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是一個旅遊資源極為豐富的地省份,這裡有漫長的海岸、大量的海島、幽深的峽谷、奔騰的河流、數不勝數的主題樂園、星羅棋布的名勝古迹,在衆多景點中,廣東四大名山無疑是其中佼佼者和優秀代表。
廣東四大名山,惠州羅浮山、韶關丹霞山、南海西樵山、肇慶鼎湖山,每一座都聞名遐迩,其中南海西樵山與雄偉的東樵羅浮山共享有“南粵名山數二樵”的美譽。不僅擁有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中國國家森林公園、中國國家地質公園、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等衆多國字号的招牌,同時還有着“珠江文明燈塔”的美譽。
西樵山曆史文化底蘊十分深厚,據說已有6000多年文明史,古西樵山人創造了燦爛的“雙肩石器”文明;明清期間大批文人學子隐居于此,因此還享有“南粵理學名山”的雅号;同時西樵山也是“南拳文化”的發源地,一代宗師黃飛鴻就出生于西樵山附近村落。
去西樵山旅行的朋友,大多會雲白雲洞、寶峰寺、雲泉仙館、南海觀音苑、黃大仙聖境園等景點,很多人都不知道有一個叫石燕岩的景點,其實這個地方卻是非常值得一遊的地方,因為西樵山是一座具有四五千萬年曆史的死火山,是我國華南史前時期最早的石器場,形成了獨特的“西樵山文化”,開創了珠江文明之先河。與山西懷仁鵝毛口列為我國新石器時代南北方兩大石器制造場。
而石燕岩就是西樵山上最具代表的古代采石場,據同行的工作人員介紹,西樵山是我國最早發現古人類在火山岩活動的地方。古人類活動不僅在石燕岩留下了奇異的石洞、石屏風等人為地質景觀,更保留有各種人文文化,被考古學家譽為“珠江文明的燈塔”。
西樵山是華南地區石器時代規模最大的制造工場。“山文化”為中華文明的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早在6000多年前,勤勞聰慧的西樵山人,就在這塊土地上創造了燦爛的“雙肩石器”文化。
據了解,“西樵山文化”雖然淵遠源長,但是人們對它的考古研究卻是在上個世紀中期才開始的。1958年,剛成立人民公社的西樵山人大興農田水利,在沿着西樵山麓修挖一條十餘公裡長的排洪環山溝時,發現了一批埋藏在洪積土中的古老石器。但當時人們并沒有空暇去鑒定它。後來當地的文化科幹部陳定明在參加開挖西樵山東南坡的排洪環山溝時又拾獲不少石斧、石核、尖狀器等石器時代的遺物,這是南海縣内首次發現的新石器時代的遺物,可是當時并沒有引起足夠重視。
後來,當中山大學的地理系黃教授帶領學生到西樵山實地考察時,在西樵山的東麓、西麓溝渠邊采集的岩石标本中驚奇地發現了一些顯然是經過人工加工的霏細岩石片,其中有的标本已可以辨别出是斧和锛的外形,才小心保存好,并在回校後交給曆史系梁钊韬教授研究。至此,沉澱西樵幾千年的人類文明才開始逐步被揭開了面紗。
石燕岩景區位于西樵山的東南部,它的主體景觀是古代采石場留下的遺址。其中最精華的景點就是一個叫石燕岩采石洞穴,是古采石匠留下的傑作。
石燕岩洞口扁圓如唇,裡面卻極為寬廣,可容千人,洞分内外兩層:外洞高約數丈,洞壁凝珠含霞,我們到來的時候雖是盛夏,但步入洞中,卻好似裝了大功率空調一般,非常涼爽,裡面置有不少石桌石凳供遊人休息,想必很多人都如我們一樣,登山到此,早已汗流浃背,坐在洞中都不舍得離開。
在石燕岩的裡面,已蓄水成湖,邊上還有一個碼頭及幾艘小舟,據說之前設有遊艇供遊人探幽訪奇,但是我們到來的時候,并沒有營業,甚是遺憾。據同行的朋友介紹,這石燕岩很深,乘舟遊覽,别有洞天,且極為涼爽,夏天來遊,格外舒服。朋友們如果下次來到西樵山,不妨來看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