 H1 汽車業務實際收入在 240.72 億元,2021 年 H1 汽車業務實際收入為 391.57 億元,同步增長 62.67%,這個增長數字是不是就與銷量數據匹配上了(2020 年 H1 乘用車銷量為 139868 輛,2021H1 乘用車銷量為 242321 輛,同比增速為 73.24%)。

比亞迪工廠産能爬坡要多久(産能産能還是産能)8

這才是比亞迪汽車闆塊的真實面貌—— " 一個量價齊升的比亞迪 "!2021 年 H1 銷量同比增長 73.24%,銷售收入同比增長 62.67%,單車銷售均價比去年增長 15%。

彩蛋:财報裡隐藏的小秘密(大家自己看,看看能看出啥?)

比亞迪工廠産能爬坡要多久(産能産能還是産能)9

關于财報裡沒有辦法明說的:

1、2021 年 7 月 27 日,深圳市發改委公示了 2016-2020 年度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補助資金地方審核情況,其中比亞迪汽車工業有限公司 47375 輛新能源汽車滿足申報要求,拟申請補助資金萬元 90059.4389 萬元,這意味着 9.0 億元的純利潤。很多朋友該說了,你這就是扣非利潤不做說。其實如果用現在的觀點來看,這就類似于新能源正積分的交易收入。

2、2020 年的新能源積分收入,今年 7 月工信部公示了 2020 年的積分情況,其中比亞迪可交易的積分在 75 萬份左右。目前市場行情在 2600-3000 元/積分,這部分收入(按 3000 元計算大約 22.5 億元)也意味着将會是一筆純利潤。而 2021 年比亞迪預計創造新能源積分為 39 萬份(按 3000 元計算大約 10 億元-需要考慮燃油車負積分扣除),這部分積分也将成為一筆遞延收入,預計在 22 年-23 年兌現。

第三層:行業橫向數據對比

選取已經公布半年報的整車廠商數據進行對比,區分為新勢力、傳統主機廠。

比亞迪工廠産能爬坡要多久(産能産能還是産能)10

橫向數據與指标對比,就會發現比亞迪在做什麼、想要做什麼。

1、毛利率:特斯拉第一,為 22.82%;比亞迪第二,為 19.53%;蔚來第三,為 19.04%;吉利第五,為 17.20%;長城第六,為 16.25%。

2、淨利潤率:特斯拉第一、長城第二、吉利第三、比亞迪第四、上汽第五(如果單純按照新能源車計算,預計隻有特斯拉與比亞迪的淨利率為正)。

3、單車售價:新勢力普遍在 20 萬元以上,傳統主機廠中比亞迪的單車售價最高達到了 16.63 萬元(包含商用車,單純乘用車 ASP 在 15 萬元),其餘傳統主機廠的單車均價均低于 10 萬元。

4、新能源占比:傳統主機廠中,比亞迪新能源占比最高,為 62%,同時隻有上汽新能源乘用車占比超過 10%(未來還有廣汽),其餘主機廠均低于 10%(低于市場整體滲透率——意味着慢于市場發展)

5、産能擴張:新勢力産能擴張相對迅猛,傳統主機廠中比亞迪正處于整車産能快速擴張周期。預計未來 3 年整車産能将會達到 250 萬輛以上(若按照第三季度的擴張趨勢,甚至有機會在 2024 年的整車産能達到并超過 300 萬輛)

第四層面:站在行業發展趨勢的角度來看半年報——歡迎來到 " 新能源産能為王 " 的時代

1、" 雙期疊加 " 帶來新能源整車行業爆發性增長的機會:2023 年将進入一波 " 乘用車爆發性 " 增長的周期

其實,趨勢很簡單:

(在《行情還沒有真正開始呢—— 2023 年,中國汽車更新周期即将到來!》詳細闡述)

第一,2012 年-2018 年,整個汽車行業經曆一波為期 8 年左右的高速增長期,同時,全國的燃油車置換平均周期為 11-12 年;所以,不出意外的話,在 2023 年開始到 2030 年,也會有一波 7-8 年的新車置換周期。這個新車置換的周期,又恰好遇到了新能源車的爆發周期。

第二,在 2016-2018 年,新能源市場迎來了一波真正意義上的普及化,但随着技術的進步新能源車的平均置換周期為 5-6 年;同樣,不出意外的話,在 2023 年開始,也會逐步迎來第一批新能源車的置換周期。

傳統燃油車的置換周期、新能源車的置換周期再同時疊加新能源車的産品爆發周期。預計新能源滲透率将會迎來非常迅速的提升,按照目前的發展速度預測(預計 2021 年整體的新能源滲透率将會突破 14%),非常有可能到 2023 年底,當年滲透率将會達到 20%。2025 年滲透率目标大概率會提前完成。

在行業爆發性增長的前夜,新能源車的産能将是決定這場戰役的重中之重。就如同十年前的地産行業一樣,所有的機構最關注的就是各家地産商的 " 土地儲備 ",很簡單在行業向上迅速增長的周期,誰擁有核心生産資料,誰就将擁有更大的話語權。所以,我們會看到甯德時代、比亞迪這樣的行業龍頭,在 2021 年開始瘋狂的擴大産能。而這個産能不是指傳統的燃油車産能,而是面向新能源的産能,無論是電池的産能還是新能源整車的産能!

