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大氣層的邊界一直延伸到約 63 萬千米處,連月球也被包裹在其中,是之前以為的距離的三倍多。這是一項發布在《地球物理研究雜志:空間物理學》上的研究,它們分析了二十年前的觀測數據,提出了這個驚人的觀點。
在我們平時的認知中,那條位于海拔100 km卡門線,被大部分人作為為外太空與地球大氣層的界線的分界線,此線也是國際航空聯合會所接受的。但實際上太空和地球大氣層并沒有明确的邊界,大氣層也不會在某個海拔高度突然消失。
而國際航空聯合會之所以認可卡門線,是因為該線的判定标準為:飛機能夠依其周圍的空氣,以低于軌道速度靠停留空中的界線。卡門線附近的大氣密度如此之低,一旦超過就必須達到軌道速度才能停留,那裡是航天的領域。
上圖:卡門線附近的極光
因此,卡門線之上還有大氣,分别是80千米至300~500千米的熱層、與熱層之上的散逸層。這裡是人造衛星、空間站、火箭等的運行空間,也是最接近星際空間的地方。
由于這裡依舊存在大氣,所以包括空間站在内的所有人造飛行器,都會不斷沖撞大氣中的粒子并損失動能,最終向地球一點點地墜落。這也是導緻他們重新進入較低的大氣層中燃燒和墜毀的原因。
例如在約400公裡高度軌道上運行的空間站,基本上每天都會掉落100-150米左右,因此空間站都有定期調整軌道的需求,從而實現不會掉落下來的目标。比如多年前的和平号太空站就是因為資金不足沒有繼續維護,因此它才會掉落大氣層的。
而地球大氣的最外層,則被稱為散逸層,也被稱為地冕,由天文學家Lyman Spitzer第一次提出。這位天文學家認為,大氣層溫度比較高,起碼比我們認識的溫度要高,這就會讓輕氣體逃逸,例如氫氣、氦氣。到了1955年,在80千米的高空,氫原子的賴曼a(La)輻射被發現,使得科學家确定氫原子在高層大氣中是存在的,進而發現了地冕。
并且除地球之外,金星、火星、水星和木星都有自己的行星冕。這是一片充斥着大氣中的水和甲烷通過光解離産生的氫原子,所構成的“氫原子雲”。當這些氫原子通過熱層擴散到散逸層底部時,會沿着運動軌迹射向太空。其中,那些速度大于第二宇宙速度的氫原子在雙曲線軌道上發射,永遠告别了地球。而速度小于第二宇宙速度的氫原子則返回到逸散層底部。
同時,由于氫原子會因太陽發出的極紫外輻射發生電離,并與朝地球飛來的太陽風質子進行電荷交換,導緻其“壽命”大約隻有 20 天左右。因此留在地冕中的氫原子不能無限累積,也使得地冕的大小被限制在一定範圍内。
而要想測量地冕的大小,最直觀的方法是在外太空中用航天器觀測地冕發出的光。因為太陽與特殊紫外線波長的氫原子相互作用而發光,其中最強的譜系稱為萊曼系,該波段的光可被地球大氣吸收,所以隻有從太空中才能看到。
上圖:阿波羅 16 号上的宇航員拍攝的地冕
1972 年的阿波羅 16 号任務中,宇航員首次拍攝到地冕的圖像,但由于那一次是從月球軌道角度進行拍攝的,因此當時的宇航員可能并不知道自己其實并沒有飛出地冕。于是1995年向太空發射了SOHO探測器,這是美國航空航天局和歐洲航天局的聯合項目。旨在研究太陽,但也可研究地球大氣散逸層。為此用上了紀錄太陽風和地冕氫氣互動的SWAN儀器。
SWAN的觀察發現,地冕的範圍差不多延伸到63萬千米之外,相當于100個地球半徑;而月球軌道相當于60個地球半徑,也就是說,月球也被包含在地冕之中。并且太陽風會在地球白天的那一面壓縮氫原子,并在夜晚的那一面制造出一個密度增加的區域。
當然,這裡說密度增加是相對的。在白天的一面,在距離地球6萬公裡的地方,每立方厘米總共有70個氫原子,而在月球軌道半徑上(距離地球38.4萬公裡),每立方厘米隻有0.2個氫原子。因此地冕的形狀看起來有點像彗星的尾巴。
上圖:地冕觀測示意圖(未按比例繪制),圖中地球周圍的淺色區域為地冕。
這項研究也證明,直到如今還沒有一個人類能夠真正離開地球。而真正離開地球,也就隻有未來人類踏上火星的時候了。
延伸閱讀
如同地冕一樣,太陽也有日冕。是指太陽大氣的最外層,分為内冕、中冕和外冕,厚度可達幾百萬公裡以上,且溫度極高,有100萬攝氏度,粒子數密度為每立方米1015個,比地球要高得多。直徑大緻等于太陽視圓面直徑的1.5~3倍以上,隻有在日全食時才能看到,形狀随太陽活動大小而變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