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上的隋唐長安城,位于關中平原的中部,南依秦嶺,北臨渭水,地理位置得天獨厚。長安城周圍主要有八條河流,分别是南面的滈水、潏水,北面的泾水、渭水,西面的沣水、澇水和東面的浐水、灞水。它們在長安城四周穿流,點亮了西安延續千萬年的文明火種。
西漢文學家司馬相如在著名的辭賦《上林賦》中寫道“蕩蕩乎八川分流,相背而異态”,描寫了漢代上林苑的巨麗之美,以後就有了“八水繞長安”的描述。
浐河,是灞河的最大支流。發源地于藍田縣湯峪鄉,向西北流經白鹿原西少陵塬東,經魏寨鄉以南與岱峪河彙流始稱浐河,在灞橋區十裡鋪附近入灞河,全長約64公裡。
浐河新貌
古有“泾渭分明”,卻很少有人聽過“玄灞素浐”。“玄灞素浐”即灞河水深、且廣,水色渾厚;"素浐"指浐河水清且淺。浐河左為少陵源,右為白鹿原。
浐河綠道
灞河發源于秦嶺北坡藍田縣灞源鎮麻家坡以北,流出秦嶺山脈之後,又有兩個流向,向南流經灞源後西行至馮家灣出峪口,正源稱道溝峪;向西流至玉山鎮前接納清峪、流峪、峒峪三河之水,始稱灞水,之後至灞橋鎮西北,與浐水彙流後繼續北行8公裡渭,全長約109公裡。
灞河景色
灞河原名滋水,春秋時秦穆公為了炫耀其霸業,改名為灞河。唐在此地設驿站,親友出行多在這裡折柳送行。因沿河岸遍植柳樹,春天柳絮紛飛如雪,“灞柳風雪”成為長安八景之一。唐朝時候,在灞橋設有驿站,稱作“灞亭”,人們多在此處迎送賓客,并折下枝頭柳枝相贈。久而久之,“灞橋折柳贈别”變成了一種特有的習俗。
潏(jué)河,發源于長安區秦嶺北麓的大峪,流經少陵塬與神禾塬之間,在牛頭寺附近分為兩支,一支北流入渭,其走向大概就是今天的皂河;另一支西流在香積寺附近與滈河交彙後稱為洨河,于鄠縣秦渡鎮附近入沣河,全長74公裡。
潏(jué)河
潏水,是長安城附近久負盛名的一條河,孕育了城南樊川秀美風景。西漢中期以前,漢長安城用水主要來自潏水,流出樊川後,沿今天的皂水注入渭水,到了隋唐時期,杜正倫繞着神禾原的北側開挖了一條人工河道,使潏水改道納入沣水。
樊川公園
滈(hào )河,發源于西安市長安區石砭峪,流經王曲川,在香積寺附近與潏河交彙,全長約46公裡。
滈河為漢唐長安城提供了豐富的水源。漢武帝開鑿昆明池之前,洨水(滈水上遊古稱洨河)山南向北流注入滈池(即鎬池),池水北出,入滈水,北流注入渭水,隋唐時,洨水由南向北先注入昆明池,再注入滈池,再北注于渭。
昆明池
沣河,發源于秦嶺北坡的沣峪内,上遊有太平河、高冠河等彙入,于戶縣秦鎮附近接納洨河,在鹹陽市沣東鎮入渭河,全長約78公裡。
沣河
沣河是一條久負盛名的河道,相傳古時洪水泛濫,經大禹疏鑿乃成。《詩經·大雅·文王有聲》說:“沣水東注,維禹之績。”周代豐、鎬兩京即建在緊靠沣河東西兩岸,秦阿房宮,漢、唐長安城也位于沣河、渭河交彙處,唐時的昆明池也是引沣河水形成的。
澇河,發源于秦嶺梁的靜峪腦,源出澇峪,河長約43.8公裡,流經戶縣西部,在元十二戶東北注入渭河。
澇河古稱潦水,源頭有兩條,東澇河發源秦嶺北麓的于靜峪垴,西澇河發源于秦嶺梁,兩河交彙後北流,最後北經鹹陽流入渭河。《詩經·洞酌》中便有“洞酌彼行潦”的描述。
澇河天橋互廊橋
渭河,發源地于甘肅省渭源縣鳥鼠山,是黃河的一級支流,流經今甘肅天水、關中平原的寶雞、鹹陽、西安、渭南等地,至渭南市潼關縣彙入黃河。全長約935公裡。
