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綠松石處理,各位松迷一定能馬上想到,浸膠啊、灌膠啊、過蠟。
但在實際的操作中呢,運用得最多的,是另外一種更加隐性的方法,那就是“挂色”。
什麼是挂色?挂色,也有叫“加色”、“提色”。注意:挂色不是染色。
是将綠松石半成品,放在稀釋的鹽酸中浸泡一段時間,然後放入有少許染料的水裡加溫挂色。經過挂色的綠松石顔色略有加深,使綠松石的賣相更好一些。
“天然、藍度較高綠松石”
挂色的缺點(1)“挂”度把握不好,顔色會失真
挂色是一種傳統工藝,過去國營綠松石加工工廠都采用挂色工序。當然挂色也有一定技巧,“挂”的度把握不好,顔色會失真。
“天然、色度偏低”
(2)汗漬或水洗後,易褪色
很多人買了挂色的産品後,經汗漬或水洗之後會“褪色”。因為挂色本身對松石的顔色改變非常有限,而這種褪色與原礦松石的自然變色竟然有幾分相似,所以很多人誤以為自己買了純天然的松石。
“ 真正的盤玩變色”
如何分辨“挂色”(1)孔道、紋路處顔色深
珠子呢,看孔道和紋路。一般來說越是粗糙的地方着色的面積也越大,也越容易着色,色素沉積也越多。
“天然綠松石”
孔道内部沒有打磨,如果是挂色的珠子孔道内的顔色比外部要深。
(2)鐵線、凹坑處,有色斑
鐵線、紋路、凹坑的地方,也會發現比周圍顔色明顯較深的色斑。甚至黑色的鐵線上出現了藍或綠的色斑,那就可以确信是挂色的。
“天然綠松石、有鐵線”
蛋片和戒面呢,看側面和背面,一般來說側面和背面的打磨都不如正面精細,着色也會嚴重一些。如果發現側面和背面的顔色比正面明顯要深,那就有問題了。
“天然綠松石、背面打磨精細”
挂色啊,不是一項新技術,可以說是一種傳統工藝,過去國營綠松石加工工廠都采用挂色工序。
現在這些國營廠基本上全部倒閉或改制,但“挂色”技術卻發揚光大了。目前挂色的現象在松石産區非常普遍。
小編告訴你一個很有趣的地方:“挂色”因為需要技術性,很多老闆都是親自操刀的,經常和這些做松石的老闆們打交道時,偶爾會發現他們的“藍精靈”手指頭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