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人造眼進展如何

人造眼進展如何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08 02:22:49

人造眼進展如何(人造眼或使人重見光明)1

人們常說眼睛是“心靈的窗口”,但實際上,也許“大腦的窗口”這個描述更為貼切 (視覺中國/圖)

麗莎·庫利克(Lisa Kulik)曾經是一名獸醫助理,在21歲時的一次例行體檢中,醫生發現她患有一種名叫視網膜色素變性的遺傳疾病。随着時間的推移,她的視覺不斷退化,并最終在36歲時徹底失明。

2013年,美國食品與藥品管理局批準了一種名為“ArgusII”的“人工眼”植入手術。庫利克申請成為第一批接受手術的病人,并在手術後重見光明。此後,這種“人工眼”又被用于幫助老年黃斑變性等疾病的患者獲得一定的視力。

然而,在接受ArgusII(或者其他幾種在歐美被批準使用的“人工眼”)植入手術後,病人視力的恢複程度仍然十分有限。以ArgusII為例,系統隻能産生一個60像素的黑白影像。

近日,中國香港和美國的科學家在國際著名科學期刊《自然》雜志上發表了一項新的研究成果,介紹了他們借鑒人眼的結構和原理,發明的一種新型仿生眼。在某些參數和特點上,這種仿生眼甚至超過了人眼。盡管這種裝置距離實際應用還很遙遠,但也許未來有一天,它将幫助衆多眼病患者更清晰地看到這個五彩缤紛的世界。

“大腦的窗口”

我們常說眼睛是“心靈的窗口”,但實際上,也許“大腦的窗口”這個描述更為貼切:光線進入眼球,經晶狀體聚焦,穿過玻璃體後,投射到視網膜上。視網膜由很多層神經元(神經細胞)組成。其中最靠後的一層神經元能夠感受光(因此也被稱為光感受器)并把光信号轉化為電信号,以從後向前的方向将電信号傳遞給下一級神經元。這些電信号在逐級傳遞的過程中還會經過一定的預處理,最終通過視神經傳遞到大腦。傳入的視覺信号在大腦中特定的區域進一步被整合處理,最終使我們産生視覺。

作為視覺系統最重要的組成部分,視網膜如果出現異常,我們的視覺就會出問題:絕大多數色盲都是視網膜上一類感受光的神經元(視錐細胞)異常導緻的;麗莎·庫利克患的視網膜色素變性,是因為另一類感光神經元(視杆細胞)無法将光信号轉換為電信号導緻的;而青光眼導緻視覺損害的一個重要原因,則是視網膜上一種叫做神經節細胞的神經元的死亡。

ArgusII系統治療視網膜色素變性的原理,就是一定程度上用這個系統來頂替受損的神經元:病人接受手術,在視網膜上植入一組電極。系統外置的數碼攝像機拍攝的影像首先被計算機進行圖像處理,然後被傳給植入的電極,電極再根據圖像信息刺激視網膜上的細胞,這些細胞産生相應的電信号并将其傳遞到大腦中,重新打開“大腦的窗口”。由于系統的分辨率很低,隻有60像素,所以與其說植入ArgusII系統的病人恢複了視覺,不如用重見光明來形容或許更合适。

仿生眼領域的飛躍

由于ArgusII等系統的這些限制,科學家一直以來都在試圖研發更體現天然眼特征的仿生眼系統。如果能夠研發出性能更優異的系統,一方面可以将其應用于非醫學領域(更符合天然眼的特征,往往意味着3D視覺成像效果更好)。比如,美國的科學家在2013年就曾在《自然》雜志上發表了一篇論文,介紹了他們從昆蟲的複眼中尋找靈感,制造出的一款仿生眼系統。另一方面,如果能夠研發出性能更優異的系統,也可以探索其在醫學領域可能的應用。

《自然》雜志上發表的這項新研究無論是在技術策略上,還是使用的材料上,都頗具創新性,使這個仿生眼系統在很多指标上都遠遠超過了此前的人工眼系統,有的指标甚至已經超過了人眼。同期《自然》雜志上的一篇專家點評稱贊其實現了相關領域的一次飛躍。

