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李逵在水浒傳中的形象

李逵在水浒傳中的形象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9-30 23:22:32

李逵對梁山兄弟、梁山山寨以及受苦難的人民的愛,就象大地一樣的深厚,泥土一樣的淳樸。它和李逵的反抗精神是互相激發,互相促進的。兩者的結合,構成了這一個古代革命農民形象的本質特征。這就使他既區别于賈寶王、杜少卿等貴族叛道者形象,又區别于郭解、荊轲等遊俠刺客形象的李逵獨有形象。

李逵在水浒傳中的形象(從水浒傳人物李逵的形象入手)1

為狄太公喬捉鬼;為劉太公賭自己的頭;為了李鬼的一句謊話:“家中因有九十歲的老母,無人養瞻”,“李逵雖是個殺人不眨眼的魔君”,也頓時心軟手軟,不但饒怨了他而且還很體貼地給他銀子,幫他改業。這些都動人的表現了李逵對受苦難的百姓的愛。而表現得更有李逵特色的,我認為,還應該推“壽張喬坐衙”。

李逵在水浒傳中的形象(從水浒傳人物李逵的形象入手)2

當時,李逵興緻勃勃,喬扮縣官審案,“叫縣門外的百姓都放來看”,又命“公吏人等着兩個牢子裝作厮打的來告狀。”李逵作了一個純粹李逵式的判決:“這個打了人的是好漢,先放他走”卻指着那個挨了打,不敢反抗,隻會告狀的原告說:“這個不長進的,怎地吃人打了,與我枷号在衙門前示衆。”李達做得十分認真:他“直看得枷了那個原告的人,号令在縣門前,方才大踏步去了。”這可能隻是李逵的反抗精神的自然流露。但是,讀者卻會感到:他是在交給百姓一個偉大的字眼——反抗不是憐憫,更不是施舍,而是反抗,這才是革命農民李逵對百姓的愛的主要内容和特點。

明代進步思想家李贽,據說“嘗摘錄《水浒傳》黑旋風李逵事,勒成一帙”。特地“名曰《壽張令李老先生文集》”。因為他知道“嬉笑之言,甚于怒罵。”李贽注目于“壽張喬坐衙”,可以說明這一幕風趣的鬧劇,确實蘊含着嚴肅的政治意義。

李逵在水浒傳中的形象(從水浒傳人物李逵的形象入手)3

說到李逵和梁山兄弟、梁山山寨的關系,那可謂是親密到了不可分割的地步當他剛參加義軍,還沒有踏上梁山土地,在白龍廟商議軍情時,李逵便俨然以梁山的主人自居。從此以後,在他的一舉一動裡,都自然流露出一種強烈的主人翁感覺。他對人自稱姓名,總要自豪地加上“梁山泊”三個字:“則我便是梁山泊好漢黑旋風李逵。”這個專講痛快的黑漢子,毫不嫌這個稱呼長得累贅。

有一次他奉山寨軍令去請公孫勝,公孫勝非要得到“本師真人”的許可才肯去梁山。李逵就大為不滿:“你原是山寨裡人,卻來問甚麼鳥師父。”他當夜斧劈羅真人,心裡好生喜歡:“今番且除了害,不煩惱公勝孫不去。”在李逵想來,既然是“山寨裡人”,就一切都得聽山寨的,還顧什麼師道尊嚴。要是那個防害了山寨的利益,那就是“一害”,李逵就要用斧頭除掉他。這就是這個革命農民的公私觀。

李逵在水浒傳中的形象(從水浒傳人物李逵的形象入手)4

李逵心口如一,表裡一緻,對别人是如此要求,他自己也就這樣想這樣做。為了救梁山兄弟,每次李逵總是搶先挺身而出為了山寨的利益,嗜酒如命的李逵可以滴酒不飲生性直叫直嚷的李逵,可以扮做啞道童,仁人調笑,閉上嘴幾天不說話淪州殺小衙内,本是山寨的軍令,“不幹李逵之事”,但為了團結朱仝,素來不受委屈的李逵,竟能當着衆人的面,“拜了朱仝兩拜,朱仝方才消了這口氣。”有次,李逵私自下山去厮殺,宋江“隻得叫苦:‘……多管是投别處去了。’吳用道:“兄長,非也。他雖粗魯、義氣倒重,不到的投别處去。”是的,李逵再也“不到的投别處去”了。他生是山寨裡人,死是山寨裡鬼,天底下沒有什麼力量能叫李逵和山寨分離開。

