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形詩雲:
渤海國都稱上京,
甯古塔城滿洲興。
清末設治甯安府,
東北雪鄉今聞名。
第70篇,牡丹江市。
牡丹江市,有前些年赫赫有名的雪鄉,有解放前土匪窩子威虎山,曾經是海東勝國渤海國的都城,也曾經是清朝著名的發配目的地甯古塔。
一、牡丹江市概況
榮譽稱号:渤海國、甯古塔、雪鄉
牡丹江市,位于黑龍江省的東南部,北鄰七台河市,西鄰哈爾濱市,南鄰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東鄰雞西市,并與俄羅斯接壤。面積38,827.19平方千米,七普人口2,290,208人。
|
牡丹江市地形圖(騰訊地圖) |
二、牡丹江市區劃沿革
渤海龍泉府,清朝甯古塔
牡丹江,源自滿語“穆丹烏拉”,穆丹,意思是彎曲,烏拉就是江河。
古為肅慎、挹婁、勿吉地。
705年,屬渤海國,755年,渤海國遷都上京龍泉府(今甯安市渤海鎮),牡丹江一帶屬龍泉府。
遼為東丹國地,金屬胡裡改路(駐今依蘭縣),元初屬胡裡改軍民萬戶府,1307年劃歸合蘭府古州,明為建州女真地。
|
渤海國 上京龍泉府(中國曆史地圖集) |
清初,屬甯古塔。1653年,清設甯古塔昂邦章京(駐海林市舊古城村)。1662年,改為甯古塔将軍,1666年,遷建新城(今甯安市)。1676年,甯古塔将軍移治吉林烏拉(今吉林市)。1678年,設甯古塔副都統。
1727年1月,設泰甯縣(駐甯古塔,今甯安市),牡丹江一帶屬之。1729年5月,裁撤泰甯縣。
1903年1月11日,設綏芬廳(今東甯市三岔口鎮),牡丹江一帶屬之。1909年6月2日,升綏芬府,移駐甯古塔城,裁撤甯古塔副都統。1910年5月,改為甯安府。
1903年,建鐵路牡丹江站。1937年1月,僞滿洲國設立牡丹江省,12月1日,成立牡丹江市,為省會。1943年10月,劃歸東滿總省(1945年5月改東滿省,省會牡丹江市)。
|
清 甯古塔(中國曆史地圖集) |
1946年4月8日,設立綏甯省,牡丹江市屬之。1946年10月7日,撤銷綏甯省,成立牡丹江專區,牡丹江市屬之。1947年8月20日,牡丹江專區與東安專區合并,成立牡丹江省,牡丹江市屬之。
1948年7月9日,撤銷牡丹江省,并入松江省,牡丹江市屬之。1954年6 月19日,撤銷松江省,并入黑龍江省,牡丹江市屬之。1958年6月18日,牡丹江市劃歸牡丹江專區。1966年2月8日,牡丹江市改為黑龍江省轄。1967年3月30日,牡丹江專區改牡丹江地區。1968年2月,将牡丹江市劃歸牡丹江地區管轄。
1983年9月29日,牡丹江地區與牡丹江市合并,牡丹江市為省轄市。
截止到2021年底,牡丹江市轄4區1縣5市。
|
牡丹江市政區示意簡圖(方輿論壇 周釜俊繪制) |
|
牡丹江市政區表(無形編制) |
三、牡丹江市景區選錄
重要旅遊名錄如下:
【博物館】牡丹江市博物館、遠東林木博物館(中俄友好紀念館)、東甯市要塞博物館
【古都】甯安渤海(渤海國上京)
【曆史名鎮】橫道河子鎮
【世界地質】鏡泊湖地質公園
【風景名勝】鏡泊湖風景區
【國家地質】鏡泊湖地質公園[火山口森林景區、熔岩河景區、瀑布景區、鏡泊湖景區、熔岩台地景區、小北湖景區、蛤蟆塘火山錐景區]
【5A景區】鏡泊湖景區
【鎮山】牡丹峰
【推薦國保】牡丹江邊牆、人民空軍東北老航校舊址、中東鐵路建築群[火車站候車室、東正教堂舊址、蘇俄學校舊址、蘇俄領事館舊址、日本領事館舊址(人頭樓)、鐵路大白樓、聖母進堂教堂(喇嘛台)、中東鐵路橫道河子機車庫舊址、中東鐵路治安所駐地舊址、橫道河子中東鐵路大白樓、橫道河子中東鐵路木屋、中東鐵路海林站舊址、橫道河子機務公寓舊址]、甯古塔将軍駐地舊城遺址[甯古塔将軍駐地舊城遺址、甯古台遺址處]、渤海國上京龍泉府遺址[渤海國上京龍泉府遺址、渤海國三靈墳]、小四方山城址、侵華日軍東北要塞[勳山要塞、勝哄山要塞、朝日山要塞、麻達山要塞、三角山要塞、409高地要塞]
|
牡丹江市著名景區分布(中圖社) |
四、區劃調整展望
1、市轄區合并重組
2、綏芬河市、東甯市合并
3、……
歡迎方輿讀者參與讨論。
中國分為34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特别行政區,333個地級市、自治州、地區、盟,2843個市轄區、縣級市、縣、自治縣、旗、自治旗、林區、特區。 地市巡禮系列計劃以4個直轄市、333個地市、4組省直轄縣級單位(豫、鄂、瓊、新)、雄安新區、2個特别行政區、台灣的6都、1組台灣市縣、金門馬祖地區,分别成篇,共計352篇進行各地介紹。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