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做一道拿得出手的菜

做一道拿得出手的菜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8 04:23:39

做一道拿得出手的菜?如果一個廣東人指着一個豬蹄子說這是“豬手”或“豬腳”,你聽了可别笑,也别覺得奇怪,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做一道拿得出手的菜?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做一道拿得出手的菜(手和腳)1

做一道拿得出手的菜

如果一個廣東人指着一個豬蹄子說這是“豬手”或“豬腳”,你聽了可别笑,也别覺得奇怪。

廣東人是不會把豬蹄子稱為“蹄子”的,他們也同樣奇怪着北方人為什麼把“豬手”稱為“豬蹄”呢?牛馬驢的腳才是蹄子嘛,那明明就是“豬手”和“豬腳”嘛。

廣東人稱豬蹄為“手”和“腳”不知道源于何時,且不去管它,反正是對四隻豬蹄的稱謂是有區别的,具體是把豬的前蹄稱作“豬手”,後蹄稱作“豬腳”,這種拟人化的稱呼聽起來很可愛,也很有趣。

這樣的稱呼,一下子就使豬大哥從畜生進化到了人。從此,豬便有了和人一樣的專利——手和腳。但遺憾的是,豬的手和腳不能像人一樣地寫字或做菜,隻能被人做成菜——手腳并用地被人當成美食享用,這是豬的貢獻和造化。人類應當感謝豬大哥。

“花生豬手煲”、“蓮藕炖豬腳”是廣東菜裡的兩道有名的家常菜,廣東人幾乎沒有人沒吃過的。廣東人自然清楚,花生煲的這個“豬手”,自然是豬的前蹄;蓮藕炖的的這個“豬腳”,自然是豬的後蹄。可是,對于初來乍到的外地人來說,自然是不曉得這些的,一臉懵逼:什麼“豬手”、“豬腳”,不都一樣嗎?不都是豬蹄子嗎?

潮汕、揭陽一帶有一道著名的菜叫“白雲豬手”,頗合北方人的口味。其做法很簡單,就是把豬蹄子放在鍋裡煮熟,不放任何佐料,鹽也不放。然後撈出放涼或冷藏。吃時把豬蹄子切成片,碼在盤子裡,配上佐料蘸食。佐料是由生抽、陳醋加蒜汁或辣椒調成的,跟北方人做涼拌菜時常用的佐料一樣。隻不過北方人(尤其是河南人)的做法是直接把生抽、陳醋和蒜汁加在涼拌菜裡拌勻。而“白雲豬手”的蘸料是單獨的,豬手是豬手,蘸料是蘸料。更多出一點的是,蘸料之外還配有一小碟酸姜片,其口味類似于東北、朝鮮的泡菜,食後開胃,解膩,别有一番風味。

“鹹豬手”三個字,看起來像是一道菜,但你在所有餐館的菜單上都找不到這道菜的名字。其實它不是菜,它是廣東人對性騷擾的形象稱呼。公交車上、地鐵站裡,一隻隻本不該亂伸的手簡直比豬手還要肮髒。

北方人最善于啃豬手(當然,是豬蹄)。廣東人把“豬手”和“豬腳”煲了吃、炖了吃或白焯了吃,總之,是切碎了再吃。而北方人則不同,是整個吃。“老闆,來兩個醬豬蹄,四瓶啤酒。”在北方,你常能聽到客人這樣點菜。兩隻豬蹄上來,捧在手裡,一頓猛啃,砸砸有聲,嘴唇、牙齒與豬蹄之間上演着一首交響樂。這種“啃”的吃法,相比南方人切碎了再食用,前者生猛、野蠻,後者文雅、精緻。但生猛者更過瘾,更得勁(給力)。吃豬蹄,我還是喜歡“啃”。

同理,廣東人管雞的爪子也不叫爪子,而叫“雞腳”。雞在這裡沒有“雞手”的叫法,估計是雞隻有兩隻腳,隻能用來走路,而不像豬一樣有四隻腳,故此隻有“雞腳”之稱。

但是有四隻蹄子的家畜也不少,例如羊、牛、馬、驢等,但廣東人沒有“羊手”、“羊腳”、“牛手”、“牛腳”之類的稱呼,主要原因是這些家畜的蹄子都不入菜。不像在開封、洛陽,大街小巷裡處處可見賣香辣羊蹄的小攤。

鵝和鴨的腳是入菜的,但廣東人也不稱它們為“手”或者“腳”,而是稱之為“掌”,即鵝掌和鴨掌,這很準确,要不然就沒有“紅掌撥清波”了,不像北方人把鵝和鴨的掌也一律稱為“爪子”,省事倒是省事,卻少了些雅性。

在廣州鬧市區裡的城中村,一到晚上,狹窄的小巷子兩邊擺滿了賣熟食的小攤,玻璃罩子裡那鹵煮的肉食在紅豔的燈光照耀下閃着誘人的光,而這其中就有鵝掌或鴨掌。

入菜的而又被稱為“手”和“腳”的,似乎隻有豬蹄子和雞爪子。想一想,也蠻有意思。

2021.04.17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