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繼往直前窮人為何為難窮人

繼往直前窮人為何為難窮人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08 17:24:42

鄫國,為源自夏代少康次子曲烈的封國,因始封地名為“鄫”而得國名;曆夏、商、周,存世時間約2000年,于魯襄公6年滅于莒。

繼往直前窮人為何為難窮人(你知道三思而後行)1

并且,在其城西有一連綿的山麓,供奉着鄫國人世代拜谒的神廟,這座神廟就在現今的山東省蒼山縣西北方向30公裡處,此地有一處山峰名為“文峰山”,又稱“魯卿山”。魯卿山背負魯國群山,面向魯南平原,遙望魯國次室,山上清泉長流,山前泇水環繞,是一風水寶地。

據《蒼山縣志》記載:“此山最早叫做‘文峰山’,後因季文子葬于此地,世人為了表達紀念,特把此山改名為‘魯卿山’。”

繼往直前窮人為何為難窮人(你知道三思而後行)2

那麼,季文子是何人,為何會如此受世人尊崇?

據記載,季文子,即季孫行父,姬姓,季氏,谥文,史稱“季文子”。在春秋時期,他是魯國正卿,廉吏楷模,為後世所敬仰。季文子在魯國位高權重,久執國政,連佐三任君主,是魯國一位舉足輕重的人物。

盡管在政治上成績卓著,但是,留給後世所稱道的,卻是他的自身品格。盡管大權在握,但是,季文子依舊盡守本分,嚴于律己、寬于待人,這種仁厚賢德的品行,受到後世稱頌,他因而被奉為“廉吏楷模”。

可以說,魯國三桓之一的季孫氏家族大多是一些私心很重的人物,但是,卻出現了季文子這樣一位優秀的政治家。

繼往直前窮人為何為難窮人(你知道三思而後行)3

話說,在季文子執掌國政時期,就已經口碑載道,名聲享譽各諸侯國。當時,他給外界最為直接的印象,是清正廉明,生活簡樸,這是十分難得的品格。晉楚鄢陵一戰後,季文子奉命前往晉國參加盟會,魯卿叔孫僑卻為了個人私欲,唆使晉國扣留季文子,并以魯國歸附晉國為條件,準備殺掉季文子。但是,此舉遭到了晉卿範文子的反對。

他覺得:“季文子對于魯國至關重要,前後已侍奉兩任國君,妾不衣帛,馬不食粟,這難道不是賢德之人嗎?若是殺死這樣的人,會失去民心的。”範文子一番話,說服了晉國君主,季文子最後也安全回歸魯國。從這件事看來,晉國與魯國本為對手,然晉卿範文子卻願意替季文子說話,正是由于他的廉潔奉公。

季文子在魯國位高權重,執掌國政,算是一位重臣,然而,就是這樣一個人,在死後卻“家無衣帛之妾,廄無食粟之馬,府無金玉。”作為魯國三朝元老,不僅沒留下什麼積蓄,甚至,下葬時,連一些喪葬用品都湊不齊,可謂是一貧如洗。司馬遷在書中盛贊,稱其:“忠廉皆存”。“忠”是指季文子把一生奉獻給魯國,鞠躬盡瘁,赤膽忠心;“廉”則是對其一生為官最好的總結,表達對他生活作風的頌揚。

繼往直前窮人為何為難窮人(你知道三思而後行)4

季文子執掌國政期間,身體力行推行節儉之道,可謂是魯國政場的一股清流。

當時,魯國貪腐盛行,季文子以身作則厲行節儉,很好的遏制了貪腐之風的盛行,從政治上說,他淨化了魯國官場的風氣。當然,季文子這種大力推行節儉的行為,自然會引起不少人的不滿。如:魯卿孟獻子之子仲孫就覺得,所謂的“節儉之道”實際是“吝啬之風”,不值得提倡。

同時,他批評季文子道:“您作為魯國正卿,且輔佐過兩任君主,身份尊貴。然而,你的妻妾卻不穿華麗衣裳,馬匹也隻是粗糧喂食,一旦傳出去,老百姓會認為您是一個吝啬的人。而且,您是魯國重臣,如此節儉,若是傳到别國,不怕有損魯國的形象嗎?”

