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詩經中六義指的是什麼

詩經中六義指的是什麼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22 16:52:54

《詩經》中的六義指的是風、雅、頌和賦、比、興

詩經中六義指的是什麼(詩經中的六義)1

風、雅、頌代表的是《詩經》中的三個篇目。

春秋時代孔老夫子在對《詩經》編定的過程中,把詩經分成了三大類,每一類取了一個名字,第一類風、第二類雅、第三類頌,這三大類也就變成了三個篇目,形成了《詩經》的目錄。

風,指的是國風。《詩經》中的三百一十一首詩中,除去六首沒有内容的作品外,其餘的三百零五首詩歌,有一百一五首都是來自于十五個諸侯國的詩歌,也稱為十五國風。雅是來自于貴族的詩歌,具有風雅和優雅的特質。頌,是贊美祖先的。

通俗理解可這樣認為“風”是唱給老百姓聽的,“雅”是唱給貴族聽得,“頌”是唱給“鬼”聽的。在古代“鬼”字不是貶義詞,它代表的是過世的先人。

詩經中六義指的是什麼(詩經中的六義)2

賦、比、興指的是《詩經》中所應用的修辭手法。

今天我們在文學作品中看到的比喻、排比、誇張等修辭手法的源頭就來自于《詩經》。

簡單解釋,”賦“類似于現在的排比,隻是古人的排比相對簡單沒有現在的華麗,但也不乏其魅力。

“比”就是比喻,把一個複雜的事物用打比方的句子,使人知曉。

”興“,類似于”比“,是《詩經》中最重要的一種修辭手法,就是在表達真正想要表達的話題之前,先用一個影子暗示,也稱作起興。

比如,“已經下了三天的雨了,這三天我沒有一天不在想你。”這句話真正要說的是思念,因為雨絲代表的是情絲,用下雨引出思念。這種修辭手法就是興,在《詩經》中比比皆是。

詩經中六義指的是什麼(詩經中的六義)3

風、雅、頌,賦、比、興這六義,是後人在研讀《詩經》過程中對《詩經》的總結。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