渭河流域是中華民族人文初祖軒轅黃帝和神農炎帝的起源地。關中平原,沃野千裡,也正是因為渭河的沖積而形成。
泾河,發源于六盤山東麓甯夏回族自治區泾源縣,是渭河最大的支流,全長530公裡。
泾河以駐地命名,東漢三國時即有此河。泾河流域的曆史貢獻,最主要的是周王朝的發迹和鄭國渠的興建。曆史把西周農業“重稼穑、殖五谷”稱為豳風遺訓。
除了八水之外,隋唐時期,長安城還修建了五條人工渠,分别是清明渠、龍首渠和永安渠,黃渠,漕渠,這五條渠将城外河水引入城中,溝通連接組成長安城的水網。也可以說正是由于唐長安城良好的水資源環境,在一定意義上孕育了大唐大都的盛世。
為了讓大家更好了解,筆者對照唐代鄉裡圖,簡單畫個“五渠”的草圖。水平有限,僅僅參考。
“五渠”示意圖
永安渠
永安渠開鑿于隋開皇三年(公元583年),因渠水引自洨水,亦謂之洨渠。此渠自南郊香積寺西南築香積堰,引洨水西北流,經赤欄橋、第五橋至外郭城西南流入城内。自此經流大通、信義、永安、延福、崇賢、延康六坊之西。又經西市之東,又北流經布政、頒政、輔興、崇德四坊及興福寺之西,又北流入芳林園,又北流入禁苑,最後注入渭河。
永安渠不僅為西市提供水源,同時也為長安增添一片綠意,起着美化環境的作用,王建《春日五門西望》詩句:“館松枝重牆頭出,禦柳條長水面齊。”這便是對宮城中松樹與永安渠渠岸兩側栽植垂柳的實景描寫。永安渠除本身有着美化生态環境的作用,也為長安西市開鑿池沼增添水景提供了條件。
高新區永安渠公園
龍首渠
龍首渠從今天的秦溝村引浐水為渠,由都城東面的通化門入城,流經長安城的東北部分,最後注入芳林園,主要是解決長安城東半部以北和興慶宮、大明宮,以及皇城、宮城東部用水的主要渠道。
清明渠
清明渠開鑿于隋開皇初年(公元581年),引潏水西北流,屈而東流入城,其引水點在今天的朱坡東南,循坡而西,經牛頭寺向北流,在今天的楊虎城将軍陵園附近,穿韓符莊,向西穿過韋曲,到達渠北村,西北流入京城,再由都城南面的安化門入城,主要流經都城西部安化門至芳林門之間的各個裡坊,最後注入禁苑中。今韋曲以南的皂河,實際上也是清明渠的故道。
清明渠為長安外郭城、西城居民供水,同時與龍首渠同為皇城及宮城供水之主要水源,清明渠不僅為宮廷池沼提供了充足的水源,同時靠近皇城的很多官僚貴族的私家山池宅院也從清明渠引水,開鑿池沼,其中不乏著名私家園林。
皂河
黃渠
黃渠是從大峪引潏水經少陵原北流,至戎店分為二支,一支西北流,經大兆、曹村、鮑陂、東五村、五殿陂(五典陂)至春臨村西北入曲江;另一支流經新莊、三兆、缪家寨至黃渠頭又分為兩支,一支西入曲江,一支繼續北流,流經長安城東南部分的各個裡坊。其作用主要是為增加曲江池的水源,同時也為供給城東南部的用水。
漕渠
唐時,有兩條漕渠,城北有一條,基本與渭河平行。城内的漕渠是從今天的韋曲西南引潏水西北流,再北流東折入金光門,然後流經西市的放生池再流入阜城、宮城,最後流入西内苑。其作用主要就是運輸南山木材到皇城、宮城中。
水資源對于城市發展有着極為重要的意義。隋唐時期,長安城周圍八水五渠,形成了發達的城市水網,進而促進了城市的發展。“馀船洽進,至樓下,連樯彌亘數裡,觀者山積”,形成了大唐長安最重要的城市濱水商業區。
(圖文資料來源于網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