眼球上的納米線

這并不是科學家第一次設計研發出眼球形的人工眼系統,但其制造策略卻很新穎。正是這種創新性的策略,使這種新系統各方面的表現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在制造此前的仿生眼系統時,科學家通常都是先把感光的元件在一個平面上組裝配置好,然後再轉移到眼球形狀的支撐系統上。這可以看作是先制備好系統的“視網膜”,然後把“視網膜”貼到“眼球”上。在轉移到球形支撐系統上後,各個感光元件之間的空間關系就立體化了,利用每個感光元件捕獲到的光信号,系統就能分析整合出有立體感的影像。這種策略最大的問題是系統難以達到較高的分辨率:從平面到球形,“視網膜”會發生形變,如果感光元件之間最初的距離太近,彼此就會發生擠壓,影響成像。因此,在使用這種策略制備仿生眼時,感光元件之間必須留出一些空隙。這導緻在單位面積的“視網膜”上,感光元件數量有限,從而限制了系統的分辨率。

在這項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員采取了另一種策略:先制造眼球,然後直接在眼球上添加感光元件。他們首先制造了一個非常薄的氧化鋁半球殼,你可以把這個半球殼想象成是将眼球縱向切開之後的後半部分。在制造過程中,科學家還在這個半球殼上留了很多非常細(直徑為120納米,也就是0.00012毫米)的通道。接着,他們使用一種被稱為沉積法的方法在這些通道裡“長”出一根根納米線,每根納米線的長度大約為5微米(0.005毫米)。組成這些納米線的是一種叫作鈣钛礦的化合物,這類物質由于結構特殊,因此能夠将光信号轉換為電信号,很多科學家認為鈣钛礦很有潛力能在下一代光電器件(比如太陽能電池、LED等)中得到廣泛應用。正因為這種将光信号轉換為電信号的能力,這些納米線陣列扮演着人工“視網膜”(或者說“視網膜”上的感光細胞)的角色。

在人眼中,視覺信号通過視神經傳入大腦。由于視覺信号在視網膜中是從後向前逐級傳遞到最靠前一層的,因此視神經最終會以從前向後的方向穿過視網膜進入大腦,穿過的地方正是人眼的盲點:由于這裡沒有負責感光的神經元,因此投射到這裡的光我們無法感受到。這個仿生眼系統的設計策略則使其避免了盲點的存在。由于系統中的鈣钛礦納米線非常細,為了便于操作,研究人員首先給這個人工“視網膜”制作了一個“插座”,“插座”上有一根根直徑約為0.7毫米的通道(仍然很細,但直徑已經超過納米線直徑數千倍)。接着,他們把人工“視網膜”插到這個“插座”上。在“插座”的另一端,每一根通道與一根軟管相連,軟管中充滿了一種液态的金屬,軟管的另一側與信号處理系統相連。這些軟管扮演的正是人的視覺系統中視神經的角色,通過其中的液态金屬,把來自納米線的電信号傳遞給計算機進行處理,進而産生視覺。由于軟管通過背後一側連接納米線,因此這個系統沒有盲點。

在制作好眼睛的後半部分後,研究人員将仿生眼的前半部分與後半部分黏合了起來。與後半部分一樣,前半部分也是在模拟人眼的結構,包括扮演瞳孔角色的光圈,扮演晶狀體角色的凸透鏡等等。研究人員還向眼球中注入了能夠導電的電解質溶液,除了連通系統的電路外,這些電解質液體還扮演着人眼中玻璃體的角色,對人工“視網膜”起支撐作用。

在這項概念驗證性的實驗中,科學家制造了一個隻包含100根感光納米線的仿生眼,但從理論上來說,系統可以添加更多、更密的納米線。

人造眼進展如何(人造眼或使人重見光明)2

科學家制造了一個隻包含100根感光納米線的仿生眼,但從理論上來說,系統可以添加更多、更密的納米線。

趕超人眼

無論是原理還是制造工藝,這個仿生眼都并不算複雜,但其性能卻遠遠超過了此前研發出的仿生眼,有的指标已經接近甚至超過了人眼。

球形眼的一個重大優勢是視野寬廣,這可以使動物盡早發現危險(比如捕食者),有利于動物的生存。以人為例,我們的視野範圍可以達到150-160度。由于充分借鑒了生物眼的球形結構特點,與此前研發出的平面仿生眼相比,這個球形仿生眼擁有大得多的視野:此前的平面仿生眼的視野隻能達到70度,而這個球形的仿生眼則達到了100度。盡管100度和150度比還有不小的差距,但這項研究的科學家稱,通過優化人工“視網膜”上感光納米線的排列方式,這個系統的縱向視野可以達到與人眼相當的水平。

