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江日報記者金文兵
細細的針頭,輕輕刺入魚身1厘米,将一個長約0.3厘米的PIT(無線射頻識别)芯片植入中華鲟背部的肌肉中……24日,在水利部中國科學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漢陽試驗基地内,研究人員為666尾“子2.5代”中華鲟植入這種“電子身份證”。
借助這些PIT芯片,在我們與它們再次“相會”時,工作人員隻需手持一個掃碼器輕輕一掃,就能得到每條魚獨有的“身份證号”,進而查詢到它們出生于哪一年、是哪一家繁殖單位的哪一批次魚苗、它們的父母親本是哪條魚、什麼時間放流等詳細“戶政信息”。而且,這種芯片的理論壽命是50年,這意味着它們可以與中華鲟相伴終生。
随後,這批魚苗被送往宜昌。10月25日上午,作為“長江湖北宜昌中華鲟自然保護區”2022年下半年綜合生态補償項目增殖放流魚群的一部分,它們将被放流進入長江。
“10月份的氣溫、水溫都比較适宜,是中華鲟放流入江的恰當時機。”24日下午,水工程生态研究所廖小林博士介紹,“這批中華鲟,是去年十月在武漢出生的,距今剛好一周歲。它們的體長約為60-87厘米,體重在700-2890克之間,個體足夠大,健康有活力,成活率就會比較高。”
廖小林預計,從宜昌放流後,中華鲟大約5~7天到達武漢,大約一個月就可以抵達長江口,并在那裡的鹹淡水交彙處覓食适應一段時間,然後進入海洋。
中華鲟的成熟期較長,雌、雄性的最小初次性成熟年齡分别是14歲和9歲。隻有達到性成熟時,它們才有可能洄遊至長江葛洲壩下産卵場産卵、繁殖下一代。因此,目前的增殖放流,還需要持續一段時間才能看到成效。
廖小林樂觀估計,随着長江十年禁漁,長江水生生物多樣性逐漸恢複,如果從現在開始每年放流百萬尾以上的大規格中華鲟魚苗,再加強中華鲟産卵場的生态修複工作,中斷多年的中華鲟野外繁殖有望恢複。
中華鲟屬于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有“水中大熊貓”之稱,已經連續5年沒有自然繁殖,目前處于極度瀕危狀态。人工增殖放流,就是中華鲟恢複野外種群的希望所在。
來源: 長江日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