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要和大家探讨一下球拍中杆的問題,大家都知道中杆技術是球拍制作的核心技術,中杆的好壞是代表了一個拍子的靈魂。既然中杆受關注如此之高自然要和發燒友們一探究竟了。
首先我們來看兩段視頻,通過高速攝影機記錄了炮擊機器在相同環境下打出時速315公裡的球擊打兩支球拍的運動軌迹,這兩支球拍都是由同一位穿線師穿的線(26磅)。
通過發球機将羽毛球擊打在拍面正中心的紅點上,可以明顯看出球拍的拍面晃動幅度要小很多。這一方面是由于李甯獨有的風洞結構,增強了球拍拍框的抗扭性能,另外一方面就是來源于中杆工藝了,下面我們來深度剖析一下。
中杆軟硬度的影響?
對于中杆來講,大家普遍比較關心的是中杆的剛性,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中杆軟硬度。在大力擊球時,球拍都會産生形變,中杆越軟,其變形量越大,中杆越硬,其變形量越小。中杆的彎曲過程就是一個積蓄能量的過程,較硬的中杆,需要有較大的專業力量,較軟的中杆,更适合專業力量小的愛好者。軟硬不分好壞,隻有适合不适合之分。隻有選對了拍子,才能把你的能量最大限度的發揮出來。
什麼是八面剛性?
中杆的剛性可以通過在同樣力的作用下,測量其變形量的方式計算出來。所謂的八面剛性就是指中管上8個不同側面的剛性,主要用于衡量中管剛性的一緻性。一支好的球拍,無論你從哪個方向用力,它的變形量應該是一緻的。如果八面剛性的數值偏差較大的話,随着“正面”擊球和“反面”擊球的變化,你就會感覺拍子的打感會有所差别。大家都知道穿衣服需要分正反面,打高爾夫的時候需要區分擊球面,但對于羽毛球這種需要不停跑動和快速反映的運動,每次揮拍之前,讓你去看一眼拍面的正反,這裡隻能“呵呵”了。
大家都卷過紙筒,總要有個起頭和結尾的地方,無論怎樣操作都無法保證材質均勻分布。球拍的中杆是通過碳紗卷紙而成的,和卷紙筒的感覺差不多,如果材質分布不均,一定會導緻中杆的八面剛性差異很大。從上圖可以看出,八面剛性隻有0.1的偏差,和普通球拍對比偏差量縮小了50%。
中杆裡面還有什麼秘密?
羽毛球運動本身就需要借助手腕的發力,很多羽毛球愛好者都會用專門的器械,鍛煉手腕的力量。在大力擊球時,球拍的高速擺動會通過中杆和木柄最終傳送到手腕。木柄在其中就起到了吸震、減震的作用。為了更有效地減少震動、避免運動傷害,李甯研發團隊在N99的中杆内還使用一種特殊的秘密武器 —— 李甯中管彈性複位系統。
大家都知道公交車司機都會帶個手套開車,有人可能覺得司機師傅們是為了幹淨,其實其最大的用途是為了減震。較軟的材質,可以有效吸收能量。在N99的中杆内部,填充了一種叫做芳綸纖維的材料,芳綸纖維是制作防彈衣的主要材料之一,本身具備很強的韌性,同時能大幅吸收能量。以N99為例,我們分别制作了一支在中杆内填充有彈性材料和直接是中空的球拍。在同樣的力量作用下,填充有彈性材料的球拍震動的衰減過程明顯更快。
看了這麼多球拍黑科技,你是不是對中杆有了更多的認識和了解?簡單的說中杆好不好取決于三點:彈性、抗扭、減震,有了這些助力,再加上精湛的技術,相信你在一定能球場上大殺四方,所向無敵!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