這個系統在視野上的表現無疑非常優異,但真正的飛躍發生在其對光的反應性上。在對光的敏感度上,檢測發現,這個球形仿生眼對強度範圍很廣的光都能産生反應,光強低至每平方厘米0.3微瓦(1微瓦等于一百萬分之一瓦)時仿生眼仍然有反應。換句話說,每一根納米線隻要每秒鐘檢測到86個光子就能産生“視覺信号”了,其靈敏度已經達到了人眼的水平。

幾乎所有動物,要想生存,都需要對外界環境的變化時刻保持警覺并盡快做出反應。這種事關生死的需求推動了生物體視覺系統的進化,一方面,使感光的神經元在被光照射後能迅速産生電信号;另一方面,這些神經元在停止光照後能夠迅速恢複到靜息狀态,為再一次被光激活做好準備。也就是說,視網膜上感光神經元的光反應時間和恢複時間都要盡可能短。通過用光脈沖照射這個仿生眼,研究人員檢測發現,其感光納米線在光照後19.2毫秒(1毫秒等于0.001秒)就能産生電信号,在停止照射23.9毫秒後就能恢複到靜息狀态。這樣的反應速度甚至已經遠遠超過了人眼:人視網膜上的感光神經元的反應時間和恢複時間大約在40-150毫秒。

這個仿生眼另一個讓人感到驚豔的地方是它可以實現的分辨率。無論是人眼,還是相機,其分辨率都受限于其感光單元的密度。對于人眼來說,這種感光單元就是視網膜上的感光神經元;而對于這種新的仿生眼來說,則是能感光的鈣钛礦納米線。人的視網膜上分布了密度很高的感光神經元,每平方厘米上平均有1000萬個這樣的神經元。在這個概念驗證性的仿生眼中,雖然科學家隻添加了100根納米線,但根據這款仿生眼的制造策略和納米線的排布方式,他們理論上能夠在仿生眼的視網膜上添加很高密度的納米線,達到每平方厘米4.6億根納米線,感光單元的密度已經是人視網膜的近50倍。

清晰的影像

一款仿生眼系統,設計策略再新穎,光電參數再超人,如果成像效果不好,那麼一切都隻是空談,因此科研人員随後對其成像效果進行了評估。

科學家首先把光學圖案(各種英文字母)投射到這個100像素的概念驗證性仿生眼上。仿生眼在采集到光信号後将其轉換為電信号,然後傳給計算機進行處理。一方面,計算機根據光電信号的強弱,賦予每一根納米線采集到的信号不同的灰度值;另一方面,這些不同灰度值的影像會被投射到一個平面上。檢測發現,與平面的影像采集系統相比,這個仿生眼系統的性能要優越得多。除了視野更寬外,仿生眼産生的影像很穩定,對比度更高,影像的邊界也更加清晰。在對系統進一步優化後,研究人員用仿生眼采集的信号成功重構出了一個大約1毫米見方的英語字母“E”。

盡管實現了仿生眼領域的飛躍,但這個系統仍有很多地方需要完善:這個仿生眼是概念驗證性的,隻有100個像素,其感光區域的大小隻有2毫米見方;仿生眼的制造工藝成本較高,而且有些步驟比較耗時;要想制造更大尺度的仿生眼以及進一步提高其分辨率,液态金屬管需要更細等等。雖然還有很多地方需要改進,但在《自然》雜志的專家點評文章中,美國威斯康星大學工程系教授江洪睿認為,這種技術有可能在10年内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廣泛應用。也許到那時,麗莎·庫利克這樣的病人将能更加清晰地看到這個世界。

南方周末特約撰稿 陳彬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