2、未來是純電的,但現在是混動," 混動車 " 市場被明顯低估:" 燃油車替代邏輯 " 将帶動混動車型的逆襲

(看《未來是純電的,但現在是混動的!—我們是否低估了插混汽車的潛在市場?》)

比亞迪工廠産能爬坡要多久(産能産能還是産能)11

在這裡還是全面闡述一下何為" 燃油車替代邏輯 "?

第一,目前純電動車在推廣的時候,面臨的最大困境在于:使用場景受限。對于一線限購城市(為了獲取牌照資源),有私樁,滿足市區代步的場景,純電動車具有足夠的競争力。所以從現狀的市場銷售結構來看,屬于典型的 " 兩頭大中間小 " 的 M 型市場結構," 尾部入門客戶 " 選擇以相對便宜的價格購買一輛小車,典型如五菱宏光 MINI EV;而 " 頭部嘗鮮客戶 ",則更傾向于購買 30 萬元以上的 B 級車(非家庭首輛車,對于産品要求偏高),于是乎就出現了 A00 級與 B 級純電車型的同時熱銷的現象。

第二,對于為數衆多的普通消費者而言,混動則有着得天獨厚的優勢:可油、可電、可長途!更不用提類似靜、省、綠、動等使用過程中的良好體驗了。之前為什麼做的不好,主要原因還是在于價格太貴了!兩田的混動車型比同級燃油車要貴出 20% 以上,遠遠超過普通消費者接受的上限了。因此,目前對于混動車型而言,需要的是極緻的性價比,用與燃油車相當的價格+出色的節油與駕駛體驗,全面替代燃油車。而比亞迪的 DM-i 的橫空出世則打破了這一僵局。

第三,對于廣闊而不平均的中國市場而言,真正的主流産品永遠不是那些 " 高高在上 " 新勢力品牌,而是占市場主流的 A 級車用戶。正是因為純電車型不實用,給混動車型帶來了非常廣闊的市場空間—— " 主流 A 級燃油車 " 的替代者。從這個角度上講,市場明顯低估了插電式混動車型對于傳統燃油車的替代效應。

寫在最後:

比亞迪的确過于複雜了,很難短時間理清。但我們至少可以通過财報、公開信息、行業發展,通過不同的視角讓我們更加了解比亞迪。

在新能源乘用車行業即将爆發的前夜,在即将迎來 " 新能源産能為王 " 的時代裡。

更加真實的比亞迪是這樣的:

1、整體業務同比增長 50.22%,核心主營的整車業務增長超過 60%,比電業務增長超過 80%;

2、給員工們普漲了工資,漲薪的幅度在 15-20% 之間。

3、定增 300 億港币,用于擴大産能、挑戰負債結構。僅僅上半年就新增 40 億元的在建項目,新增 80 億元的存貨,更有超過 120 億元的投資。

4、通過爆款産品的持續推出,終于迎來了一個處于強勢産品周期的 " 量價齊升的比亞迪 ",無論是新能源車的銷量還是乘用車的 ASP 價格都全面領先于國内自主品牌的主機廠。

5、截止到 8 月底,比亞迪在建整車産能 60 萬輛,新增整車産能 60 萬輛(2020 年産能為 60 萬輛),預計到 2023 年整車産能将達到 250 萬輛;在建動力電池設計産能 30GWh,規劃産能 70GWh,預計到 2023 年動力電池設計産能将達到 280GWh;比亞迪提前鎖定上遊六氟磷酸锂訂單在 3 年内将滿足超過 200GWh 的動力電池生産;比亞迪半導體已經擁有 2 個半導體工廠,正在收購整合第三家半導體工廠,目前月産能 5 萬片,預計到年底達成 10 萬片月産能……,類似這樣的産能擴張,每個月甚至每天都在有新的變化。

6、更重要的是,比亞迪真的把自己幹成了新勢力的樣子(就是," 敢于戰略性虧損 " 或者叫 " 盈利表現不佳 ")。

…………

我想要試問一下?

如果是你?你該做什麼,能讓比亞迪的盈利數字漂亮呢?

同樣,如果是你?你該如何看待這樣一個比亞迪呢?

我相信,多了解一點之後。我們每個人都會找到屬于自己的答案的。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