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凡與敵戰,若敵衆我寡,地形不利,力不可争,當急退以避之,可以全軍。法曰:「知難而退。」三國,魏将曹爽伐蜀,司馬昭同行出駱谷,次于興勢。蜀将王平乘夜襲擊,昭令堅卧不動,平退。昭謂諸将曰:「費祎據險拒守,進不獲戰,攻之不可,宜急旋軍,以為後圖。」爽等遂退,祎果馳兵趨三嶺争險,爽等潛師越險,乃得退。
【譯文】
大凡對敵作戰,如果敵軍兵多、我軍兵少,且地形條件對我不利,在單憑兵力不能與敵争勝的情況下,就應當立即撤退以避開敵人,這樣就可以保全我軍實力安然無損。誠如兵法所說:“作戰中确知敵人難以戰勝,就應及時撤退以保存實力。”三國時期,魏國大将軍曹爽奉命率軍讨伐蜀國,司馬昭為征蜀将軍而随同前往,穿越駱谷後,進駐于興勢山。蜀将王平率兵乘夜偷襲魏軍,司馬昭命令所屬部隊堅守不動,王平未能得手而退回。司馬昭提出建議說:“蜀國大将軍費祎如果占據險要地形進行防守,我們前進卻得不到交戰的機會,強攻硬打又不可能奏效。因此,應當急速撤軍,以後再作良圖。”曹爽聽後,下令魏軍撤退。蜀将費祎果然領兵迅速搶占了三嶺險要地形,曹爽等人率軍偷偷越過險阻,才得以撤回。
【賞析】
本篇以《退戰》為題,旨在闡述在何種條件下采取退卻方式以免遭敵打擊的問題。它認為,在敵衆我寡、地形不利,且難以力争勝的條件下,應當迅速退卻,不與敵人決戰。這樣,就可以保全自己實力不受損失。本篇《退戰》與前篇《進戰》,是從相反相成的兩個側面,闡明了采取進攻和退卻兩種不同作戰方式的主要依據條件,力戒戰争指導者既要善于“見可則進”,又要善于“知難而退”。敵情和地形條件的不同,作戰方式亦應不同。兩篇強調從實際情況出發,能進則進,不能進則退,這裡已經包含有“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的作戰指導思想,這是十分可貴的。三國魏正始五年(公元244年)三月,魏将曹爽“發卒十餘萬人”(見《資治通鑒·魏紀六》),自駱谷口進入蜀地漢中。當時蜀在漢中的兵力不滿三萬,從雙方兵力對比情況看,魏軍是蜀軍的三倍多,但最後結局卻是以魏軍敗退而告終。究其原因則在于魏軍作戰指導的失誤,這主要表現在大将軍曹爽單純憑借其兵力上的優勢,既忽視了長途跋涉的勞困和地形條件對己不利的因素,且又不聽司馬懿勸阻(據《三國志·魏書·曹爽傳》載稱:“宣王止之不能止”,下同),一意孤行,結果造成其“轉輸不能供,牛馬騾驢多死,民夷号泣道路,入谷行數百裡,賊因山為固,兵不得進”的困難局面。最後他不得不采納司馬昭的建議而引軍撤退。蜀将費祎乘機揮軍疾趨三嶺憑險截擊,曹爽率部“争險苦戰,僅乃得過,失亡甚衆,關中為之虛耗。”(見《資治通鑒·魏紀六》)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