此話傳到季文子耳中,他回應道:“我也想穿的華麗一些,吃的豐盛一點,可是,每當看到民間的百姓,他們依舊在吃粗糧、穿陋衣,我心中傷感。老百姓都衣食不豐,我卻去厚待妾臣與馬匹,這是魯國臣子應該做的嗎?更何況,我的職責是輔佐國君,若我不顧民生疾苦,這才是有損魯國形象。曆來我隻聽說過仁厚賢德可以為國争光,還沒聽過厚待妻妾與馬匹可以用來炫耀呢。”

繼往直前窮人為何為難窮人(你知道三思而後行)5

季文子把此事告訴了仲孫的父親孟獻子,孟獻子聽後頓時惱怒,把仲孫關押了七天。此後,仲孫也是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十分後悔,他不僅向季文子道歉,而且,還讓自己的妻妾換上粗衣,喂馬的飼料也從精糧換成了粗糧。季文子感歎:“認識到錯誤還能主動改正,這是極為難得的。”于是,他把仲孫舉薦至上大夫之職。

從這裡可知,季文子的廉潔與節儉,恰好說明他心系黎民,忠于國家,側面表現出他“憂國憂民”的一面。

據《左傳》記載,魯文公六年(前621年),季文子将要出使晉國,在準備好聘禮之後,又讓屬下“使求遭喪之禮以行”,随從都不理解其中的原因,季文子解釋說:“備豫不虞,古之善教也,求而無之,實難。過求何害。”凡事總要做到有備無患,這是季文子的性格特征。

不過,季文子的這種節儉之道,卻在後世引起不少争議。有人認為,季文子所做的一切,都是沽名釣譽之舉,是帶有功利性的。

繼往直前窮人為何為難窮人(你知道三思而後行)6

對于這種說法,筆者還是不太贊同。

首先,季文子厲行節儉這是事實,絕非人們印象中的“作秀”,它是有着更深層次的含義。宋人費樞曾贊歎道:“季文子可謂無忝矣,妾不衣帛,馬不食粟,乃念及國人之父兄食麤而衣惡,蓋廉者,政之本;儉者,廉之本。文子之為政,其知本欤?”

可知,節儉與個人作風未必相等,正如上文季文子所說,他也想穿的華麗、吃的豐盛,但為何不這樣做呢?這就涉及到其中的政治含義。他身上的節儉,是由愛民而起,如果魯國百姓生活富足,吃喝不愁,那季文子就沒有節儉的必要。

季文子行節儉之道,是否為沽名釣譽,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願意以身作則,與百姓同吃同吃,體恤蒼生,這點就已足夠。

後世之所以質疑季文子,主要還是因為他的行為不符合正常情理。在多數人看來,作為魯國正卿,位高權重,大權在握,卻行節儉之道,令人百思莫解。在這種情況下,那些陰謀論自然而然會随之出現。

繼往直前窮人為何為難窮人(你知道三思而後行)7

其實,若換個對象,這種質疑或許就不會出現,如:道光帝、漢明帝、隋文帝、漢文帝,他們都是古時以節儉聞名的君主,卻鮮少引起争議,那麼,這又是為何呢?曆代節儉之人,目的各有不同,或治國安邦、或謀取名利,無非這就是兩種。

皇帝的節儉之道無人質疑,這是因為人們明白,無論是作風使然,還是另有目的,最後,都是百姓受惠。季文子之事同理,身居高位,所考慮的已不是個人作風問題,而是如何治理國家。季文子推行節儉之道,如古時皇帝厲行節儉相同,皆是造福百姓。

