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肉作為我國人民最常食用的肉質之一,大部分的雞肉都是通過藥物和激素類物質催生生長出來的,這也是為何一枚雞蛋能夠在短短幾天的時間内長成大雞的原因。
民以食為天,人類想要維持健康,離不開飲食,食品安全問題深深困擾着衆多國民的心,長期食用含激素物質高的肌肉日後患癌的風險也會大大提高。
01
雞肉中含有大量激素,有害還會緻癌?
有關雞肉中是否含有激素物質的說法,可以分兩種情況考慮:
第1種:家養雞
從小出生在農村的朋友對一家養雞場一定并不陌生,很多農戶為了吃到新鮮的雞蛋,會在家中圈養幾隻雞,家養雞吃的食材大多與人的食物相似,玉米面是家養雞的主要食用來源,由于食物廣泛,營養價值高的原因,家養雞的營養價值和價格一般會比激素雞高出3~5倍。
家養雞的生長速度緩慢,由于是人工喂養的原因,在未打藥的情況下,這類雞肉中不含任何激素物質,食用起來會更放心。
第2種:激素雞
激素雞一般是指經過化學藥物或激素催生出來的,這類雞從破殼出生到長大的過程僅需短短幾周甚至幾天的時間。
大量激素物質和有毒的藥物進入雞肉體内,增加了雞肉内部的緻癌量,破壞雞肉的營養價值,經常食用激素雞肉,日後患癌的風險也會大大提高,由于身體内含有大量的激素類物質,身材也會逐漸走樣變形,變得臃腫不堪。
牛津大學研究人員,針對吃雞肉是否會緻癌這種說法作出過相關研究,實驗開始時收集了47.5萬,中年英國人的健康狀況和飲食狀況,從2006年至2014年的飲食習慣及疾病數據得出:每天攝入30克雞肉的人,患癌的風險提高15%~20%,由此得出結論,經常吃激素雞确實會影響健康也會增加身體患癌的風險,兩者之間呈因果關系。
02
醫生:2種肉盡量要少吃
1、雞頭
民間一直流傳着這樣一句俗語:十年雞頭勝砒霜,意思是說,雞頭給身體帶來的毒性甚至比砒霜還要高,根據相關醫學專家分析判斷,雞在啄食的過程中會攝入大量的有害物質和重金屬成分,所以雞頭中的化學殘留物較多,經常吃雞頭會增加内髒器官的壓力和負擔,影響健康。
很多上了年紀的老年人,一直保持着節儉的觀念,吃雞肉時,不舍得丢掉雞頭和雞屁股,殊不知過度節儉會影響健康,為了身體考慮,吃雞肉時一定要丢掉雞頭和雞屁股,不要繼續食用。
2、野生的動物肉
我國中原地區依舊存在着許多遊牧民族,他們擅長打獵,喜歡捉捕野生的動物,比如:野生兔、野生鹿等,野生動物的肉質雖然可口美味,但是,野生動物由于長時間生活在野外的原因,經常攝入過多有毒的食物。
野生動物常年生活在野外體内寄生着大量的食品菌和寄生蟲,經常吃野生的動物肉會增加身體患癌的風險,也會使身體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攜帶各種細菌和病毒,為了嘗鮮吃野生動物肉的做法得不償失,為了健康一定要遠離野生的動植物。
03
吃雞肉時需要注意什麼?
(1)不要吃雞皮疙瘩
吃雞肉時最好不要吃雞皮,雖然雞皮的味道鮮美,但雞皮中的脂肪含量非常高,經常吃雞皮,會使血液中的膽固醇和甘油三酯濃度升高,誘發高脂血症。
雞皮疙瘩中存在着較多的淋巴系統,淋巴系統的主要功能是,吸收身體中的營養物質是人體的“垃圾中轉站”,經常吃雞皮會使體内的重金屬元素堆積過多,影響健康。
(2)不要吃雞心和雞肺
雞的内部器官容易遭受寄生蟲和細菌感染,特别是雞心和雞肺,中國人覺得吃啥補啥,雞的内髒器官,也一定能起到滋補身體的效果。
經常吃雞心和雞肺,會使體内的重金屬殘留量增多,影響健康加重内髒器官的壓力和負擔。
(3)慢慢解凍
放入冰箱中的生雞肉,再次取出後,很多人為了快速解凍,會将雞肉全部放入熱水中浸泡,這樣的做法是非常錯誤的。
快速用熱水解凍雞肉,會給細菌創造良好的繁殖環境,使雞肉發财失去水分,影響口感。
雞肉雖然營養豐富,味道鮮美,在食用雞肉時也存在着諸多注意事項,為了健康一定要牢記,關于肌肉會緻癌的觀點你是如何看待的?不妨将你的意見留在下方評論區,與大家共同讨論分享健康事。
#夏方養生指南#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