李逵在水浒傳中的形象(從水浒傳人物李逵的形象入手)5

魯智深的反抗性誠然也很強烈,但是多年的提轄生活,也帶給他一些“有本領走遍天下”的思想,使他對山寨有時不免流暴出“合則留,不合則去”的态度。獨有李逵這個赤貧的農民,除了山賽,天下雖大,卻再也沒有安身立足之地了。在大部分場合,梁山兄弟和梁山山寨的利益是完全一緻的。但是當兩者發生矛盾的時候,李逵又将怎樣呢

李逵在水浒傳中的形象(從水浒傳人物李逵的形象入手)6

《雙獻頭》在故事情節上和《古城會》很相似:都是場誤會,使魯莽的張飛、李逵,對自己敬愛的結義兄弟關羽、宋江翻臉成仇。但是兩人所維護的義又很不相同。張飛怪的是:“你背了兄長,降了曹操,封侯賜爵……“大丈夫豈有事二主之理。”李逵甚至像張飛那樣的“理”也說不出,隻是“氣做一團,那裡說得出”,但當我們看到他未上忠義堂“先砍倒了杏黃旗,把‘替天行道’四個字扯做粉碎”。我們是能體會到這個魯莽漢子的内心的:玷辱了山賽旗幟的,竟然是最敬愛的哥哥,這使他十分痛心但是山寨旗幟,畢竟高于宋江,他又是剛直的。我們不僅為李逵的凜然大義而喟然贊歎!

李逵在水浒傳中的形象(從水浒傳人物李逵的形象入手)7

​“義”,本來屬于封建統治階級的道德體系。《孟子》第一章開宗明義就說:“未有義而後其君者也。”在這裡,“義”直接從屬于封建忠君的大前提,有明顯的盡義于一人一性的封建性。封建社會裡的農民也常常借用這個概念,在另一種意義——互助友愛的意義上使用它,這就是所謂“有禍同當,有福共享”。被壓迫人民的道德,主要是在階級鬥争的烈火中得到鍛煉而發展提高的。李逵正是置身在你死我活的“階級鬥争”中,才能在“雙獻頭”等某些場合進一步突破“義”的封建性,進一步賦予這個概念以團結反抗的内容。這才是農民階級的革命的“義”,這才是大“義”!

在同統治者的關系中,李逵突破了封建正統觀念在同梁山兄弟的關系中,李逵也在不少場合突破了“義”的封建性。這兩個突破,使李逵形象所體現的民主精神,高揚到了封建社會文學中難得的高度。使他高出于張飛、牛臯、程咬金等一切李逵型的形象。張飛等可以有李逵性格的某些因素,卻很難容納一個赤貧農民的堅決反抗精神和燃燒着反抗精神的義。

李逵在水浒傳中的形象(從水浒傳人物李逵的形象入手)8

但是,話又得說回來,正如李逵在同統治階級的關系中,還有其局限性一樣,在他同梁山兄弟的關系中,有時也還可以看到“義”的封建性的一面。當戴宗向羅真人介紹時,曾說:“雖死,其忠不改,……因此宋公民甚是愛他。”羅真人在降服李逵後,又特地教訓他:“竭力扶持宋公明,休生歹心。”李逵在這個半神半人的真人面前,也就“再拜道:‘敢不遵依真人言語’”這些地方,終讓人感到李逵有時分不清盡義于宋江跟盡義于山賽的界線。

李逵在水浒傳中的形象(從水浒傳人物李逵的形象入手)9

《水浒》作者可能也分不清,他所使用的雖然是同一個道德觀念,實質上表現的卻是兩個敵對階級的兩種對立的道德:有時表現的是農民階級的“義”,有時表現的是地主階級的“義”。這對于李逵和作者來說,都是不足為怪的。值得提出的是,有的評論也在這裡放棄了階級分析,籠統地将它都稱之為狹隘的“義”。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