既然如此,那麼,我們何必還要細究其是否沽名釣譽呢?人們可以潛意識認同皇帝的節儉之道,卻對季文子生出質疑,這便是一種偏見。

繼往直前窮人為何為難窮人(你知道三思而後行)8

自漢代以後,季文子即成為曆朝官員的榜樣。

東漢時期,虞延辭官回鄉,受到了當地太守富宗的賞識,将其邀入府中任職幕僚。富宗生活中是一個窮奢極欲的人,向來揮霍無度。他乘坐的馬車,裝飾奢華,打造精緻,遠超朝廷對地方官員的标準要求。虞延來到後,經常勸他低調一些,不要這麼鋪張浪費,要學習季文子相魯。

然而,富宗哪裡聽得進這些,依舊我行我素,最終,此事被朝廷得知,富宗被當衆處死。史料記載,他臨死前,曾仰天悲泣道:“恨不用功曹虞延之谏!”。富宗若是當時聽從虞延之言,效仿季文子的節儉之道,也就不會落得個凄慘下場。

類似事情,在曆史上并不在少數。而廉潔奉公,清廉為民的官員,不僅能保存己身,還能留存美名,受後世所頌揚。唐朝也有官員以季文子作為楷模,如:李元纮,官至宰相,卻能“不改第宅,仆馬弊劣,未曾改飾,所得封物,皆散之親族”。

繼往直前窮人為何為難窮人(你知道三思而後行)9

雖說,其與季文子之德相比,略有不足,但是,他能夠做到這點,确實難能可貴,這也從側面表現對季文子節儉之道的肯定。

在貪腐橫行、奸佞猖獗的時代,季文子又何以做到清潔廉明?根本原因是他懂得“三思而後行”的本質。此話出自《論語》,為孔子所言,含義即:“做任何事情都應該謹慎考慮後再去行動。”這句話成為人們看待季文子品行的重要依據。

朱熹曾說:“季文子是一位極具城府的政治家,懂得利用節儉之道,為自己謀取名利與聲望。”另外,也有人說,“三思而後行”是孔子用來批判季文子的。真正事實如何,已經無從考證,但可以确定的是,孔子對于季文子所行之事,是持有肯定态度的。

繼往直前窮人為何為難窮人(你知道三思而後行)10

無論是“三思”還是“後行”都不能以今天的眼光去剖析,古時的學說與思想,都是時代的産物,不管它是何種含義,都不能超出所設的框架,這個框架就是當時的禮制與規則,這也是孔子此話的本質。

時至今日,中國依舊保持着數千年前的禮儀制度,造成這種現象原因,追根溯源,還是源于思想文化的傳承。後世在為《論語》注釋時,皆對“三思而後行”進行了解釋,得到了相同的答案。另外,孔子在後來講學時,曾以子産,臧文仲等享譽一時的人物教導學生,說明,他對曆代前賢是十分敬仰的。

季文子作為公元前五世紀以賢德節儉聞名的人物,早于孔子數十年,應當也在其中。又據《說苑·善說》記載:衛将軍文子曾問子貢“季文子三窮而三通”之事,子貢回答:“其窮事賢,其通舉窮,其富分貧,其貴禮賤。窮而事賢則不侮,通而舉窮則忠于朋友,富而分貧則宗族親之,貴而禮賤則百姓戴之。”

繼往直前窮人為何為難窮人(你知道三思而後行)11

孔子以曆代聖賢的事迹,教導并激勵弟子,希望通過弟子們的努力,最終,能夠成為像季文子一樣品德高尚的人。他這麼做的目的,其實,就是為了實現自己未完成的政治抱負,而季文子作為魯國重臣,位高權重,卻十分注重自身修養,廉潔愛民,這與孔子所提倡的主張不謀而合,自然會受到推崇。

正如後世所見,季文子對于魯國的功績毋庸置疑,但是,他留給後世最重要的财富,則是樹立了一個清正廉潔的官吏楷模。

參考資料:

『《史記·魯世家》、《蒼山縣志》、《論語·公冶長》、《左傳》』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