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千字文背後的知識

千字文背後的知識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15 09:24:03

夫唱婦随家和睦 兄良弟悌生連枝

樂殊貴賤,禮别尊卑。上和下睦,夫唱婦随。外受傅訓,入奉母儀。諸姑伯叔,猶子比兒。孔懷兄弟,同氣連枝。

譯:

禮樂享受分貴賤,禮儀識别明尊卑。

上下和睦家氛圍,夫唱婦随暖人心。

外聽師長受教誨,内奉父母知賢良。

伯叔姑姑是長輩,侍奉長輩如親生。

兄良弟悌相親愛,同氣連枝緊相連。

千字文背後的知識(千字文趣談十)1

趣談:本章開始介紹如何做個賢良人,先學會從禮樂、禮儀中去識别賢良與否。周公、孔子一輩子努力所做的就是這一塊。現代人很不待見,人是群居性的物種,那麼必須制定共識;既然需要有共識存在,就不會缺少管理之人;既然有管理,這種禮樂、禮儀之情況永遠存在。小編隻想說:能夠識别人心之學問難道不是最好的?想學别家道學、佛學、哪怕是中醫,禮樂、禮儀就是基礎課程。多數學到之人還不願意講,自己在受用。“樂殊貴賤,禮别尊卑。”《論語·八佾》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孔子看到周天子之天下,諸侯魯國大夫季氏,是“三桓”之一,用“八佾”禮樂在祭祖,拍案而起。按照禮制,季氏大夫可享用“四佾”之禮樂;魯國國君可享用“六佾”之禮樂;隻有天子才能享用“八佾”之禮樂;一般的士人可享用“二佾”之禮樂。禮樂皆是出于心中誠意之延伸,心中無有誠意,禮樂便失去了意義。如果真有冥冥中的神靈存在,那麼,超過禮制,神靈也是不敢前來歆享的,祭祀,便失去了意義。何況,活人祭祀的目的,是為了種族間的和諧。由此可見,禮樂不但能識别俗世認定的貴賤、尊卑;還能識别人心中的貴賤、尊卑。

千字文背後的知識(千字文趣談十)2

“上和下睦,夫唱婦随。”什麼叫“和”?《中庸》:“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中”是天下的根本,我們的名字都是“中原”、“中國”;“和”者是天下通達的大道。上層通達,下層百姓便“睦”,即相互親近。就夫婦來講,就夫唱婦随;後人變成“夫倡婦随”。“唱”者用嘴說的引導;“倡”者娛樂也。大家弄不清楚,幹脆混為一談,成了通假詞。夫唱婦随隻是告知,家庭凡事步調一緻,不讓家庭方方面面有空隙讓他人鑽的機會。

千字文背後的知識(千字文趣談十)3

“外受傅訓,入奉母儀。”這句話是前面的深化,是教育的根本。每一個人都是在終身受教育,過去,男子在外面掙錢養家,時時事事要接受師傅、長輩的訓導;把這種訓導的感悟帶回家,教育自己的孩子。“養不教,父之過。”如果父親對訓導沒有感悟,隻有抵觸或者反感,是不會對孩子有所教育的,這塊主要對男孩子的教育。“母儀”指什麼?為人母者所有的必備條件,包括:操持家務、四季寒暖的衣被之備,孩子的撫養,公婆的侍奉等等,這些是對女子說的。其目的:學習必備的技能,順利地成長。甯可學而不用,但至少已經知道管理了。

千字文背後的知識(千字文趣談十)4

“諸姑伯叔,猶子比兒。”這塊還是親情教育:伯、叔是對夫家說的,是丈夫的兄弟類别;姑是丈夫的姐妹。為人妻者教育自己的孩子,對丈夫的兄弟姐妹,都要以長輩之禮對待,沒有分别;對他們的孩子同樣像親生孩子一樣對待,這是對為人妻者說的,保證後方的安甯與祥和。現在多數是獨生子女,以後這塊恐怕沒人會講了。

“孔懷兄弟,同氣連枝。”宋朝的法昭禅師說的一首偈最是貼切不過,拿來作為總結:

同氣連枝各自榮,些些言語莫傷情。

一回相見一回老,能得幾時為弟兄?

弟兄同居忍便安,莫因毫末起争端。

眼前生子又兄弟,留與兒孫作樣看。

庚子年十一月二十八

千字文背後的知識(千字文趣談十)5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